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战争的方式会是舰队之间对射吗?

蚂蚁ling

来张未来世界五百年后的图,代入你们。

按现有人类模式来看,运用战争理论解释。宇宙攻击作战会消耗大量的资源,星球间的攻防双方采用舰队互射能量炮是不大可能的。因为长航程的星际旅行和太空环境都不适合人类的体质,如果跨越遥远的星系去攻击星球,宇宙战舰的能量和资源携带会是非常惊人的负担。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星际航行的能量和各类资源补充点就会是首选攻击目标,可能是空间站,太空城,中转星球。这些才是攻击的节点,核弹,中子弹那种大规格的群伤武器可以成为攻坚武器。因此,太空战导弹还是必要的武器单元储备,不论进攻方的远征舰队还是防御方的星际要塞

这类空间能源物资补充节点才是摧毁重点

外太空的遭遇战如果开打的话

,绝对不是动画片科幻片里的攻击样式(飞上去就互撸)。以谁先发现对为主要考量指标,太远的就无视,近的说视距外都是胡扯(估计星际间航路距离个几光年也正常)。能探测到也不会攻击,假象用激光雷达光束武器攻击的想法真的弱爆了,单说宇宙飞船能量储备的消耗就不经济,动辄以光年计算的距离发射后打得到打不到不说,即使攻击上了会不会是挠痒痒?所以我更倾向于太空遭遇上了(或者说是侦测到了敌人的方位)双方也不会攻击,只可能是在星球的外层空间进行攻防战。

地面战还会存在,所以机甲战车类武器,近地支援类武器也有必要。外骨骼类的辅助装备也会有。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大量运算交由计算机完成。无人飞船也是一种攻击手段,而且随着能量的透彻研究,未来单体攻击武器和飞行动力会融为一体。也就是说某些动力原理也是伤害来源。比如

粒子束喷射技术

光波类武器也会和飞行方式结合,全能量伤害与飞行距离有直接联系,这些都是人类无法决断的事情只能交给人工智能去完成计算,攻击,战果的计算。

最后像黑洞,泯灭原子,重力毁灭等等涉及自毁的攻击模式就不考虑了,因为已经是想象之外了,这个宇宙能不能承受这种伤害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人类是不会使用的。


军武数据库

这问题非常有趣,不请自来!

题主截图来自EVE😄

首先要说的是这是宇宙战争。既然进入到宇宙阶段,那么几个问题就必需已经解决的。

第一:航行速度,他包括舰船和武器的航行速度。在宇宙中动不动距离都是以光年来计算的,按现在武器概念上的计算方式将是不可理解的存在,你丢颗导弹过去飞到对方舰队面前好几年的时间,有鸟用!不说别的,就太阳到海王星的距离,连光都要飞要几个月的时间,你一颗导弹要飞多长时间?所以导弹这类武器在宇宙战争中或许存在,但是可能性太低,最大可能性是宇宙轰炸机携带突进非常近的距离释放。

再说舰船航行速度的问题,进入到宇宙时代,如果无法克服亚光速以及超光速的引擎问题,那么根本不可能存在宇宙战争,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多少光年。说不好听的,这宇宙飞船还没到达目的地船上人口要么死光要么爆炸。另外如果说用冷冻技术,那也只是在一个前提下,人类是孤独的,根本没有敌人,那么也就不存在宇宙战争。

第二:战舰防御能力。当解决了速度问题,那么接下来就是防御。

说到防御能力首先想到的是装甲,适合宇宙航行的装甲尤其是大型战舰动不动几公里长度,那么他受小行星等撞击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这时候自动防御系统(不管是用动能武器还是激光武器)他们的反应速度必需非常快速,在这种防御系统下导弹.......。最大可能性就是护甲+防御系统+能量护盾。

第三:武器系统。当舰船的速度能达到亚光速甚至超光速的时候,导弹基本被淘汰了,导弹还没舰船飞的快有鸟用。那么作为主力武器能量武器肯定是首选。一个是速度,另一个在真空环境下对能量武器的衰减也非常少。另一个动能武器估计就是电磁炮之类的武器。

在三者都成立的状态下,在双方都要消灭对手的前提下肯定是相互对炮,看谁的防御能力以及火力更猛。

而一方如果要逃跑的前提下,那么逃跑放也会留下一队炮灰,不然被爆菊可是很疼的,一不小心引擎被爆就等死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互怼也在所难免。


郭夷吾

文明程度发展太低都达不到对射的要求,高了也不会是我们理解的对射。

文明等级在K1级以下的都不会有星际旅行的能力,但在行星系条件下恰好构成了短兵相接的条件,导弹、激光照射、电磁炮对轰,交战距离百公里计,大概和某些电影的情节类似,不过由于能力有限,有没有组建舰队的能力都两说,而且这些破烂武器的毁伤能力有限。

