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大冶“名片”享譽全國!大冶人必看~

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家鄉

家鄉的風土人情

家鄉的一草一木

特別是家鄉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更讓人激動、自豪

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大冶

可是關於這座城市,你又瞭解多少?

城市名片

全國文明城市

中央文明辦公佈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大冶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稱號,是含金量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城市品牌,目前在全省縣級市中,只有大冶和宜都獲評。

國家重大市政工程領域PPP創新工作重點城市

2017年2月,大冶市入選國家重大市政工程領域PPP創新工作重點城市。

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6年12月7日,大冶市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全國百強縣

中郡研究所公佈了“第十七屆(2016年)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前302名”名單和“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名單,大冶市分別位列第79位和第58位,在湖北入圍的7個縣市中位列第一。

中文名稱 :大冶

外文名稱:Daye

別 名:青銅之都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所屬地區:湖北省黃石市

下轄地區:3街辦,9鎮,1鄉,1開發區

政府駐地:東嶽路街道辦事處湛月路

電話區號:0714

郵政區碼:435100

地理位置:長江以南,幕阜山脈以北

面 積:1566.3平方公里

人 口:98.02萬人(2016年)

方 言:贛語-大通片-大冶話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銅錄山古礦冶遺址、鄂王城遺址、小雷山風景區、龍鳳山風景區、上馮村風景區等

機 場: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火車站:大冶北站、黃石站

車牌代碼:鄂B

地區生產總值:540.49億(含黃石開發區)

市 花:茶花

市 樹:雪松/樟樹

現任領導:市委書記李修武,市長王剛

行政代碼:420281

歷史沿革

大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3000多年的青銅史,1000多年的建縣史。殷商小乙時期,人類的祖先在這裡掘井取礦,點燃了爐冶之火。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吳武昌節度使秦裴置大型冶煉機構青山場院。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場院,並劃武昌三鄉與之合併建縣,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為大冶縣。1994年2月1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大冶縣,設立大冶市,1995年1月1日,大冶市舉行建市慶典。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0年),楚王熊渠攻揚越至鄂(今鄂城、大冶),封其次子熊紅為鄂王,縣地屬楚國鄂王轄地。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楚,取郢為南郡,時縣地在南郡境內。

三國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孫權自公安遷都於鄂(今鄂城),改鄂為武昌,並割鄂之南部建陽新縣,以武昌、下雉、陽新、柴桑、沙羨、潯陽等六縣為武昌郡。時縣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城)、陽新兩縣境內。

三國魏黃初四年(公元223年),孫權將其郡治遷至夏口(今漢口),又改武昌郡為江夏郡,縣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又改江夏郡為武昌郡。以武昌、鄂、陽新、沙羨等七縣為屬地。時縣地在武昌、鄂、陽新三縣境內。不久,武昌與鄂縣合併,仍為武昌縣,時縣地在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東晉義熙元至四年(公元405—公元408年),下雉縣併入陽新縣,此時仍為武昌郡,縣地屬武昌郡之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置郢州於汝南(今武昌),時縣地在郢州武昌、陽新兩縣。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陽新為富川,不久,改富川為永興,時縣地在武昌、永興兩縣境內。

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吳國在武昌郡永興縣建置青山場院,進行大規模採礦、冶煉,時縣地在吳國鄂州境內。

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場院,並劃武昌(今湖北鄂州市)三鄉與之合併,始建大冶縣。縣名取“大興爐冶”之意。

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升永興縣為永興軍,次年改永興軍為興國軍,縣地先後屬永興軍與興國軍。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興國軍為興國路,隸屬於江西行省。

元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興國路劃歸湖廣行省,縣地屬興國路。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興國路為興國府;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將興國府降為興國州,縣地先後屬興國府和興國州。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縣地屬武昌府。

清雍正元年至十三年(公元1723年—公元1735年),分湖廣行省,設置湖北省,縣地屬湖北省武昌府。

民國十年(1921年),建立中華民國以後,廢府改道,縣地屬湖北省江漢道,後道廢,從屬湖北省。

民國十九年(1930年),大冶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先後隸屬於“湖北省鄂東革命委員會”、“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鄂東辦事處”、“湘鄂贛省鄂東南蘇維埃政府”。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國民政府在省縣之間設立“湖北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時縣地屬湖北省第二專署。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屬第一專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國民黨大冶縣政府接管大冶縣政權,復置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隸屬大冶縣轄。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將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合併為石黃鎮,隸屬於大冶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黃鎮,5月15日,大冶解放,6月12日,“武漢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石灰窯工業特區特派員辦事處”成立。不久經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批准,設置“湖北大冶特區辦事處”,直屬中原臨時人民政府領導。

