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晚,“靜”則致遠

讀書不晚,“靜”則致遠

讀書不晚,“靜”則致遠

想一想,你已經多久沒有安安靜靜地坐下來讀讀書了。你總會覺得自己讀過的那些書籍,都成了過眼煙雲。其實它們都存在著,就在你的氣質裡,就在你的談吐間,就在你的情懷中。

也許你說,讀書晚了。往者可鑑,讀書不晚。

錐刺股的蘇秦: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這對他的刺激很大。後來,他發奮讀書,常常讀書到深夜,想睡覺時,就拿一把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醒來,再堅持讀書。

削竹簡的公孫弘:

公孫弘出身貧賤,二十多歲時曾經當過某縣監獄的小官,後因過錯被免了職。免職後的公孫弘只能替人放豬維生。不知道是不甘平庸,還是好學成性,四十多歲的他常跑到竹林裡伐竹製簡,把借來的書籍和各家的註解,抄錄在自制的竹簡上面,並綴以成書。數年而不斷,終成大家。

也許你說,讀書很難。節奏使然,確實不易。

都市節奏越來越快:大步流星地走路,忙忙碌碌地工作,行色匆匆地生活,跑馬觀花地交際。

新生事物越來越多: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大家沒有意識到,就被朦朦朧朧地帶入了時間的快節奏;大家沒有準備好,就被迷迷糊糊地拉入了空間的快車道。

面對眼花繚亂,讀書需要靜下來!

靜的心態:

知道應該達到的境界才能夠使自己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穫。讀書中,堅守初心,守住一份靜氣。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靜的氛圍:

獨立的空間,簡單的桌椅,柔和的燈光,舒適的氛圍。與書一起飛翔,同書一起遨遊。謹記,將手機靜音,遠離身邊。大腦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手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你把它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時,你需要隨時壓抑自己拿手機的衝動,這種壓抑看似沒有什麼,但事實上壓抑的努力也會佔據你大腦的資源,從而降低你完成讀書任務的專注力。

靜的思路:

首先學會思考,書中講的是件什麼事,作家為什麼要寫這件事。再者學會品味,我最欣賞的是哪個片段,並適時做上批註。然後學會再讀,從中找到開始忽略的東西。最後想象,作者是什麼樣的,他會有怎樣的生活經歷……

靜的堅持: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沒有計劃,手忙腳亂,一堆亂麻。所以,提早擬定好一個讀書的計劃,就顯得非常重要。把要讀的書按時間分條目列出來,把計劃表放在讀書的顯眼處。不要因為一些鎖事隨意中斷。即使中斷,也應把補讀的時間添加在計劃表的旁面,這樣讀書生活才能長久地維持下去。

讀書不晚,“靜”則致遠。讀得越多,懂得越多;讀得越多,視野越開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