文明等级K1.2到K1.5,由于K1级的能量需求门槛,这个水平的文明必然是掌握热核聚变的。这种文明就有能力造些很厉害的武器,比如把重的原子加热成离子态,然后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几,利用相对论增加它的质量,击中目标后又把质量以能量的形式爆发出来,科幻影视里所表现的等离子武器跟这个比威力弱小多了。这类文明也有能力轻易的制造星舰,舰队也成为了可能。不过这并不是说舰队交战成了可能,相反这类文明反倒不会有什么舰队交战。宇宙是空旷的,依靠聚变堆提供动力的等离子发动机能实现光速1%到20%的航行能力,过长时间的星际航行,物资就会变得极其紧俏,不可能为了相距几百光秒的“近距离遭遇”花费巨量资源去改变航向迎击敌人,像刨石头一样扔几个电磁炸弹消耗一下敌人的储备恶心一下人就是唯一的反应。激烈的交战只会在进入恒星系后发生,而且完全是围绕物资补给点爆发的,依靠小行星补充金属及水资源,依靠气态行星补充聚变材料,我想这样舰队的中工业设施一定比武器还要多,这种战争只是激烈的阵地攻防战,而不是舰队交战。至于超光速航行,一来我认为核聚变提供不了所需的能量,二来即便能实现在这种技术条件下也没有手段发现或者拦截敌人,更不会有舰队交战了。

文明等级K2级的文明可能会掌握大一统水平的科技,把星际旅行弄成向我们进行海上航行一样容易是可能的,他们可能有把质量大部分转变成能量的办法,物资也变得不那么紧俏,舰队的遭遇战也就成了可能。可在敌人身边创造奇点,让敌人变成一团中子星物质,刷掉敌人的电磁力,让敌人的原子结构瓦解这种冲突手段真能被称为对射吗?


韦格蒂乌斯

无论哪种战争,战争的方式都取决于攻击武器和防御武器的技术等级。

现代战争,为什么航母彻底取代了曾经的战列舰?因为攻击和防御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庞大的战列舰不再需要大口径的火炮才能摧毁,一架飞机搭载的数枚导弹在杀伤力上即可满足。当价值数亿的战斗机即可造成价值几百上千亿的战列舰同等杀伤力时,任谁都会选择前者。

未来的宇宙大战究竟是像银河英雄传说一样的集群舰队对轰,还是像星球大战一样靠航母战机对战,也取决于攻击技术和防御技术的差距。

如果动力源的出力大小和体积成正比,攻击出力和防御强度都和动力源的功率成正比,相同出力的情况下防御手段可以抵消攻击威力,那么战斗单位大型化将不可避免。

简单说就是战舰更大,动力就越强,防护罩就更坚固,武器威力就更大,比我小的打不动我,而我可以秒杀他。

如果攻击和防御的差距还是和现今一样,那么一定是往小型化发展,在无人技术更加发达的未来,现在种种处于人道主义保护的东西都将被抛弃,成本更低才是追求的目标。

所以说高达的世界其实不会存在,如果一台高达就可以轻易击毁巨大的战舰,那么比高达更小更便宜的战斗机在搭载武器后一样可以(作战单位小型化);如果一台高达的盾牌或者装甲可以挡住战舰主炮,那么这个技术一样可以应用在战舰上,在充足的能源供给下甚至覆盖战舰全身(作战单位大型化)。而高达,恰恰处于中间的尴尬地位,即便我是资深的高达迷,也无法无视这个事实。


紫枫Gerry

1、如果是地球文明内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宇宙战争”,可能会有舰队互射的形式。

2、如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宇宙文明之间的战争,那么因为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因素,两个文明科技发展程度相当几乎是不可能的,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可能性彼此相差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上亿年的差距,绝对是一方对另一方完全碾压级别的,是人类历史上工业文明爆发对比农业文明的差距远远远远远远远远大多了。根本不可能出现双方舰队互射的情况。具体的战争形式可以参考三体。


hoosir1

是的,在相对论被证伪前,也就是说在超越光速的通讯和侦查手段出现前,宇宙战争将在数光分到数光秒距离由能量武器对射开始展开。能量武器的使用使对对方武器发射的预警成为不可能,你发现对方炮口闪光的同时,打击已经抵达了。胜负天平取决于侦查感知能力,先敌发现的一方可以使用能量武器突袭,被攻击的一方几乎没有还击能力。高精度光学侦查以及其他辅助被动侦查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任何主动侦查手段都有可能暴露自己,或者提示对方进行规避。试想双方相距5光秒,主动雷达侦查雷达波需要反射5秒才能被己方接收,这个时间足够对方展开规避,并将光学侦查直接指向你的位置,并提前数秒先敌开火。距离越远的光学探测的视野越小,双方技术相当的情况下,减小自身航行特征以及光学低可探测性成为必要。另一方面,发生在这个距离上的战斗,规避也是主要手段,这里存在舰船结构,乘员抗荷,舰艇尺寸以及武器威力间的妥协。大家都知道尺寸越小,越难命中,规避也越方便,规避结构强度允许更高的规避转向速率。但过小的尺寸不适合宇宙适航,无法装载大威力武器和大口径探测设备,抗打击能力也越低下。这里可能需要一个平衡,对载人的飞行器而言,基础的限制是基于生命体的抗载荷能力。我可以说,同样技术下,跳蚤人相比熊人会有先天优势。

