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改变了!高考阅卷组长向“高考体”文风宣战!

功利化、模式化、套路化的作文写作让高考作文的文风疲敝至极,语文的高考命题如何能够自我革新,冲出僵化的应试写作?语文教育终究应该去向何方?多年来穿行在高考、语文教育事业中的漆永祥教授,一边向“高考体”开炮,另一边通过种种方式去寻觅语文教育的更多可能,敲响了改革的鼓声。

1

我200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2006年拜入漆永祥老师门下。2009年起,在漆老师的提携下,我连续多年参与北京市高考和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语文学科阅卷工作,自此与中学语文教育结缘。2013年博士毕业后,我进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可以说,漆老师是我入行的引路人之一。

北京大学漆永祥教授

2012年的北京高考作文没有满分

2012年,我第一次参与高考作文的阅卷,漆老师当时正担任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负责人。那一年,北京卷出了一个关于铁路巡查员老计的材料作文,很正能量,很“感动中国”,立意空间则相对狭小。

那几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材料十分流行,那年高考前夕恰巧又出现了“最美司机”“最美教师”的事迹,加上作文题目本身的价值导向过于鲜明,“千人一面”的情况较之往年尤为严重。

更要命的是,年年不缺席的屈原、李白、司马迁们又来凑热闹——是的,哪怕题目给出的材料已经是21世纪的铁路巡查员、世乒赛、手机,“训练有素”的考生们依然可以写成“古人开会”。

漆老师对此十分愤怒,当时他站在阅卷机房的中央,高声说道:

“一千个人心中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你明明画了个贾宝玉,非说是哈姆雷特,这就不行!”

这一年,北京高考语文科目没有满分作文。

就是在这一年,漆老师意识到高考作文文风已经疲敝至极。

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直言:“高中生作文的弊端在今年北京高考作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年没有满分作文,在阅卷头3天,我们就预感到了——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写得好的作文实在太少。考生作文中宿构、默写、套用的情况严重;模板化、程式化与假大空的现象更为普遍。这种‘高考体’文风,疲弊到了谷底,亟待扭转,甚至可以说到了非改变不可的程度。”“高考体”一词从此流行,而这篇访谈也可以看作漆老师对“高考体”文风的宣战书。

向“高考体”宣战 向命题者建言

向“高考体”宣战,谈何容易!这种文风由来已久,而且根深蒂固。

有的教师固守几十年以前的思维,告诉学生:只许写光明面,不许写阴暗面;只许歌颂,不许批判;只许用“典型材料”,不许写自己,因为没有典型性和说服力;此外,文体只许是标准的议论体,结构只许是总分总,段落数量只许是五或六,论点的位置只许在第一段……这大概是出于“安全第一”的考虑,但不也是把学生往假大空和模式化的路上逼吗?

还有一些书商、辅导机构和所谓“名师”,利用考生的惰性心理,大肆宣扬“世上只有一道高考作文题”“应付高考只用背三篇范文”之类的谬论,许多学生、家长甚至教师都趋之若鹜。

而在过去的高考阅卷中,对于此类答卷,不少教师抱着“学生也不容易”的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一个过得去的分数。但是,这类投机取巧的学生“不容易”,那些认认真真写作文的学生就“容易”吗?这两种答卷不能拉开差距,那还有公平可言吗?长此以往,还有谁愿意好好写作文?还有谁愿意好好教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真的要像温儒敏老师说的那样“全线崩溃”了吗?

