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丨小满:满而不盈,人生最好的状态

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小满时节,水稻灌浆,谷穗小满。农谚云,“小满物满盈,小麦快长成,大地色彩多,青黄绿白红。”

小满之时,雨水增多,田野里散发着淡淡的青麦香气。田野已经变成了铺天盖地的深绿,但是牡丹、蔷薇、槐花、牵牛花、三色堇这一类的花朵依旧在争妍斗艳。

小满时期,麦穗日益饱满,虽马上面临丰收,但处于青黄不接时期,江南人家一般会喝稀粥省粮食,古时人民更多挖食苦菜。历时上称轻身避瘟,美其名曰躲避端午的时疫。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对应位置代表不同的节气。

每月一节(节气)、一气(中气),一年十二节、十二气,合称二十四节气。其中,“节”为一月之始,“气”表一月之征。

黄经:指太阳经度或天球经度,是在黄道坐标系统中用来确定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一个坐标值(另一个值是黄纬),在这个系统中,天球被黄道平面分割为南北两个半球。

黄道:是太阳在一年中横越天球的路径,在一年中会穿越天球赤道两次,一次是在春分点,另一次是在秋分点。

由于在黄道上没有明显可以作为黄道经度0度的点,因此春分点被任意的指定为黄经0度的位置,天体的黄经度就是由天体向东量度至春分点的角距离。

中国古人把360度划分成24等分,每分15度,为一个节气。两个节气间相隔日数为15天左右,全年即二十四个节气。

小满三候

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小满”分为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

苦菜秀:《埤雅》以荼为苦菜。 《毛诗》曰:“谁谓荼苦?”是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尔雅》曰:“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此苦菜宜言英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蔡邕《月令》以谓苦荬菜。

靡草死:郑康成、鲍景翔皆云:靡草,葶苈之属。《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

原为小暑至,后《金史志》改麦秋至。《月令》:“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从气候特征来看,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是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

小满习俗

祭车神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在相关的传说里二车神,是一条白龙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有祝福水砚涌旺的意思。

祭蚕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气温、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存。由于蚕难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吃苦菜

在南方地区,还有句“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

别看这几天气温舒适,小满一过,炎炎夏日跟着就来。

小满为啥要吃“苦”?

《周书》中讲:“小满之日苦菜秀。”

食苦菜就是小满节气的习俗之一。小满虽然寓意着丰收的到来,但其时却恰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因此在过去,很多百姓不得不用苦菜来充饥,这一习俗便流传下来。

食用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的野菜,能在潮湿闷热的天气里清热利湿,强身健体。

老北京常吃一种叫做“苦芒菜”的苦菜,也叫“苣荬菜”。

苦芒菜

它有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的功效。简单用盐和醋一拌,生着吃味道就不错,也可以做汤、炒食或者做馅。

凉拌苦芒菜

还有一种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民间称它为“长寿菜”、“长命菜"。

马齿苋茎顶部的叶子很柔软,可以像豆瓣菜一样烹食,可用来做汤或用于做沙司、蛋黄酱和炖菜。和碎萝卜或马铃薯泥一起做,味道也很好。

其茎和叶可用醋腌泡食用。还可以做马齿苋炒鸡蛋、蒸马齿苋馅包子,或煮点清热止痢的大蒜马齿苋粥。

其实不仅是吃苦菜,夏季天气炎热,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不仅可以促进食欲和消化,还有去热和排毒的作用。

市场上常见的菜中苦味较重的菜有苦瓜,微苦的菜有马兰头、菊花脑,还有野菜中的枸杞头。另外,还可食用一些食药兼用的苦味干鲜类果品,如莲子芯、薄荷叶、苦杏仁、蒲公英等。

二十四节气中为何没有“大满”?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大雪对应小雪,小寒对应大寒,小暑对应大暑,唯独小满没有对应的大满这个节气。许多人就会好奇了,这是为什么?有什么典故吗?还是有什么特殊的讲究?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有人说,满足的状态是刚刚好,幸福的状态是比刚刚好再多一点。事情太满就会走向反面,花未全开,月未全圆,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不满,则空留遗憾

过满,则招致损失

小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没有大满,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之理念。

小满:满而不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诠释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又云:“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

小满的原意就是讲:小麦开始饱满,但是尚未成熟的阶段。

《道德经》里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道就是这样,用盈满的来补充不足的。

阳气过盛,阴气就开始显现出来。阴气过盛,阳气就开始显现出来。

事物发展到鼎盛的时候,就要走下坡路,开始衰败,这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常规。

人生也是如此,“高处不胜寒”,很多时候,不一定要大富大贵,知足常乐,平常日子,小满的状态,就是人生的幸福。

小满:满而不损

《易经》里讲:亢龙有悔。

乾卦爻位到了上九,以六爻的爻位而言,已位至极点,再无更高的位置可占,孤高在上,犹如一条乘云升高的龙,它升到了最高亢的地方。

这时候如果再进一步,就是祸患。

所以满而不损,是一种境界。

《尚书》里讲,满招损,谦受益。

很多人一旦有了成就,就开始得意洋洋,说话做事就开始不知分寸,这样很容易得罪人,祸患自然也就不远了。

所以,做人要懂得谦卑。

想要满而不损,还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物质财富名利地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学会克制贪念,减少自己的欲望。粗茶淡饭,保持平和的心境,才能永葆生命之树常青。

小满:大成若缺

老子说,“大成若缺”。

真正的完满恰恰看似有缺憾。

曾国藩晚年给自己的书房起名“求阙斋”,意思就是时刻反省自己的缺点,时刻补足自己的短处。

有缺憾才能有进步。勉强求全,其实是固步自封。

小满不是不思进取,而是长足的努力。

诗词赏析

《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小满》

当代·左河水

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

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后脚款丝商。

《小满》

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小满》

长卿

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

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

宋·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晨征》

宋·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遣兴》

宋·王之道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宋·赵蕃

一春多雨慧当悭,

今岁还防似去年。

玉历检来知小满,

又愁阴久碍蚕眠。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美好的夏天来了

愿你保持“小满”的状态

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