当然舰队可以会有哨舰或无人探测器,以增加自己的预警范围,在数光分半径的球面需要多少探测器呢?导弹这种物质投送的东西在能量副炮面前就是渣,根本没可能突防。接舷战,机甲,战机群,这些只能是漫画书上的场景。

个人理解,打字辛苦,不喜勿喷


猫大36935067

介绍二起已知星际文明之间的战争,银河系旋臂级别的超级文明使用能摧毁星球破坏其磁场进而导致星球解体的行星级战舰,一发即可摧毁一颗星球,星球上的生物瞬间老化而死亡,星球解体。另外一起发生在远古太阳系,距今有6700万年左右,发生在今天的火星和金星之间的星际大战。由于二大星球的对峙,火星科技超前发展,发明了量子级战舰,使得战舰能小型化但威力巨大,相比金星还处于巨舰时代优势很大。双方还建立了推动陨石攻击星球的平衡威慑武器,最后仍然派上了用场,火星刚刚能顶住金星的陨石攻击,但金星由于处于劣势,星球遭到破坏。火星人还不肯放过金星,偷偷的在金星二极安置两个对地面产生相当于小型核弹推力的机器,经过两边不断的定向爆破放大共振效应,数月就可以将金星切为二半,金星到处地震,越来越频繁和剧烈,最终金星文明抵挡不了,金星地壳被掀翻,所有生物抛向太空,金星毁灭,但有条加密信息发送到太阳的日冕层,里面隐藏着金星一个尚处于发展不成熟的一个灵态级审判武器,报告金星毁灭进而报复,这个武器能收集27万平方公里的阳光产生7公里左右的圆柱形黑色死光,于是向火星发射,火星在攻击截面上被死光到处刻画,黑死光降临,文明成碎片,山岭城市之间切割成一道道深渊,海洋被蒸腾,火星自然循环系统遭到彻底破坏,表面成员不久后将全部死亡,火星文明灭亡不可避免。该超级武器欲攻击火星在地球上的殖民地时,火星人在地球上的某块大陆被击沉,地球进入生物大灭绝时期,只攻击了几分钟就被火星人发现并摧毁。


vrkids

从战争历史的视角来看,战争集中体现在进攻和防御,我只想简单地以进攻为切入点(防御方面就让网友们自己去想)。

攻击。通俗来说,就是杀害敌人的有效攻击距离、有效攻击覆盖范围和杀伤敌人的力度。远古时期,人类只能通过手、脚和牙齿来攻击敌人,攻击范围仅限于人周围一米范围内,攻击覆盖面即人能走动范围,一次只能打死一个人;等到冷兵器时代,人类可以铸造弓箭、坐上马,来回百里奔袭对手,攻击范围已经可超过百米,攻击覆盖面已达百里,一个弓骑兵几轮齐射就能杀死几个人;再到现代,人类可以制造飞机、导弹,杀敌于千里之外,甚至于万里之外,攻击覆盖于全球范围内,一个导弹就能摧毁一个地区的人(即核武器)。如果将来真的有星际战争的话,我猜想它一定不是《绝地武士》演:双方舰队遭遇后,各种激光攻击和防护罩防御。一定能有一种武器,它是星际级别的攻击距离,银河系级别的覆盖范围,以及恒星级别的打击力度。借用黑洞的例子来推演,外星人是如何打击地球的。外星人在遥远的母星发送一个超微小的黑洞,该黑洞比纳米还小,以地球核心为靶心。经过若干年后,这个超微小黑洞因为太小没有人发现它,它进入地球地壳,不断地吸收地球上的物质,最后地球变成一个直径只有0.444厘米的黑洞球体。任何人都没有机会逃离。


王小彬87285736

目前大家印象中的“宇宙战争”,都是人类自己臆想出来的!

而真正的宇宙战争,难道一定是人类与人类对干?还是人类与其他种族干架?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大刘的《三体》对此早有描述,在三体文明的“水滴”面前,人类庞大的宇宙舰队顷刻间团灭!!!更不用提后面的“二向箔”了,整个星系团灭!!!就像人类杀灭蝗虫,不会一只一只捏死,而是直接大面积杀虫剂一样,这是文明层次之间的差异,这才是真正的文明对文明之间的对战方式。


黑白无霜

隐藏好自己,做好清理工作。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可以参考三体系列科幻小说,其他的太空歌剧小说参考意义不大。

因为达到星际文明水平间的低熵体战争是不可能面对面的,因为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就拿人类间的战争来说,冷兵器早期,必然是短兵相接的,冷兵器后期就开始以有距离攻击为主了(投石器,原始石炮,骑射,弓箭,弩射等),到了热兵器时代,敌我双面的交战间隔距离越来越远,现在已经可以实现跨洲消灭的效果了。

所以按这种趋势下去,更高级的文明间的战争肯定不会在可视距离内发生。基本是被发现就被攻击,如果被攻击的文明程度与攻击者相当,那么会发生攻防来往,如果被攻击的文明程度低于攻击者,很可能是被秒杀。所以我们还是先做好隐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