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步枪是小口径好还是大口径好?

手机用户77861855016

个人觉得不仅仅是口径问题,还有子弹弹长问题。如果说单纯是小口径与中间威力弹比,那无疑小口径不论在什么枪上都要好出一大截。而如果对比是大口径的话作为单兵自动步枪,依然是小口径大法好。那么我就来举出一些例子来证明我的观点。

首先从子弹的重量上来说。

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是10kg的子弹,小口径可以携带的子弹数量几乎是重口径的一倍。越多的子弹变意味着更大的战场火力持续性,也就可以使士兵存活的时间更久。

其次,弹道。小口径的弹道比起中间威力弹好的不是一星半点。中间威力弹这类小便弹道的枪支只适合在近距离使用,远了根本够不着。美军的XM855 BC 0.304,初速3000,在100码归零后,在500米距离上子弹弹着点下落大约69.4英寸,而AK的M43呢?BC 0.225,初速2300 在100码归零后拉到500码下坠大约129.2,简直就是XM855的两倍下坠。

其次由于BC实在是太低,所以AK的子弹在远距离根本没有能量了。根据统一的数据,在500 码xm855的动能使得它还具有一定杀伤力,所以350ft-lb的子弹动能也意味着可以保证置人于死地的动能了,而AK在400米时子弹的初速掉了一半,并且就已经达到了358ft-lb。所以相对综合性能来说还是小口径更加适合战斗步枪。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轻兵器爱好者

△中国56式7.62毫米冲锋枪

自动步枪是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完成自动装填的步枪。由单兵使用,以其猛烈火力消灭400米内暴露的有生目标和火力点,有的还可发射枪榴弹或下挂榴弹发射器,杀伤面目标和薄壁装甲目标。有半自动步枪和全自动步枪两类。

△中国95式5.8毫米小口径步枪

自动步枪的口径经历了由大到小的发展过程。1942年,德国5tC}44突击步枪首先使用7.62毫米步枪弹。随后,苏联的AK47、美国的M14等均采用7.62毫米步枪弹。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爆发以后,东南亚的丛林地形使得M14步枪和北约弹的弱点充分暴露出来。美军越来越感到没有必要如“大头打苍蝇”那样使用大威力的北约弹和如此笨重的步枪。美军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步枪的作战距离无需超过400米,用高射速、小口径的轻弹头代替大威力的7.62毫米弹头,可提高杀伤效果,而且经济性更好.同时,采用多发弹头组成“齐射”方式,即一次发射多发小口径弹头,其命中的可能性比发射一发大威力枪弹高得多,抵消了实战中的瞄准误差,还能使士兵携带更多的弹药,因此,美军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换上了5.56毫米的MI6小口径步枪。到20世纪80年代,北约的绝大多数国家完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步枪的第二次换装。苏联也于1974年发展了5.45毫米的AK47小口径突击步枪口。中国于20世纪后期研制成功了第一代5.8毫米小口径自动步枪和第二代5.8毫米小口径枪族。

但是,在最近的阿富汗反恐战场中,美军前线士兵提出,大口径枪弹在作战中威力巨大,经常能把恐怖分子一枪撂倒;而小口径步枪有时杀伤力不足,有时击中敌人还需要继续补枪。因此,大口径与小口径的威力问题,可能仍将取决于具体的战场环境和战术需要。


贞观防务

其实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大口径步枪威力过剩的情况。但是研制和换装一种步枪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随着越战5.56口径的登场,于是各国也纷纷研制自己小口径步枪。主要是以北约为首的5.56mm的口径。而毛子的是5.45mm,咋们天朝的是5.8mm。诚然,小口径有诸多的优势,但随着防弹衣的发展,小口径步枪出现了威力不足的情况。比如三级防弹衣是有防弹插板的,起防护能力能抵御7.62mm步枪的攻击。这方面以美国大兵为例,不管是ak47还是svd都有事实可寻,现在霉菌开发了6.8mm步枪弹。虽然小口径是主流,但是各国还是有一部分部队使用的是大口径步枪。所以说到底哪个好要依靠战场形式来判断。细想一下,未来影响各国步枪口径的居然是防弹衣的发展水平。而二战后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而局部战争中都是实力相差悬殊。试想以下,如果三战爆发,在普遍三级防弹衣的今天,大规模的地面战争中,到底是大口径还是小口径,只有交给历史去检验了。


白桦66278451


俊麟7

食物是米饭好还是手擀面好?当年小口径步枪被美国在越南丛林里投入使用,就是因为7.62口径北约弹的m14太长太重子弹威力太大,不适合那种短兵相接需要快速开火的作战环境;然后到了这几年,美军在沙漠地带的行动增多,发现5.56毫米子弹并不是很合适,于是又开始寻求7.62毫米的弹药和步枪~~所以,无非就是到了什么地方吃什么饭,上了那个山头唱那个山头的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