1950年6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民政特字第104號文向中南軍政委員會請求將石黃工礦區改組為市,定名“石黃市”。1950年8月21日,省轄黃石市正式成立。

1952年6月,大冶縣劃歸黃岡專署管轄。

1959年1月26日,大冶縣從黃岡地區劃出,改屬黃石市。1959年12月,撤銷大冶縣建制,併入黃石市。

1962年6月1日,恢復大冶縣建制,仍屬黃石市。

1982年3月12日,國務院公佈大冶銅綠山古礦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該遺址被列入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大發現)。

1994年2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大冶縣,設立大冶市(縣級),1995年1月1日,大冶市正式成立,由黃石市代管。

1996年,大冶市面積1593.1平方千米,人口約84萬人。轄5個街道、12個鎮、6個鄉:東嶽路街道、東風路街道、銅綠山街道、金湖街道、羅家橋街道、保安鎮、金山店鎮、陳貴鎮、金牛鎮、靈鄉鎮、銅山口鎮、龍角山鎮、還地橋鎮、汪仁鎮、殷祖鎮、劉仁八鎮、大箕鋪鎮、四棵鄉、茗山鄉、曙光鄉、黃金湖鄉、毛鋪鄉、高河鄉。境內有1個農場。市政府駐東嶽路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冶市常住總人口873859人,其中:東嶽路街道79385人,東風路街道24950人,金湖街道55385人,羅家橋街道55326人,銅錄山街道38369人,金牛鎮38879人,保安鎮61972人,靈鄉鎮36915人,金山店鎮46737人,銅山口鎮7022人,龍角山鎮4129人,還地橋鎮56598人,殷祖鎮38123人,汪仁鎮28461人,劉仁八鎮31328人,陳貴鎮54836人,大箕鋪鎮55565人,高河鄉23027人,毛鋪鄉13577人,茗山鄉36950人,黃金湖鄉9766人,曙光鄉32208人,四棵鄉40917人,東風農場3434人。

2004年末,大冶市總人口893120人。轄東嶽路、金湖、羅家橋3個街道,大箕鋪、殷祖、劉仁八、金牛、靈鄉、陳貴、金山店、保安、還地橋、汪仁10鎮和茗山1個鄉,共有34個居委會、359個村委會。

2006年6月20日,大冶市政府委託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大冶市汪仁鎮和金山街道(含1個社區和34個村)協定簽字。至此黃石市成立黃金山工業新區,後被國家發改委評為湖北省地級市中首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8年3月17日,大冶市被列為國家首批資源枯竭型轉型城市之一。

2012年12月10日,大冶市在第十二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名單中一舉衝進全國百強,成為湖北唯一的全國百強縣市。

2013年12月23日,大冶市在中郡研究所正式發佈第十三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名單中,大冶市繼續以湖北省唯一上榜縣,位列第四方陣“A-級國91—國100”,排列94位,較上一屆前移3位。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大冶市轄3個街道、9個鎮、1個鄉(東嶽路街道、金湖街道、羅家橋街道;金牛鎮、保安鎮、靈鄉鎮、金山店鎮、還地橋鎮、殷祖鎮、劉仁八鎮、陳貴鎮、大箕鋪鎮;茗山鄉)。全市共有33個社區、335個村。其中汪仁鎮和金山街道(含1個社區和34個村)由黃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為託管。

<table><tbody>

區劃名

面積(平方千米)

東嶽路街道

85.73平方千米

金湖街道

163平方千米

羅家橋街道

76.52平方千米

金山店鎮

59.37平方千米

金牛鎮

156.5平方千米

靈鄉鎮

135平方千米

陳貴鎮

160.4平方千米

大箕鋪鎮

102平方千米

還地橋鎮

228平方千米

保安鎮

120平方千米

劉仁八鎮

119平方千米

殷祖鎮

115平方千米

茗山鄉

69.5平方千米

/<tbody>/<table>

全市開發區(工業園區)名單

<table><tbody>大冶經濟技術開發區勁牌工業園(省級)靈成工業園(省級)城西北工業新區(省級)羅橋開發區(省級)金橋工業園/<tbody>/<table>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冶,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武漢、鄂州、黃石、九江城市帶之間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地跨東經114°31′—115°20′,北緯29°40′—30°15′。總面積1566.3平方公里。

