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工时费究竟怎么计算才合理?看年老专家怎么说

汽车维修工时费制定的是否合理,科学,车主既要认可,又要有利润,里面很多学问,且看老专家怎么计算工时费:

一 修车价计算方法:

  车辆维修费用=工时定额×工时单价+配件价格×(1+加价率)。

  车辆维修费用=工时费+材料费+其他费用

  工时费=工时定额×工时单价

名词解释:

1、材料费:

是指维修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外购件费(含配件、漆料、油料、辅助材料等)和自制配件费。一般都会附上材料价格清单,这部分费用占修车费用很大比例,应该格外关注主要材料价格。

2、其他费用:

这包括外加工费及材料服务费等,一般来说,这个费用应该很少出现,并且需要注明实际情况,如果比较多,就要注意有猫腻了。

3、4S、3S店:

4、特约维修站:

5、普通汽车维修店:

根据这些汽车店的维修能力,又可分为一类、二类、三类维修企业。

这些企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三类企业,在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都缺乏一个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

根据行业规定,汽车维修业户必须在其经营场所或收费地点的醒目位置悬挂由管理部门统一监制的收费价目表和标价签,将维修工时单价、材料进销差率、零配件和服务价格明码标价。

此外,需要挂出来的“牌子”还有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投诉指南等,并且要标明质量保证期。

汽车维修工时费计核特点及方法

汽车维修工时费的计核,历来是行业的一个敏感问题。无论对外(客户)计核,还是对内(作业班组或技工个人)核算都易引起争议。

因此,工时费计核采用什么方法,是维修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个重要而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工时费的定义及工时费用举例

工时费就是维修工人完成一项保养项目所需要的费用,每个工时的费用,各个厂家都不同。

例如,斯巴鲁傲虎的工时费用,变速箱油的工时费是144元,蓄电池工时费24元,空气滤芯、空调滤芯的工时费是48元,正时皮带的工时费600元,前保险杠(不含喷漆)工时费是1040元。

而其竞争对手汉兰达的工时费用则低很多。

汉兰达更换变速箱油工时费是80元,蓄电池工时费用是30元,空调滤芯、空气滤芯的工时免费,正时皮带不用更换,前保险杠不含喷漆的工时费是100元。

汉兰达前保险杠含喷漆的工时费是600元,而斯巴鲁傲虎不含喷漆就已经达到1040元了。

(二)汽车维修工时费计核特点

目前,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颁布了地方性的汽车维修工时定额及收费标准(以下简称《定额标准》),虽其工时单价与工时定额各有差异,但其计核方法与遇到的普遍问题则是基本一致的。

1.工时费计价公式:

目前,在各地普遍采用的工时费计价公式是:工时费=工时定额×工时单价×该车型的技术复杂系数(其中,车型技术复杂系数有的地区未采用)。

2.工时及工时定额收费的内涵:

目前,维修企业对外多以工时定额及单价与维修客户计费;对内则多以完成的定额工时,作为班组或技工个人计核其提成收入的依据。

因此,对工时及工时定额收费含义的理解与剖析,从经营、管理角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3.工时所包含的内容:

要正确理解工时定额,首先应该认识到:工时不等于施工时间。

按照可靠性理论中对维修时间的定义,维修时间应由以下几个时间组合构成:

a.维修准备时间(包括业务接洽,生产计划、调度,生产场地、工具、配件准备等工作时间);

b.车辆故障诊断时间(含维修前检测、诊断时间);

c.实际施工时间;

d.试验、调试时间;

e.场地清理时间。

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在开放式维修作业(允许客户进入生产区“守着”技工修车)的企业,客户在车辆竣工结算时,会提出对工时数的计核异议,因为他们对完成该车维修仅用了多少时间是亲眼所见,而计费却远远高出这个数字。

