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非暴力溝通,你需做到這4點

從字面上來說,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很簡單,很多人會覺得那還不容易嗎,但現實中做起來卻特別的難。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容易將觀察用作評價,將感受變成想法,更是很難去表達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請求,所以這樣的溝通效果,自然會不佳。

如何破呢?結合《非暴力溝通》一書作者提供的方法,寫下以下4點跟大家共勉!

實現非暴力溝通,你需做到這4點


01 學會區分觀察和評價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說過:“不帶評價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這句話聽起來很像胡扯,但當你真的在行動中去做時,就會感受到其中的難度。

比如說,在人與人溝通時,容易把預測當作事實。

評價:如果你不好好改善作息,你的健康就會出現問題。

觀察:如果你作息總是不規範,我就會擔心你的健康會出問題。

又比如說,在溝通時,常常缺乏依據。

評價:小艾花錢大手大腳。

觀察:小艾上週買衣服花了一萬多元。

在溝通中,要切忌少用“經常”、“很少”、“總是”、“每次”、“從不”這些詞,不然就特別容易出現將表達的內容變成了評價。

實現非暴力溝通,你需做到這4點

02 學會辨別感受和想法

對於什麼是感受和想法,很多人常常混淆。比如說,一個太太面對無法溝通的伴侶時,總是會容易脫口而出:“你怎麼跟個木頭一樣,怎麼跟一堵牆一樣!”

這樣的溝通,往往會導致不歡而散。而實際上,這樣並沒有表達出內心的感受,只會讓伴侶覺得是被否定了,導致進一步保持沉默,不願去坦露心扉。

那怎樣是正確的表達感受呢?如果是對方沉默不語,你可以嘗試說:“因為你總是這樣沉默,讓我感到非常沮喪、非常悲傷、非常淒涼”等等,這樣才是表達感受。

什麼是想法?“我這次表演很不好”,這是想法。

什麼是感受?“這次表演結束後,我感到有些失落、鬱悶、煩躁”,這是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學會用心去感受自己的表達,察覺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意識地修正,要學會建立自己的關於感受的詞彙表,當面對錶達時,就要儘可能用這些詞彙去形容自己的感受。

還有不管你的性格多麼強硬,有的時候,還是需要學會去示弱,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這樣才是真正有助於解決衝突。

實現非暴力溝通,你需做到這4點

03 懂得表達需要

要想學會表達自己的真實需要,首先得先改變錯誤的觀念:覺得表達需要是一種羞恥的事情,認為表達需要是一種示弱的行為。這些都是不對的,要先剔除這些錯誤觀念,

非暴力溝通強調,我們感受的根源來源於我們自身,來源於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來源於我們的看法和觀點,正是我們的需要、期待、看法、觀點,導致了我們有這樣或那樣的感受。

所以,要懂得去表達自己內心的需要,而不是逃避,要知道,感受的根源來自於自身,而這個過程,不要批評別人或利用別人的內疚來轉移自己的感受。

比如說,當伴侶沒有及時回覆你的信息時,你很生氣,很難過,如果只會一味指責對方的話,會讓彼此關係更僵。

而當你這樣試著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時,會有截然不同的收穫:“我需要你能夠及時回覆我的信息,即便不能及時回覆,可不可以看到的時候跟我說一聲。”

這樣,別人能get到你的真實需求,也會做出積極的回應,說:“我知道你,我下次一定……”

這個表達需要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並不易,需要不斷進行練習,讓自己懂得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破除錯誤觀念,真正做到敢於表達內在的需求。

實現非暴力溝通,你需做到這4點

04 學會提出請求

在提出請求前,需要注意你的語氣,要學會區分請求和命令。千萬不要高高在上的感覺,去命令別人,來表達你的請求。

如何正確提出請求呢?

首先,你不要上來就跟別人說“你不希望你做什麼”,而要說”我希望你做什麼”。

其次,提出的請求越具體越好。比如說,希望對方多關心你的時候,不要只說你能不能多關心關心我啊,而要具體的說你能不能週末放假了陪我看看電影,給我做做飯飯。

第三,在提出請求的時候,需要明確談話的目的。比如說,在雙方爭吵的時候,不要一味埋怨對方怎麼怎麼樣,要知道,這個談話的目前何在?希望達到什麼效果?有什麼需求?有什麼請求?要先反覆問自己。

最後,溝通完後,如果不確定對方是否get到了你的點,可以讓對方給個回應,看看是否懂得了真正意思。

比如說:“前面就是我想表達的,但我不知是否表達清楚了,你能簡單說說你的理解嗎?”

在學會區分好這些要素後,更需要刻意練習,反覆用到自己的日常中。

實現非暴力溝通,你需做到這4點

在閱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過程中,會有意識地去內觀自己的表達,感受自己的需求,當出現問題時,會下意識地去及時止損,而不是放任情緒波動。

要謹記:觀察不等於評價,感受不等於想法!

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適用於每個人,更值得一生去踐行,對標自身,你能做到幾點呢?

實現非暴力溝通,你需做到這4點

作者簡介:李飛霞,一位堅信只要一直飛翔,就能遇見那縷霞光的讀寫跑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