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乡村旅游提两条意见:厕所太脏,强行喝酒!

给乡村旅游提两条意见:厕所太脏,强行喝酒!


我的朋友邓维,喜欢乡村旅游。

跑了很多地方,见过不少世面。

到下面旅游,什么都好,就是有两条,让你受不了!


邓维说:一条是,乡村厕所;一条是,拉住喝酒。


乡村厕所——那味儿,那场面,好家伙,熏得你眼泪直冒,看得你差点呕吐!


拉住喝酒——刚进寨门,就得喝酒,一个杯子,张三喝了李四喝,能卫生吗?


这两条,似乎不算什么大事,但是,细节决定成败。恰恰是这两条,让一些游客望而却步,觉得很不习惯,下次不敢再来!


邓维是个热心人,给“有关方面”提过不止一次意见,希望能够改进。


然而,石沉大海,人家不以为然!


邓维希望,老詹在公众号再呼吁呼吁,看看能不能起点作用?


我说,但愿吧!如果哪位热心人,将此文传给文化旅游部的相关领导,请他们看一看,想一想,再采取点措施,


那真是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拜托拜托!



邓维视点︱文明,难道永远要等着“发话”

作者:邓维


据国家卫健委的通报,自“新冠”疫情突发以来,令国人牵肠挂肚、4万多全国医护人员为之拼命的武汉,已经全面“清零”!这消息、这数字,包涵了多少人舍生忘死地付出,证实着武汉乃至全国各地在这3个多月来举国“抗疫”的实效。


然后呢,毫无疑问是疫情后生活在继续,经济得加速运行,以至少是弥补疫情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于是现在电视里、广播中、网络上有关各地想方设法恢复疫情全面向好后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报道“满屏”了,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西南地区,您看到的视觉报道都是邀至旅游、花团锦簇、歌舞升平、特色融融。


毋庸置疑,西南地区虽崇山峻岭阻隔但绿水青山长在,疫情防控向好后,坚持了10余年的经济转型后因地制宜的山水旅游、民俗旅游、风情旅游当然得天独厚,因为其确是名副其实的“新型的绿色经济增长点”,是国家脱贫工程重点地区的可行之道,怎么看都相当合适,在当地经济发展结构中的突出位置无可厚非。你查50年来的任何统计资料都可以这样说,西南地区原来是全国贫困地区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其实际脱贫的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向全世界承诺的彻底摆脱贫困的承诺。


我相信,有关地区是尽了看得见的努力在实现国家承诺的。但是,纵观该地区近10年来一些理念、观念上的短板甚至是痼疾,看看该地区现在依然漠视的许多问题,你会发现该地区因为种种局限,难免急功近利,难免只顾及面上的工夫而忽略甚至漠视最暴露实际问题的细节,其后果可能是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我退休前是新闻记者,我用事实说话,用实例说话。


截至2017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贫困县名单,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西南地区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国内其他地区。经过几年不懈地脱贫攻坚的努力,今年这一现象在数字上肯定会大大降低,这是好事。但,若说到可持续发展,说到实际问题,我不能不有所担心。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恐怕不仅仅是“风俗”问题、“认识”问题,而是关乎到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文明、关乎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是否如此,我不危言耸听,举出两例,您自己掂量:


一、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亦是贫困地区最集中连片的地区,近十年都在走“绿水青山搞旅游,民族特色争创收”之路,脱贫致富的定位及成效有目共睹。但相当多的地方只想多赚钱、快赚钱,没认真想想怎样才能保障长期、有效、合理地多赚钱、快赚钱。


寨门修得很漂亮(甚至漂亮得与本民族特色不搭调),民舍粉刷得很漂亮(甚至漂亮得与本民族特色不搭调),就是不认真建厕所,其简易“卫生间”能简易到臭味明确引路、苍蝇团团相伴的地步,进去后更无法形容。


当然,国内的摄影人可能无所谓,只要能拍照片,生活条件不讲究。但游客、特别是国外游客是以旅游为目的,虽不必处处“五星级”,但至少要达到旅游接待的底线。主人习惯的不代表其他人必须能习惯,更不能说你不在意的东西让文明为你倒退至不文明。


申明一下,我丝毫没有埋怨淳朴的少数民族农家的意思,关键是主管部门及旅游开发的相关各方,你们重“入口”(丰富多彩的民族宴饮)轻“出口”(至少是标准化卫生间)是我国旅游业数十年的通病,是痼疾;那臭味、那恶心真的让许多国内外旅游者再不敢来了。