地形

大冶市地處幕阜山脈北側的邊緣丘陵地帶,地形分佈為南山北丘東西湖,南高北低東西平,海拔高度為120—200米,最高點海拔839.9米,最低點海拔11米。

全市主要山脈有大同山、天台山、龍角山、雲臺山、茗山、黃荊山等。全市丘陵地帶主要分佈在境內中、東、西、北部,佔境域面積的67%,南部偏東以山地為主,佔15%。

氣候

大冶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9°C,極端最高氣溫40.1°C,極端最低氣溫-10°C,年均無霜期261天,年均降水量為1385.8毫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大冶市域總面積156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0.15千公頃,園地面積22.59千公頃,林地面積36.3千公頃。

生物資源

截至2013年,全市動物有:野生動物19目32種100多科,常見的有野豬、野雞、野兔、小麂、野鴨;珍稀動物有狼、穿山甲、貓頭鷹等;家養動物有豬、牛、羊、狗、雞、鴨、鵝、鴿等。全市植物有高等植物207科,1165屬,3800多種。其中,珍稀植物有水杉、銀杏、羅漢松、金錢松、白玉蘭、雲錦杜鵑、野生蘭花草、水仙花、野生大豆等。

水資源

大冶市水域面積14.67千公頃,水資源總量12.17億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值2.32億立方米。境內有集水面積10公里以上的河流30條,總長368公里。

境內主要湖泊有大冶湖、保安湖和三山湖,流域面積分別是1106平方公里、285平方公里和243平方公里。有中、小水庫114座,其中,有毛鋪、楊橋、九橋3座中型水庫,小(一)型水庫24座,小(二)型水庫87座,總庫容量1.54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大冶礦產豐富,素有“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之美譽。已發現和探明的大小礦床273處,金屬礦、非金屬礦53種,是全國6大銅礦生產基地,10大鐵礦生產基地和建材重點產地。其中:黃金、白銀產量居湖北省之冠,硅灰石儲量居世界第二。

市境內已發現礦產65種,探明資源儲量42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金屬礦產12種,非金屬礦產29種。能源礦產主要是煤,儲量7625萬噸;金屬礦產以銅鐵金為主,其中,銅儲量239萬噸,鐵36451萬噸,金13.48萬噸。非金屬礦產點多面廣,儲量豐富,主要有石灰石、硅灰石、方解石、白雲石、石膏、陶瓷土、水泥用灰巖等。

人口

2016年,全市戶籍人口(含黃石黃金山託管區域)98.02萬人,常住人口90.89萬,26.45萬戶。全年出生1.54萬人,出生率為15.71‰;死亡0.73萬人,死亡率為7.4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26‰。

<table><tbody>

大冶市初高中一覽表


大冶市第一中學

大冶市實驗高中

大冶市第二中學

大冶市第三中學

大冶市第四中學

大冶市第六中學

大冶市濱湖學校

大冶職業技術學院

大冶實驗中學

大冶市東嶽中學

大冶市華中學校

大冶市興陸高中

/<tbody>/<table>

交通

大冶地理地處中國第四大核心增長極—長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腹地,是武漢城市圈冶金建材走廊的重要支點。大冶距黃石火車站6公里,距武漢天河國際機場100公里,距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長江黃石棋盤洲碼頭僅20公里。武九鐵路、武黃城際鐵路、106國道、314和315省道貫穿境內,大廣高速、黃鹹高速在境內交匯,與滬蓉、京珠、杭瑞等高速公路互聯互通,到達周邊省會城市長沙、合肥只需3個小時車程。隨著武黃城際鐵路的開通,大冶到武漢僅需半個小時,到南昌只需70分鐘。

航空

與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距離120公里,約1小時30分鐘車程。

鐵路

大冶北站

大冶長途客運站:位於大冶市大冶大道53號,佔地面積大,主站房建築面積廣,屬全框架混凝土結構,室內設施配置齊全(安全檢查系統、微機監控系統、微機售票、檢票、調度、查詢系統、動態顯示系統、消防控制系統等)。車站日發車班次多,日可發送旅客萬餘人次。

大冶城南客運站(在建):位於大冶市城西北,大冶市二號橋與三號橋之間,東臨大冶湖、西臨礦業大道;南臨三號橋、北臨二號橋。現規劃總用地實用面積為21651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為6865平方米。

