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天問”,擁抱星辰大海

圖片

4月23日,中國航天513所科技人員通過網絡直播向觀眾講解嫦娥衛星飛行軌道圖。唐克攝/光明圖片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兩千多年前,中國偉大詩人屈原在長詩《天問》中,從宇宙之本源到陰陽之俱化,從天地之構造到星辰之往亙,對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進行想象與發問。兩千多年後,中國人將帶著“天問”的精神飛向火星,甚至更遠的行星,擁抱星辰大海。

4月24日,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在線上舉行,中國行星探測任務的名稱揭曉——“天問”,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啟動儀式首次嘗試在線上開展,廣大網友在網絡直播中感受到了中國航天的澎湃動力。從探月工程“嫦娥”,到行星探測“天問”,中國人的飛天夢正走向更高更遠。50年前,當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飛入太空的那一刻,中華民族“天問”的答案註定將一步步揭曉。

追夢:我們要去,我們不能不去

中華民族從來不乏對宇宙的想象。從“嫦娥奔月”,到“萬戶飛天”;從屈原的“天問”,到王勃的“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這種浪漫想象的背後,醞釀著的是一種求索的渴望,一種夢想的力量。

國家航天局在解釋我國行星探測工程命名問題時表示,以“天問”作為工程名稱,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對科學與創新的探求,使我們的飛天攬月夢從神話走進現實。“東方紅一號”讓我們叩響了太空的大門,載人航天把我們的足跡帶進了太空,探月工程使我們第一次與地外天體親密接觸……在走向星辰大海的偉大征程上,一代代航天人敢於追夢,勇於探索。

啟動儀式上,中國航天三大里程碑事件的三位傑出代表——“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負責人之一、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被國家航天局聘為“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這三位航天人告訴我們,為何要追夢。

在戚發軔看來,太空是人類生活的“第四環境”,是國家主權的“第四個疆域”。“我們要去,我們不能不去。”

靠什麼去?靠航天技術。“我們要有這個夢。”戚發軔說。

這個夢,同時也被一種科學求知的慾望持續推動。吳偉仁認為,探索未知世界是人類的天性。“我們總是想去了解生命的起源、人類的起源、宇宙的起源,這種好奇心就是科學的精神。”

對於劉洋來說,這個夢還可以表述得更簡單:“渴望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傳承:現在更需要自力更生精神

每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執行任務前,劉洋都要去一個地方——東風革命烈士陵園,那裡長眠著數百位英烈。

“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把一枚枚火箭、一顆顆衛星、一艘艘飛船送入了太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中華民族探索星空的漫漫征程。”劉洋說,他們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成為我們為國出征太空的動力和源泉。

“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這是今年航天日的主題。無論是“奔月”還是“天問”,要擁抱星辰大海,一代代航天人凝聚的航天精神將永續傳承。

何為航天精神?見證了中國航天的起步以及一步步走向更遠的戚發軔,對此有一針見血的理解。在他看來,航天精神的核心就是自力更生——“一切要靠自己,不能靠別人。當年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

戚發軔認為,現在航天人面臨的任務比老一代的更加艱鉅和光榮。“我們是解決了‘人家有我們也要有’的問題,現在你們要解決的是‘人家沒有我們有’‘人家有我們要做得更好’的問題。所以,現在更需要自力更生的精神。”

“探索浩瀚宇宙是我們不懈的追求。深空探測永無止境,既充滿挑戰,也充滿機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傳,接續奮鬥。”吳偉仁說。

航天事業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體現,航天夢也是強國夢。戚發軔希望年輕人要有一個強國夢——在這個夢想下,為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復興獻出力量。

正如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在啟動儀式上所說,弘揚航天精神,不僅要勉勵航天人直面風險挫折,在接續奮鬥中建設航天強國,而且要激勵廣大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崇尚探索創造,要號召全社會愛國奉獻追夢,在篤定前行中成就事業。

(本報記者 陳海波 張蕾)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