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香港,中國人稱之為“被擄走的孩子”,英國人稱“借來的空間與時間”。

這段異乎尋常的經歷,構成了香港獨具特色的歷史與文化結構。

上世紀60年代,香港經濟騰飛,

不久之後,香港的文娛圈也在一片喧囂聲中崛起。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伴隨著文娛圈崛起的,狄娜也在那個時候紅遍了整個東南亞。

她去世之後,香港人稱她為: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如果她在世的話,這個標籤或許是她眾多標籤之中,她最喜歡的那個,香港人都喜歡她。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可是誰又曾知道的是,在狄娜剛走紅的那會,卻被女性主義者認為是“壞消息”。

他們普遍認為,狄娜雖然在社會上掀起了一陣風波,但是這是在向父權的低頭,

狄娜的紅粉路線有著濃妝豔抹下的腐爛的氣味。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在那個還沒有開放的香港。

許多家庭婦女都認為年輕人不應該學狄娜,狄娜的電影也要少看,她的電影是腐蝕人思想的。

直到上世紀80年代,隨著外來文化對香港文化的衝擊與碰撞,這個時候才開始有了“小男人大女主”的思想。那個時候,香港的女權意識才逐漸抬頭。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我們現在看當年的香港電影也能夠感覺出來。

類似於《倩女幽魂》的王祖賢,《東方不敗》的林青霞,《花樣年華》中的張曼玉,《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的張敏,還有《大話西遊》裡面的朱茵。

她們在電影中都是“女強人”和“新女性”電影的身份出現。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在此之前的香港電影始終是以男性為主體,女性扮演這綠葉的角色。

在後來的80-90的香港電影之中,男性的角色也往往不再揹負“江湖武俠”中的道德責任,

他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高正直”的大英雄,男性角色也開始變得有些油嘴滑舌,有些膽怯與懦弱。

這某種程度上來說,香港女權意識的抬頭,反而賦予了香港電影黃金歲月的不息的活力。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她們的存在使得港片在人物的情感處理上變得更加豐富與完善。

馬家輝也曾在《鏘鏘三人行》如此評價道:一群女人,就這樣改變了整個香港電影。

但是這是80年代以後的事情去了,狄娜正當紅的那些年是60年代的事情。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狄娜一直拒絕觀眾向她定義標籤。

她不喜歡,像“老戲骨”,“商人”,“演員”,“藝人”,“醫生”,“律師”之類的貼上傳統印象中的標籤,

在她傳奇的一生之中,她一直都在努力與大眾的“固板印象”做鬥爭。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香港人覺得她是波大無腦的紅粉明星。

於是狄娜那天就站在電視機面前,用以其豐富的文學底蘊與香港的諸多學者們展開了一場交流。

大眾覺得她是明星,她就在1967年跑到內地與游泳教練馬益彰結婚,愛是真的,但為了證明自己的爭議與不羨慕名氣也是真的,1972年兩人離婚。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1973年,得知已經離婚狄娜,各大報社與影視公司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但是狄娜卻全部給回絕了。

那個時候,中英還沒開始1982年的談判,也還沒有到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

狄娜拒絕的原因:“是表示與資產階級及資本主義社會決裂”,她要成為無產階級的戰士。

這不是打嘴炮的,狄娜是認真的,自打那年開始她自己開始努力鑽研馬克思與列寧的卓著。

這一學便是三年。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1975年宣佈正式退出影壇,隨後投身科學,為中國內地的航天事業服務。

70至80年代,狄娜先是為內地的機場建立了導航系統,隨後又推動了建交。

後來她又順著時代的潮流下海經商,成為了跨國企業的資本信徒。

90年代,狄娜又積極參與人造衛星業務,推動了全球化的發展。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她的一生固然是傳奇,且無法複製的。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並且受限於信息傳媒的限制,狄娜的故事少有人知道。

現在各大媒體與新聞報道也總是抓住“狄娜”的5個男人的故事不斷寫來寫去,

卻從來沒有認真的寫給她一生的傳奇,哪怕是她的貢獻也未曾有帶過。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在香港的坊間笑談裡面,至今都還流傳有個笑話。

狄娜的名字與麻將中的二筒聯繫的很密切,打麻將摸到二筒,必說“摸到狄娜”。

這坊間的笑談原本是當年過去老一輩人的打趣的味道,但是現在的年輕人也受到了老一輩人的影響。

雖然打趣與惡搞已經消退,但是卻已經成為了香港坊間的常用語。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對於這些坊間的消息,狄娜也是心知肚明的。

她在2010年去世前也曾多次表說過:那僅是香港這種保守的父權社會對女性的揶揄。

但是壓根就沒有人聽她的,在她死去之後,香港依舊父權與保守下的社會,日子依舊就這樣過著。

時至今日,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方式,繼續揶揄的女性。

這個世界也未曾因為她而有過任何改變。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你從“香港小姐”的歷年選舉便能得知揶揄的簡單答案:這類選秀節目依舊是以男性的審美為主流。

與此同時“香港小姐”的選舉也總是被媒體與網友們戲稱“一屆不如一屆”。

這些美麗的參賽者真的一屆比一屆要遜色嗎?