漆老师见不得这样的“崩溃”。他主持北京高考语文阅卷的这些年里,对假大空、模板化、套作的打击力度逐年加大,试图通过评阅标准的改革来倒逼作文教学的改革。不仅是高考,在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和“创新作文大赛”中,他不仅在命题上开拓思路,勇于创新,为考生提供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更是在阅卷上对假大空等类型的作文“痛下杀手”。

漆老师不仅“做”,而且“说”。他刚开始主持阅卷工作时,对媒体改“堵”为“导”,主动与媒体接触,办开放日,开发布会,接受访谈,发表文章(这些访谈和文章大都收入了本书),把很多事情原原本本告诉媒体和公众,免除了他们对高考阅卷的猜疑甚至是妖魔化、污名化;同时,也把阅卷小组反对假大空、打击套作、鼓励学生说真话、提倡朴素雅洁文风的理念通过媒体传递给公众。此外,他还走访北京各区县的中学,与师生座谈,宣讲阅卷理念;他还积极地同高考命题组联系,反馈阅卷情况,并对命题提出建议。

2014年起,北京卷中出现了“微写作”题型,漆老师考前在北京电视台做专题节目,解释什么是“微写作”,为什么要考“微写作”,以及“微写作”的写作方式等;当年考试结束后,又撰写

《“微写作”漫议——以2014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为例》一文,解读试题,例析答卷,并对这种初步尝试给予充分肯定。

而几年之后,漆老师通过阅卷经验的总结,清醒地意识到:

“‘微写作’试题已经连续考了三年,给了我们诸多的惊喜,但随着试题的相对固定化与模式化,已经被一线教师与社会培训机构摸清了门道、抓住了命门,于是这道本来是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试题,就又活生生变成了一道知识问答题。”

他还详细分析了“微写作”在命题、阅卷以及备考中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切实的建议(《“微写作”仍然是写作,不是知识问答——再谈北京卷语文高考中的“微写作”》)。

于是,在2017年的北京卷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微写作”一反过去的“套路”,出得自由灵动、风格各异,能够切实考查考生阅读、思维和表达,成为整张试卷最大的亮点。这种变革的出现,应该说与漆老师的提醒不无关系。

在我看来,这就是阅卷组在高考中扮演的理想角色:与旁观的媒体、公众,备考的教师、考生沟通,正确地看待高考。与命题组沟通,对那些已经被破解了“密码”、看穿了“套路”、纯靠小聪明就能蒙混过关的题目则应该及时坚决地舍弃。可以说,北京高考这些年的改革是成功的,而阅卷组在其中积极作为,功不可没。

诚如漆老师所说,命题者、应试者、阅卷者,以及家长、一线教师、行政领导等,实际上是串在一条线上的糖葫芦,是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彻底改变“高考体”等问题,谁都不是看客,而是行动者与改革者,阅卷者如此,广大一线师生更是如此。

漆老师在《语文高考阅卷是高考过程中续命的一环》一文中总结了他主持高考阅卷近十年来的经验,谈及高考阅卷的意义、阅卷员的素质及培养、阅卷制度的完善、作文评阅改革的成绩与不足等等,足资后来者参考借鉴。

2

漆老师对中学语文教育的观察和思考始于高考阅卷,但又不止于高考阅卷。这就不得不提到本书中那篇《关于北京市高中语文课程学习、教学与高考等问题的调研报告》

走访学校 开展调研工作

那是2012年高考阅卷结束后,漆老师深感高考作文现状堪忧,于是从当年9月起,利用每个周五下午的时间,走访北京各区县的高中,与教研员、教师、学生座谈,交流高考命题、阅卷等相关问题。

在座谈过程中,漆老师的关注点逐渐扩大到了高考的命题和阅卷之外,即整个高中语文教与学的范围。

走访结束后,他主持设计了师生调查问卷各一套,涉及高中是否重视语文课程、师生是否重视与喜欢语文、教师如何教学、学生如何学习、师生如何互动及互评对方、师生如何评价教材教辅以及课外辅导班、师生如何评价高考命题与阅卷、师生如何评价作文教学等话题,基本涵盖了高中语文教、学、考的各个方面。

问卷回收后,漆老师及其团队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归类、分析和论证,此后又经过反复打磨,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了这份调研报告。

从调研报告到对语文教育建言

如今社会上评论语文教学的人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只凭自身感觉的印象式的批评,甚至是罔顾事实的信口雌黄。漆老师则踏踏实实地深入基层调研,设计问卷,做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比如,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中学生、教师和学校都不重视语文学科”的观点,他根据多项数据分析指出,这种“不重视”存在被夸大的嫌疑,进而提出:

