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有儿子和没儿子哪种生活更好?农民老了能指望谁?

农民较注重传统观念,之前农民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仅仅指的是儿子。他们认为“香火”的延续最重要,当然“香火”延续还是靠儿子。在这一思想下,农民认为生了个儿子,人生才算完整,才算对祖上有了交代。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很多农民也都是只生了女儿,而没生儿子。那么在农村家庭,有儿子和没儿子那种生活更好?农民老了能指望谁呢?

农民养儿防老的观念虽然深入人心,但也有人说:养儿子高兴一时,养女儿高兴一世,对农民来说真是这样吗?有关这一问题,农民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你们赞同那种呢?

第一种:还是生儿子让人更踏实、放心,老了还得指望儿子

很多农民持有这种想法,认为儿子毕竟才是能给自己养老送终的人,女儿迟早是嫁出去的。虽说女儿嫁出去不用家里给买车,也不用买房,更不用出天价彩礼,相反还能给家里“赚钱”,但是很多农民宁愿苦点、累点,攒钱给儿子买车、买房、娶媳妇,也还是要坚持再生个儿子。

这部分农民认为女儿嫁出去了就是别人家的,从女儿出生那天起,就是给别人家养孩子,自己老了还是只有儿子在身边照顾,女儿只是偶尔给点钱,但是真正的养老还是得靠儿子。因此这些农民认为还是生儿子更让人踏实、放心,老了还得指望儿子。

第二种:养儿子高兴一时,养女儿高兴一世,生女儿才有美好生活

这种观点与第一种完全相反,持有这一观点的农民认为,现在时代发展了,生个儿子“太累”了,一辈子累死累活就为了给儿子娶媳妇,万一儿子有了媳妇忘了娘,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难过。农民普遍认为女儿比儿子孝顺,等自己年老了,女儿会定期给“生活费”,没事还可以去女儿家转转,这样的生活很美好。所以生女儿才是长久之计。

村上的老王有两个女儿,长得漂亮且都大学毕业。现在20多岁了,根本不用操心女儿的婚事,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嫁出去两个女儿,老王净赚了20多万,两个女儿出嫁后,每个月要给老王夫妇共计1500元的生活费,老王现在成了全村人羡慕的对象,没事出去旅旅游,打打麻将,晚年生活十分惬意。

而反观老李家,生了两个儿子,儿子淘气,上初中就辍学了,从此在工地上打工。现在快30了,还没娶媳妇,因为“娶不起”,老王盘算了一下,一个儿子娶媳妇最少30万,两个儿子就得60万左右,老王都50多了还在各地辗转打工,以后还要帮忙给儿子还房贷。估计真要干到死了的那天才能真正歇下来吧。

这个例子是农村的现状,但是有人说,虽然说生女儿确实轻松,但是去儿子家是主人,去女儿家是客人。很多农民还是割舍不下想生儿子的愿望,只要有机会也要生儿子,不然家里的“香火”就断了,你们对此怎么看?你们支持那种观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