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首個Ryzen平臺再度全面升級 喜提Ryzen R5 2600記

瞧一瞧看一看了啊,我的Ryzen平臺又更新了!!!究竟~~如此頻繁的升級為哪般?請看本期今日說Fa:家裡需要一臺P圖+遊戲機的始末。

曾經,愛機的配置是APU R3 2200G + ASUS B350MA + 16G 2400MHz DDR4,後來為機器加裝了一塊1050ti,雖然說x8和x16的差別並不大,但是從直觀數字的觀感上總覺得膈應,更何況,家人需要個機器修圖遊戲。索性再次大改造一番!

恰巧,全新Ryzen+來了。就決定是你了!

【CPU篇】

思前想後,最終入手了全新R5 2600~~

6C 12T,我也算是順應了多核心的大潮流了~~~現在起步沒六個核心,出門都不好意思跟鄰居打招呼~~

標配了一個散熱器,比Intel良心~~~~

Stealth散熱,和我之前入手的APU 2200G的散熱相同,此時十分羨慕2700x的用戶,幽靈Prism實在是太好看了~~~

CPU登場,隱隱約約看到了貼紙,算上之前R3的貼紙,還差一張R7的就集齊了~~~

此時突然掏出參數對比,相比之前的1600,頻率有所提升,可惜標配的散熱縮水了~~2600雖然沒有集顯了,但是其他各方面都比我之前的2200G強些。

CPU包裝的全家福,說明書+U+貼紙~~

密密麻麻的針腳,與一代兼容簡直良心,再看看Intel……Z270~Z370~如果之前的消息屬實,再出個Z390,跟Z370不兼容~~~這就太刺激了~~~

【內存篇】

之前給2200G配的是ASGARD的2400MHz CL17阿扎賽爾套條。說實話當時還是遊戲小遺憾的,一顆比較吃內存頻率的APU,配了個頻率不高的條子(可以穩定2666MHz),而如今內存價格小幅滑落,趕緊升級~~~

這次學聰明瞭,目光放長遠點,未來肯定都是高頻的時代了,還是選三星的顆粒吧!最終在燈、頻率與價格這三方面的權衡中,再次選擇了ASGARD阿扎賽爾套條,3200MHz CL16。

開箱~~~一股新電子產品的香氣鋪面而來,內存包裝中還有一張插頁紙,上面寫著ASGARD的各種產品線,早晚有一天我要入手一套128G的4200頻率套條~~當然啦,前提是先讓我中個500萬的彩票~~~

阿扎賽爾的外觀展示,哦對了這次買的是黑色馬甲的,因為主板是黑色的,之前有朋友吐槽我內存和主板配色不搭233333~~

另外,由於上次拆過了相同系列的產品,這次就不拆了,畢竟拆解方式一樣,而且萬一撕馬甲的時候帶下來顆粒了。。。豈不是崩了。。。

【固態篇】

固態把之前在JD買的EX900拿來用了,不過。。。包裝我不知道丟哪兒去了。。。有請本次更新的三大主角,我們假裝固態也是有包裝的。。。

從之前的128G SATA通道直接升到250G NVME,也算是個小飛躍了。黑色PCB,單面顆粒,250G版本的有兩個空焊~~基本上就是這樣啦。

【裝機篇】

還是這塊B350M-A的板子,固態從綠色PCB換成了黑色PCB,顏色更搭配了。

然後就是更換CPU啦,你看看AMD多良心,一代Ryzen、Ryzen APU和二代Ryzen都是互相兼容的,升級完全不用換主板。奪好啊~~~~

2200G走下“神壇”,現在2600正式登基,這顆2200G嘛,先去包裝盒裡吃灰吧~

塗硅脂環節,一開始打算用2200G的散熱的,後來一想,留著新散熱也沒啥用,索性就用新的吧~~~結果準備扣散熱的時候發現,新散熱上有硅脂啊!要是擦了酷冷的納米鑽石吧,那可太虧了,索性把散熱的原配硅脂擦了吧,就用酷冷硅脂了,畢竟,納米鑽石的硬參數還是很強的。

扣好散熱裝上內存,黑色馬甲,配原裝黑色散熱,加上主板和固態的黑色PCB,顏色還是很搭的。

【其他配件篇】

機箱還是用的之前的愛國者新月,從一位清華學霸手中收來的~~

家人愛拍照,所以對讀卡器接口有剛需,正好這機箱的前置IO很豐富,正好符合他們的需求。

電源也還是之前在用的酷冷至尊MWE550,金牌全模組,DC TO DC。

電源標配了一個12cm的風扇,噪音控制的很好,不過不支持低負載停轉技術。

買電源一定要關注銘牌,之前見過朋友主機壞掉的劣質電源,銘牌上各種奇葩標識,不談了。。。

電源裝進機箱,電源開窗處正好給了MWE550一個全貌~~

顯卡則用了在下“祖傳”的980Ti,畢竟這臺機器還有打遊戲的使命,比如說,鄰居帶著孩子來串門,怎麼哄孩子呢?來這機器上玩玩遊戲吧!980Ti還是能吃主流3A大作的!

【使用評測環節】

此處略過一大堆刷BIOS、裝系統和調試的過程~~~直接點亮~!

性能部分,國際慣例先來個魯大師~~

魯大師的跑分,哇~~將近40萬分吶!比之前2200G + 1050Ti的魯大師跑分又上了一個檔次,哈哈哈哈哈~

CPU-Z環節,跑分跟上一代1600對比,還是有小幅提升的。


任務管理器裡有12個框框吶~~~~

然後是一波與CPU密切相關的跑分:Cinebench R15,Superpi和國際象棋。

此時突然插播一則FPU烤雞環節,原裝Stealth散熱還是能壓住默頻的2600的,從這臺機器的使用場景來看,遊戲和修圖都比FPU壓力小,應該是穩穩的。只是這CPU二極管的溫度是什麼鬼,這是AIDA64對AMD深深的惡意嗎?

PC MARK 10的跑分如下,從跑分也能得出結論,這性能修個圖啥的綽綽有餘啦。

內存部分,AIDA64和颱風的參數~~

順便做了一下2400MHz,3000MHz和3200MHz下的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不得不說,B350平臺對內存的支持確實比較差。3000和3200頻率下的時序都要高於預設值才能穩定。從延遲數據來看,跟Z370平臺也是有些許差距的。

非常尷尬的是,我手頭上的Z370平臺掛了。。。等老夫修好的,再拿Z370平臺測測這套內存,畢竟三星顆粒,不能饒了它。

哦對了!內存是支持AURA滴~~~挑了兩個我比較喜歡的燈效拍了點圖。

顯卡部分,1080Ti都即將成為過氣旗艦了,更別提980Ti了。不過從APU換到2600,顯卡可以走滿血x16啦,不過x8的性能損失可以忽略不計了,只是心裡感覺有點膈應,現在不用再糾結了。

象徵性的跑幾個3D MARK分數~~~

遊戲實測一下,一般家裡來小朋友,我都給他們玩古墓麗影,所以就拿這個測吧~~

為了證明數據不是我瞎編的,還是附上一張遊戲截圖吧~~~

最後是固態的跑分圖,也算是對得起價格了。

【總結】

這裡再透露一下,雖然之前的文章標題是“謎之翻車記”,但是這套平臺,老夫用的還是很穩的~~233333~~~然而如今要和它揮淚告別了,因為它即將成為家人專屬,祝你一切順利!

還是同樣的外觀,不一樣的是內部全面升級辣!

有人說,主板還是有些弱了,而我已經將目光瞄向了X470-F,618快點到來啊!!

感謝大家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