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出国、自主招生,影响孩子前途的大事如何选择?(上)

一、是否出国,及早选择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选择出国读本科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如果有这样的计划和目标,在进入高中的初始,家长和孩子就应该尽早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你还无法确定是否该送孩子出国,不妨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1、孩子的性格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否足够强大?

如果无法独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难免会觉得生活一团糟,进而影响学习;

如果无法快速地融入新环境,没有朋友,那就可能没有交际感到很孤独。

总之,在国外独立生活对孩子的综合能力要求其实是很高的,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性格和意愿。

2、

家庭经济条件

我见过很多家庭,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送出国,并不是真的为了国外的高精尖学习环境,而是为了所谓的“镀金”。

但今时今日这种想法真的已经很落伍了,举全家之力将孩子送出国,孩子回国后却未必能快速挣回这笔钱,到时巨大的心理落差可能会同时摧毁家长和孩子。

如果是有条件的家庭,我就建议可以从高中就直接进入国际中学,学习英国体系的国际高中课程,将来在出国读大学可以衔接得更好。

所以,一定要想清楚出国的目的,以及根据家庭条件量力而行。

3、成绩

国外大学的录取,对高中的成绩排名非常重视,如果名次比较差,想去好的学校是比较难的,出国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根据孩子在高一的考试成绩排名,以及是否有提高的潜力,结合本校的高考的情况,就能大致知道孩子的高考结果。

那么,如果是成绩非常好的孩子,有机会申请世界名校当然可以尝试;如果大致在一本线左右,认真准备的情况下也有可能申请到不错的大学。

确定要不要出国以后就要尽早准备起来了,大多数大学要求英语的托福或者雅思成绩,一般来说要在高一结束之前,英语达到高中毕业水平,也就是熟练掌握大致4000-5500单词,并且听力和阅读都有较高水平,才能在国外学习时听得懂课。

对于孩子来说,在学习高中课程的同时,要花费更多时间学习英语,记忆SAT单词,准备SAT考试,更要准备申请的论文等等,高考成绩是必然会受到影响的,大致估计高考分数会下降30-40分左右,因此基本上只能准备一头,很难两边兼顾。

总之,出国这件事家长要和孩子共同商量、共同决策,一起做好出国前的准备。

二、文理分科,如何抉择

一般来说高中学习一年后,孩子就会面临文理分科的选择,这是正常走高考流程的孩子和家长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文科考生,大学能报考的专业有:哲学、历史、政治、地理、经济、金融、商科、中文、法律等。

这些专业的特点是大学课程的难度比理科简单一些,大学能过得轻松一点;但是在走出社会的实际工作中对人的情商等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较高,这些在学校里很难得到锻炼,所以就业时会相对较难一些,但考公务员来说,文科生占优势。

理科考生,大学能报考的专业有: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专业,和机械、电子、电力、航空等工科专业,还有农业、医学、经管等应用类专业,专业选择面会比文科生要广泛许多,大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难度也比文科大得多。

理工科的专业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更贴近社会工作需要,毕业就业面广、选择多,更容易找到工作。

但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并不能简单地看文理科哪个更好就选哪个,还是要综合以下4个方面来考虑:

1、职业规划

首先就应该考虑孩子的意愿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找出孩子大致的方向和拟报考的专业,再逐步引导孩子了解各个专业。

2、孩子的性格

其次就是考虑孩子的性格因素,在文理分科之前,可以带孩子去做一些性格测试和职业测试,挖掘孩子真正的天赋和兴趣,结合测试结果来进一步明确职业规划。

3、家庭经济条件

如果是学文科的孩子,很有可能面临毕业以后找工作困难、收入低的状况,在毕业后短期内无法缓解经济压力。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家庭经济不太宽裕的,文科不太适合作为首选。

4、实际成绩

这个是最实在以及决定性的因素,如果文理科成绩分开计算,相差巨大的时候,只能是选择优势科目了。

我的一个学生,高一时总成绩排名全级500多(全级1200人),成绩只能说是中等,但是基本上是理科拖了后腿,高二分科以后她在文科的排名就上升到了前20名,985高校没问题。这种情况下,当然只能选择优势科目,以图进入好大学,专业选择就变成其次了。

小结

篇幅有限,本期只给大家分析了出国与文理分科的疑问;

下期我们继续来讨论,高中能保送的竞赛该不该学,以及自主招生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如果你对孩子的高中学习、生活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文末给我留言。

今日话题

对于出国“镀金”的“海龟”,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