维修企业结算人员往往不能圆满解释计核工时的来历,仅告知用户是从《定额标准》中查出的。

虽然客户也查看了《定额标准》,但总感不服,其症结就在于客户把维修时间中的“实际施工时间”当成了维修工作总时间,对此应向客户解释、说明。

4.工时费所包含的内容

在对内计核工时费提成时,也常常遇到基层班组或技工对工时结构与工时费的误解。

作为企业有关管理人员,应当向班组或技工个人解释清楚,说明他所施工完成的工时构成部分(实际施工时间那一部分)和工时费所包含的内容。

无论工时单价法定多少,工时费都应包含以下内容:

a.上缴给国家和地方税务部门的税金;

b.经营、生产与管理的固定成本 ;c.经营、生产及管理费用; d.应完成的利润。

企业应按上述项目所占的实际比例,计算出合理的工时提成比例,并作出说明,以使员工心服。

(三)工时费的基本计核方法

1.整车大修:

对整车大修,目前各企业经常使用的计核方法主要有3种,可视具体情况选用。

a.定额制。

即完全按企业所在地颁布的《定额标准》中该车型的整车大修定额计核,所涉及的配件、材料费用另行加计。

b.合同制。

即采用各工种、工序的工时与配件、材料包干,限额计费,其具体内容由企业和送修方协商确认后,在维修合同中写明。

c.混合制。

即一些工种(如发动机、底盘各总成与电器系统的维修)采用按地方颁布的工时定额计核,另一些工种和作业项目(如车身的钣金修复、车身涂装、蓬垫、内外装饰修复等)按合同制包干计核。

混合制计核方法适应了不同修复难度和不同涂装用料、工艺要求的具体情况,故应用较为普遍。

2.总成大修:

总成大修一般均按定额制计核工时费,但有两点须予以注意。

a.因目前不解体检测、诊断技术尚不够完善,还无法在修前检测中精确判定总成内部零件的磨损或损坏程度,故在客户报修确定维修作业项目,签定合同时,应留有余地。

即应说明总成解体,进行零件检验、分类后,方能最后确定零件(特别是曲轴、气缸体等重要部件)的更换方案;

到时应请车主到企业现场予以确认后,共同认定零件更换方案,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这不但是对客户的尊重,同时也避免了今后结算时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b.属正常大修中的一些加工(如发动机总成大修时的镗磨气缸、磨修曲轴等),有的企业缺乏加工设备而采用外协加工,这笔加工费已包含在总成大修工时费中了,虽然企业支付了这笔加工费,但不应向客户另外加计收取。

3.汽车维护:

汽车维护一般均按定额计核工时费,但在维护过程中应注意划清维护与附加小修(含故障排除)作业项目的界限,在维护中发现了故障、隐患,须作小修处理的,应当及时通知客户,共同确认小修作业项目。

4.汽车小修:

汽车小修的工时计核,比较前面的维修项目更为复杂,故应首先进行分类。按照专业特点,我们把小修工时计核方法分为以下3类。

a.直接计核法。

此类方法直接、简单,客户所报的小修项目单纯、直接,可从《定额标准》栏目中直接查找到其定额工时,比如:换火花塞;换制动片;换某灯灯泡;换传动带等。

b.综合作业法。

用户报修更换某一总成、零部件或解决某一明显故障,但要完成此项作业,必须涉及周边一个或多个零部件的拆装与调试。

此项任务看似简单,实则施工复杂,且因车型档次、结构不一,虽工序相差不大,但计费差异却大,处理不好,极易引起客户与基层班组、技工个人的不满。这类实例比较多,如解决曲轴后油封漏油、更换变速器或主减速器某轴承、更换离合器片或分离轴承等等。

最有趣的实例是奥拓轿车与丰田凌志L400轿车更换水泵,其工序数、工作量相差无几,但如按《定额标准》综合计费收费较高,对奥拓车客户感到难以承受,但对凌志车客户则少有怨言。

操作这类小修工时计核最易发生争议的是,客户只计报修处的工时所耗,而忽略周边零部件的拆装与调整所涉及的材料费,如前例换曲轴后油封,需吊、装发动机,拆装空调管路,装配后需重加制冷剂等。

