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致敬劳动者」120公里的路,他却要走3个多月——记市政管理处管线科科长高健

「“五一”致敬劳动者」120公里的路,他却要走3个多月——记市政管理处管线科科长高健

韩城日报

权威/主流/时政/综合

关注

「“五一”致敬劳动者」120公里的路,他却要走3个多月——记市政管理处管线科科长高健

120公里的路,他却要走3个多月

——记市政管理处管线科科长高健

韩城日报记者 吴帆

初见高健时,他刚从窨井里钻出来,一身迷彩工装上粘着黑泥巴,瘦挑的个子感觉与名字不太相符,古铜色的皮肤上印满岁月的沧桑。一问才知,他今年刚34岁。

高健是市政管理处管线科科长,上任两年多来,他天天带领一帮年轻娃参加“地道战”。虽然作业环境狭小且味道难闻,但他总是一副乐观相。“咱这活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不干不知道,干了不后悔。”

他的队员平均30岁

地下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对很多人来说,那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我市地下管廊有83条120多公里,内置电力、通信、给水等各种工程管线,总计长到10万公里。外设专门的检修口、通风口。在街边看到的井盖就是地下综合管廊留在地面的检修口。

以前,高健他们只负责地下管廊的检测和管理,主要的清淤维修等工作实行外包,现在只能自己上手。

「“五一”致敬劳动者」120公里的路,他却要走3个多月——记市政管理处管线科科长高健

“最难的事就是抽调人。”高健说。“如今的90后,哪个不是家里的宝贝疙瘩?谁愿意下井干这又臭又脏又累的活,我只能带头干,自己下去才能让人心服口服。”随后,高健排除万难,从单位调集15个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人。

高健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带同事下井干活时的场景,一个个衣着光鲜地进去,灰头土脸地出来。地下管廊里的淤泥,由于长时间积存发酵,戴两层口罩都能闻到臭味。下去没一会,就有人哭了,都是年轻小伙子,从来没干过这么脏的活,心里感觉特别委屈。为了缓解大家的心理压力,高健决定采取上午下午轮休的工作方式,这才稳住了人心。

同事高艳花这样评价他:“饸饹床子百眼开,什么都会弄。”多年的当兵履历,让高健愈发成熟稳重、吃苦耐劳,但凡交给他的事,都会一丝不苟的完成,如果不会,也想尽办法学习去做。”

巡查一次3个月,全靠“走翻爬”

地下管廊建设受地理位置限制,高宽标准不统一。每条街有多长,管廊就有多长。“这高宽有限的管廊里交错穿插着200多根线,就像‘蜘蛛网’,只能靠人走路检查,没有任何辅助机器。”高健感叹道。全市83条管廊约120公里,开车只需2小时,而在地下巡查一遍,全靠“走、翻、爬”,少说也要2个多月。

韩城土质是湿陷性黄土,遇水容易塌陷。高健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排查全市管廊存在问题。2018年10月初,他带着无限好奇进入管廊。里面一会儿宽,一会儿窄,不时有粗壮的雨污排水管道横穿进来,根本无从下脚。他说:“路很短,就是走不到头。经常走着走着就碰到大管子,肉眼可见只有50公分高的空间,人只能顺着管子爬到上头翻过去。要么就是密密麻麻的线交错在一起,为防触电,大家就爬行过去。”据统计,管廊里涉及移动、电信、联通、广电、电力5家公司线缆及给水管道,共计10余万公里。这次排查,他用了3个多月。

「“五一”致敬劳动者」120公里的路,他却要走3个多月——记市政管理处管线科科长高健

高健印象最深的,是乔南路从盘河路到桢州大街段的管廊维修项目。管廊高1.5米,宽1.2米,又窄又小,也不知有多长,只能在里头爬行前进。他和同事一前一后往前爬,爬着爬着爬不动了,也不知道爬到哪里,想放弃,感觉返回的路可能更长,于是他们咬着牙继续向前。管廊内的光源很少,至今,他们都没能给自己留过一张看得清身影的工作照。

这份看不见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2019年10月底,在维修状元街与东二环丁字路下面污水管道时,因周边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需要,不能对污水管道进行截流,即使提前做了通风工作,污水管道中仍有部分有害气体,让人感觉头晕恶心、呼吸不畅。怕家人担心,高健一直没告诉家人他的具体工作。

清淤工作很累,一上午能跑百八十趟

4月15日,艳阳高照,恒大路东跨高速桥至黄河排雨水口这段正在地下清淤,记者跟随高健一同下井,感受他们的工作日常。

换上长筒绝缘鞋,顺着直径80公分的井口往下爬,逐渐感觉有点冷,井底的臭气源源不断地涌入鼻腔,时不时飞来几只小虫子。深入到地下15米后,双脚踏入淤泥中。这是一个三岔路口,左侧的管道里,两盏萤火虫似的小灯在晃动,传来阵阵歌声,才知道里面有人干活,唱歌是他们解闷的方式。

「“五一”致敬劳动者」120公里的路,他却要走3个多月——记市政管理处管线科科长高健

地下只有三叉路口最亮堂,外接了一盏大灯,还有井口透进来的阳光,十余人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清淤。为方便记者拍照,高健和同事把唯一的那盏大灯拉进通道,一瞬间,成小山堆状的淤泥映入眼前,里边夹杂着砖头等各种建筑垃圾。两个工人拿着铁锨在搓泥,装满一桶后,由另一个人推着自制的小车运到三岔口,与地面工人配合,用微型电葫芦从井口吊上去。

通道里的淤泥硬邦邦,只能人工清理,推小车的人一上午少说也要跑百八十来回。由于地下环境不好,手机没有信号,他们彼此沟通基本上是靠喊。

当走在宽敞明亮的大街上,当享受无限自由的通讯时,当沉浸万家灯火之中,大家应该记住,在脚下,有一群默默无闻的管线工,他们用汗水清洗着城市淤积的“血管”,用青春书写着城市的五彩缤纷,用信念装点着城市的美好生活。他们,值得每一个人尊敬。

「“五一”致敬劳动者」120公里的路,他却要走3个多月——记市政管理处管线科科长高健
「“五一”致敬劳动者」120公里的路,他却要走3个多月——记市政管理处管线科科长高健

总编|樊君峰

主编|张龙江

责编|赵 静

编辑|褚夫星

「“五一”致敬劳动者」120公里的路,他却要走3个多月——记市政管理处管线科科长高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