要知道,厨房与卫生间的清洁标准是全世界旅游业法定的首要关注细节,关系到游客的身体健康及本能感受。我2016年在西南某省少数民族乡参加活动,村寨的民族特色没得说,村寨人的热情好客没得说,村寨的民族美食没得说,但是,挂着星级旅游牌牌的卫生间却臭不可闻、脏不忍睹,致使当天一位80多岁来自国外的老太太宁愿尿在裤子里也不肯进“卫生间”。


随后,我特意问了该团(均来自北欧国家)62位中的42位,回答都是第一次来中国,虽然山美水美风情美,但不敢再来了,因为好多地方的卫生间“太可怕了”。


二、西南地区不少少数民族旅游定点村寨都有一个仪式,就是客人进寨时要喝牛角或酒碗中的“入寨酒”。


礼仪风俗无可厚非,但具体情节让人触目惊心:我连续两天有意去一个县内的3个不同少数民族村寨,进寨时喝“入寨酒”的礼仪相同,尤其是时喝“入寨酒”的用具及方式相同,一律是一次性纸杯(其中一个民族村用的是仿牛角一次性纸杯),村寨入口处穿民族盛装的五六个女子人守一杯,不管当时入村的中外游客是多少人,一律用这些纸杯敬酒。我数了一下,其中一个村上午9点半至10点,入寨的中外游客336人,其中国内游客272人,国外游客64人,都只能用这6只纸杯喝“入寨酒”。


这还算好的,好歹是一次性纸杯,这拨人用完也就扔了,还有好多地方用的是长期使用的木制杯子,从来不换。我先后问了当日入寨的50位国内游客、10位国外游客“这么多人用一个杯子喝酒卫生吗,你能接受吗?”其中6位国内游客回答“无所谓,能接受”,17位国内游客回答“尊重地区风俗,没办法”,27位国内游客回答“不卫生不文明,应该改改了”。10位国外游客的回答很一致,喜欢并尊重这里的风情,但10个人同时用一个杯子喝酒,太不卫生,这是强人所难,为什么一定要这样?


上述两个问题,是西南地区旅游现状,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多年来无论向哪一级反映,回答都差不多,无非是“民族习俗”“细微末节”,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影响挣钱嘛,不是“脱贫致富”的大局嘛。


不错,与各级GDP相比,让游客被厕所恶心到不敢入内或者那么多人用一个杯子喝酒只能算是个“屁事”,但如果这成千上万的游客因此而不敢再来了,或者一传十十传百令更多的中外游客不敢再来了,那损失恐怕就不是“屁事”而是大事了。


厕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我国, 2017年以来国家领导人已经两次就“厕所革命”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尤其在西南脱贫地区,旅游产业基本上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过去“上面入口处香甜四溢,下面出口处一塌糊涂”的恶劣形象必须改变了,否则“屁事”会坏了大事。怎么改、怎么管?难点不在厕所按什么标准修,关键在于厕所之项要列入“农家乐”验收标准,形成严格制度化的可控的日常卫生清理指标,谁不达标就予以相应处罚。上面讲了话,目前这个问题被空前重视,我相信会大为改观。


那数百人用一个杯子喝“入寨酒”呢,能不能也改改?不文明、不卫生的东西如果总是用“民族习俗”“历史沿袭”来说事甚至美化,那随地吐痰就是百年传承,跪在地上磕头就是民族精粹了。


其实,作为绿色发展的产业链,你是否可以考虑在当地建个以废弃纸质物品、木质物品为原料的一次性“入寨酒”杯小厂,专门生产供各个民族旅游村寨(据我5年前了解的数字,这样的村寨至少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数量极其可观,而且直接关系着当地脱贫的实际范围)使用。酒杯可做成牛角杯等等各种形状,印上各村各寨自己的特色标识和宣传用语,游客入村寨时每人发一个,可以喝“入寨酒”,感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将纸杯作为纪念品带走,剩下的回收再利用。只要进入产业链的共同利益分配,这样的小厂5-7人足以,但其在绿色产业链上的作用绝对不仅仅是“屁事”,而是能助力绿色发展、循环利用的大事。


当然,正因为干了34年记者、又在40几年里跑了不少贫困地区,我知道“人微言轻”抽了我们几十年耳光,无所谓了,但心痛。明明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如果各级有权、有责的人都上心,至于如此吗。


文明如果要永远等着“发话”,文明离我们就遥遥无期了。


END


给乡村旅游提两条意见:厕所太脏,强行喝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