对制冷剂的材料费,用户则因难以理解而常执异议。而从作业班组或技工来说,他们却认为此项作业费工费时,而工时计核不足,致使承担这类管理工作的员工“两头受气”,颇感为难。

实施这类小修工时核计的基本方法是:

将更换零件或排除故障所相关的周边其他零部件拆装、调校工序排出(其工艺程序依各企业自身工艺条件确定最佳方案),查出对应每道工序(或工步)所规定的工时数,然后累加,得出所需总工时数。

当上述工时一一对应明确列出后,应及时与客户见面,征得其认同,使双方都能“心中有数”,避免修后的计价疑虑,同时也可使企业在客户中树立“坦诚相待、明码实价”的形象。

另外,此统计资料亦可作为该小修项目内部核算的基本原始依据。

c.故障诊断法。

此类计费方法较前面两类难度更大。因为客户报修时,所报小修项目并非直接是《定额标准》上所列的项目,而绝大多数是以故障现象报修。

比如:检修发动温度高,发动机异响,发动机油耗高,燃烧不好,发动机运行中易熄火,自动变速器换档迟缓,方向跑偏等等。

因为产生故障的成因各异,十分复杂,随机因素很多,故各地在制定《定额标准》时,欲将故障现象的对应修理工时列出,是目前难以做到的。但故障的排除,最后仍是更换、修理或调试某零部件。

所以为达到明确计核工时的目的,这里就存在一个转换问题,即如何把客户所报的故障现象转换为修理、更换或调试引起故障的零部件的检修作业。而这个“转换”的唯一手段就是修前检测诊断。

因此,对这类小修的工时计核,核心问题是故障检测、诊断的水平。

由于各企业的故障检测诊断的设备、仪器、资料与具体检测人员的理论、实践水平不一,故同一故障诊断,各企业所投入的精力、时间和设备使用也就不一。

但总体来看,对这类小修,企业在故障诊断上的技术、劳动投入是最多的(有的故障诊断过程可达数天),而排除故障的施工,在多数情况下,与技术分析的投入比较要少得多,有的甚至仅占极少工时。

因此,这类小修的工时计核应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为故障诊断工时;

第2部分为故障排除工时。

第2部分的工时计核有标准可查,而第1部分的随机因素甚多,难以确定。

可参考的办法,一是按单项检测、诊断计费;

另一是按实耗工时计费。

因故障诊断在汽车维修中技术含量大,采用后者办法时需与客户协商,取得认同,即采取合同认定的形式解决。

(四)工时计费程序及对有关人员的要求

由于各维修企业内职能管理机构、人员设置各有千秋,也带来了维修费用计核难易程度的差异。

业内人士大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即报修比较顺利,结算时客户不满和争执就比较多,而且结算人员多为财会专业出身,缺乏汽车维修相关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实践,让他们给客户逐项解释清楚计核依据,的确是为难他们了,这是许多维修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矛盾。

参考港、台及国外经验和一些先进维修企业的管理模式,我们认为,合理的计费程序应当是:由业务部门(他们应最熟悉本企业维修生产、工艺)接车、检测,确定维修项目,并以此为据作出维修费用的预算,经客户认可后签订合同;

车辆维修竣工后,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将车辆移交业务部门;

业务部门按合同规定验收,同时也按合同条款审查计费清单,在审查无误后,再交客户验车和审查计费清单;

客户如有疑问,应由主管该车的业务人员作出解释、说明,直到客户满意;客户确认后,由客户到财务部门结算、出厂。

这样,使矛盾解决在相应的合适的部门,把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化解在事前。因此,对计核费用人员来说,其知识面应相当宽、实践经验丰富,并能作好计价结构的科学组合,另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客户接待能力与谈判技巧。

 维修结果结算费用时,注意出示维修记录和结算清单,并根据一些维修标准核对收费价格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