公共交通

大冶城區共有公交線路16條,分為一票制和階梯票制(7路、18路為階梯票制,1路、2路、3路、4路、5路、6路、8路、9路、10路、12路、13路為1元一票制,11、15、16路為2元一票制,部分線路夏季加收0.5元空調費);其中7路、18路有部分線路位於黃石市境內,由黃石市、大冶市共同管理。

出租車起步價5元,超過1.5公里每公里1.4元,每500米調價一次,每次0.7元。

旅遊景點

冶遺址

大冶銅綠山古礦遺址位於大冶市金湖街道辦事處,它發現於1973年,是迄今為止中國保存最好、最完整、採掘時間最早、冶煉水平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銅礦遺址,國內外專家並譽為“這是中國繼秦始皇兵馬俑後一奇蹟”,“可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在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遺產。

雷山風景區

風景區位於大冶市城區以西十五公里的陳貴鎮境內,是鄂東南重要的風景名勝之一,共分四大景區:方廣寺景區、大小口景區、小雷寺景區、石筍尖景區。2005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級旅遊區”,2011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

黃金湖旅遊區

黃金湖旅遊區位於大冶市西北角的還地橋鎮境內,黃金湖與保安湖,三山湖水脈相連,同屬梁子湖水域,黃金湖為湖北省8大無汙染天然湖泊之一。

黃坪山旅遊區

黃坪山生態旅遊區是湖北省自然保護區,位於大冶南部山區,與陽新縣西北部交界。

黃坪山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寶庫,區內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達13萬畝,森林覆蓋率為87.6%。區內有高等植物3800餘種,野生動物100多種。

董家口風景區

殷祖鎮董家口風景區位於大冶市東南部,延伸於羅霄山脈北端,面積為62平方公里,有“小廬山”之美譽。

大泉溝風景區

大泉溝位於陳貴鎮南山北麓,面積約18平方公里,最高峰貓兒伏海拔774.9米。大泉溝因山奇、水秀、泉美、谷幽,被人們稱為大冶的“九寨溝”。

“環中國”大冶賽段榮獲最具特色賽段獎

17年9月22日

,美麗的大冶湖畔,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舉行,34公里賽道,6小時賽事,10萬人觀看。大冶作為第九賽段,憑藉“最好的文明秩序、獨有的花車隊伍以及獨特的勞動道德模範組成的榮譽騎行隊伍”,榮獲最具特色賽段獎,這也是2017年環中賽籌備城市最高榮譽獎。

小小啦啦隊

大冶市獲湖北省森林城市稱號

2017年11月11日,在武漢園博園長江文明館舉行的第四屆湖北生態文化論壇上,我市大冶被省綠化委員會、省林業廳正式授予湖北省森林城市稱號,金牛鎮被授予湖北省森林城鎮稱號。

大冶榮獲“湖北省質量強省示範市”稱號

省質監局批覆我市為“湖北省質量強省示範市”。據統計,目前我市湖北名牌產品的銷售額達到215億元,對全市的GDP貢獻率達40%。

大冶新增100輛新能源電動公交車

大冶市委市政府投入4000餘萬元購買了新能源電動公交車、總量為100輛。其中百分之六十將為開發區服務,餘下為城東北中小學服務,以及即將恢復的1路車輛及替換報廢車輛,待充電樁安裝完成後,已經投入使用。

大冶北站高鐵直達廈門

G2045鄭州東-廈門北,G2046廈門北-鄭州東車次將正式停靠大冶北站,在家門口搭乘火車直達鄭州和廈門啦。

大冶子弟劉昌勝獲黃石首位中科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正式公佈2017年增選院士結果,我市劉仁八鎮劉仁八村人、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昌勝當選。據悉,劉昌勝是目前黃石地區唯一一位當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截至目前,他已獲發明專利38項,發SCI論文201篇。

大冶被確認為“千年古縣”

2017年12月22日,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正式審核確認,大冶市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這是我省首個榮獲國家“千年古縣”殊榮的城市。

沼山村

銅綠山

九古奇村上馮村

小雷山

龍鳳山生態風景區

柯大興村古村落

水南灣村古村落

石雕之鄉尹解元

金華莊園-鄂王城生態文化園

當然

大冶的榮譽還有很多很多……

金字招牌得之不易

每一份榮耀背後都凝聚著所有大冶人的付出

此刻我們只是想說:

大冶,我為你感到驕傲!

然而,

守護榮耀才更顯功力

在未來的2018年

希望我們所有人共同守護美好家園

祝願大冶未來更加多彩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