在我看來是,但也並不全是。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從時間線上來看,我們的確還有再出過“再美不過鐘楚紅”這樣的香港小姐,這種歲月帶來的朦朧總是讓人懷念過去的那些日子。

從媒體報道來看,我們的娛樂八卦正寫“醜聞”不寫正能量,原因也很簡單,寫八卦流量大嘛,就算是要寫公益也得寫類似於韓紅之類的才有流量,至於“小人物”越“醜”流量越大。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這個時代流量便是本錢。

如果你是出生於70-80年代,看著的80-90年代的報紙,你便能知道。

那些年類似於大八卦的地攤文學雖然暢銷,流行,但始終是不入主流的,主流的還是以掛了牌的報社為主。(雖然這點到現在也只是換湯不換藥,只不過是把報紙變成了自媒體罷了。)

在那個年代,地攤文學是常用來天橋底下的說書先生買來說書用的。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這就導致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

大眾對於“香港小姐”也好,還是“狄娜傳奇的一生”也罷,

依舊是圍繞著她們的“美,豐滿,豔光照人”身上,那個年代的緋聞是很少的,一旦哪位香港明星都了緋聞,這都是現象級別的大新聞。

可是在今天群眾們吃瓜,看緋聞都成了生活中的日常:

前腳剛看到楊冪與魏大勳的戀愛緋聞,後腳又看到了周揚青爆料的羅志祥多人運動。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資訊爆發的時代下,許多東西都變了。

這些“香港小姐”與“明星”們也都變得更加的謹慎了起來,

原來微博剛出來那會的時候,大家都能夠看明星們的日常情緒的寫照與生活的流露,可是到了現在發個朋友圈與微博都要想思考文案,把自己當成產品一樣包裝好銷售出去。

觀眾們也厭倦了這些明星的包裝,於是大八卦便成為了大家吃瓜的首要選擇。

我不知道這種自我營銷,到底是時代與歷史的必然性,又或者說壓根就是大眾們“要求”的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那些大八卦整理過去那些隱藏在互聯網的消息中,

根據時間線串成了明星緋聞式的自傳。

在這樣比“過去”的吃瓜大潮流中,

“香港小姐”的選舉也都變成了“緋聞與黑料”的比拼,誰的黑料越少誰就能奪冠;明星的人設也是這樣,只要不涉及到底線,任何緋聞都是流量的工具。

明星再“醜”,也比不過有些自媒體的心地醜。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現在的娛樂圈,要是狄娜瞅見了,估摸著是要氣的罵上幾圈了。

但是現在的狄娜已經管不著這件事情了,

她於2010年月3月31日去世。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去世後,狄娜的142個字,短短四句話出現在了全球的各大報社的主版面上:

刀槍能夠殺人,筆墨可以救人,人類的社會因為有了傳媒,人類才真正溝通成為一個體系。試想過去人類的歷史社會在未有傳媒的時期,人類的社會是多麼的黑暗,人類的認知是如何單薄。各位傳媒朋友,請繼續你們有建設性的工作,只要你秉承良知,人類的社會就會因傳媒而進步。——狄娜

她在人世間的故事結束了,但她轉戰另一個時空,繼續書寫著她的傳奇故事。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這段著名的“遺言”後來被寫進了傳媒的教科書裡邊。

狄娜也以其最為精彩的一筆,告誡後人,不要在她死後,捕風捉影,斷章取義的寫著她的故事。

這才多少年,大家又把“教科書的誡言給忘了”。現在又有人開始扒狄娜的情史與緋聞了。

所以你看,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人類是沒有記憶的,真是可悲。

從“豔星”到“科學家”,香港歷史的紅粉傳奇

關注雲納君解鎖更多深度好文:

1,《日本文化 | 誰在影響日本的電影?

2,《1994年,周星馳與朱茵為何沒能結婚?

3,《蔡徐坤與資本的博弈,3.2億違約金下的涅槃重生

4,《港圈往事:黑幫風雲與港片的黃金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