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千古一臣是如何炼成的?

郭子仪(697——781),陕西华县人,武举出身,历仕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在平定安史之乱、解除吐蕃与回纥侵袭关中和首都长安的危机中居功至伟,“再造王室,勋高一代”,出将入相,寿享八十有五,八子七婿皆朝廷重官,因其一身而系国家安危者达20年。史臣称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始终,人道之盛,此无缺焉”(《旧唐书·列传第七十》)。自秦汉以来无人能与之比,可谓千古一臣。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郭子仪成功原因。

郭子仪:千古一臣是如何炼成的?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皇逃奔成都,太子李亨避驻平凉,在灵武另立朝廷。这里正是郭子仪的地盘,一个月后,郭子仪与李光弼奉诏率全军五万步骑兵赴灵武护驾。当时朝廷初立,兵众寡弱,对于平叛复国,君臣兵民无不感到希望渺茫。等到郭子仪全军而至,军声遂振,朝野上下才感到复兴有望。

郭子仪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灵武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军节度使,肩负着平叛复国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柱石之臣和皇帝的股肱之臣,由此奠定了他在朝廷和军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从另一角度讲,国家越是衰弱、皇帝实际控制力越差,对臣下的依赖就越强、期望就越高,同时,依托越深,疑忌也越深,股肱之臣也越容易被视为肘腋之患,那么对于臣下的信任就越有限,这是时势使然,不是以人的意志和良好愿望为转移的。

郭子仪:千古一臣是如何炼成的?

处事迎刃有余,不以暴治暴,忍辱需要勇气,是一种态度、一种智慧,有时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宦官鱼朝恩暗地派人盗挖郭子仪家祖坟墓,同僚以为郭子仪要彻查此事,找出真凶,可郭子仪面奏皇上,只怨恨这是老天对我的惩罚,是我的士兵掘别人坟墓所遭的报应,不怪别人。郭子仪也知道是鱼朝恩所为,但冤冤相报何时了?他选择了忍,包容,皇帝也心知肚明。

郭子仪:千古一臣是如何炼成的?

鱼朝恩设酒宴邀请郭子仪,有部下劝有恐加害郭公,愿穿铠甲前往。郭子仪不准,只带家童,鱼朝恩问为什么不带随从车马,郭子仪把听到的话告诉于他,鱼朝恩听罢惊恐道,如不是贤明之人,能不产生怀疑。后来,鱼朝恩对郭子仪敬重有加。郭子仪深知朝廷中鱼龙混杂,官官相护随处可见。忍让获得了尊重,能屈能伸乃大丈夫。

座椅郭子仪成功了,成为了千古重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