“教师首先应该反思自己对学生是否真正了解,要相信学生,并在自己的心态和教学等方面尝试调整;而媒体与社会,更需要用平和而宽容的眼光看待中学与中学生,而不是在毫不了解的情况下人云亦云,将所谓‘不重视语文’夸大、渲染,给学校和师生增加压力,起到干扰教学和搅乱视听的负面作用。”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有些结果的确令人意外甚至瞠目结舌。

比如,一般认为,文科生在语文素养和语文基础方面胜过理科生,但调查显示,文科生在掌握古诗文方面竟比理科生存在更大的困难。

数据不会说谎,尽管有时数据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它至少可以引起我们对某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比如在调查了师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课文之后,面对四张“错综与纠结的排行榜”,漆老师分析道: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是否会有意无意地将学生引导到教师自己喜欢的文体或范文中?第二,教师喜欢的文体相对单一,对叙事类、说明类文章有一定程度的排斥,会不会造成学生学习文体与名篇的狭窄化与单一化,甚至高考考生不会写记叙文,似乎也能从教师的喜好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第三,在高考阅卷中,教师会不会以自己的审美喜好给考生的作文打分?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调查研究,漆老师对中学语文教育的评论和建言也更有底气。

2016年,他提出了著名的“十请”

——请拿起粉笔,请放下电脑,请读出声来,请少用道具,请慎用网络,请回归课文,请写作生活,请少用教辅,请少开书目,请注重实践。(《抛开束缚,回归本原——中学语文教学“十请”》)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学生不读书、读书少的情况,他大力提倡中学生多读书,而且一定要认认真真读经典、原典,本书中多篇文章都提到这一点。如《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关于语文高考改革的几点浅见》诸文,也都是建立在广泛调研和实践基础上的质实之论,既接地气,又不乏真知灼见。

3

自主招生考试 另一个突破口

近十年来在漆老师主持下命制的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语文试卷,同样是基于对中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认识,直击其软肋,对中学师生和高考命题者都不失为一种提醒和警示。

比如作文,针对当今中学生只会空发议论的弊病,北大自主招生连续数年命制了叙事类的作文题,如将电影《刘三姐》中的唱词改编为故事,以《假如矮人来到地球》为题续写意大利作家埃科的小说《矮人星上的矮人》,以及诸如《记北大体验营二三事》《记一件小事》《我的同桌》之类的题目。

接下来的事情就让人大跌眼镜了:很多学生拿着这样的题目依然只会写议论文!难道所谓“逻辑思辨能力和论说能力”的提高是以想象力和叙事能力的消亡为代价的吗?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高中作文教学吗?

此外,针对高考试题一成不变、可以通过反复操练来准备的弊病,每年的北大自主招生考试中总会设计20分左右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题目,根本无从事先准备,能够切实考查考生的日常积淀、思维水平以及临场应变能力,比如对对子、编笑话、释歧义、写微博吐槽春晚等等,甚至还有这样的神来之笔:

高考作文题目,向来为考生、家长、媒体与社会所诟病,认为考生作文写得不好,主要是作文题目不好所致。那么,请你为2016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语文考试出一道作文题(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均可),并充分说明理由。(10分)

据说此题是漆老师提供给高考命题组作为“微写作”备选题的,但命题组审慎起见没有采用;依我个人意见,这样的题目还是放在自主招生试卷中更合适。不过精神需要领会,那就是:

变化不拘的题型或许有助于破解目前只顾反复机械操练、忽视日常阅读积累和思维训练的局面。

4

漆老师在北大中文系从事古典文献学研究,这些年却因中学语文教育和高考而声名大振。两个领域看似八竿子打不着,漆老师却能发掘出其中的联系,具体来说就是从传统典籍中寻觅资源,为中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一点在本书中也有着鲜明的体现。

汲取古人智慧 服务语文教育

最典型的就是他新近发表的《古人群文阅读之方与写作之道》。这篇文章是根据一次“群文阅读”研讨和交流活动中的发言整理而成。“群文阅读”是时下非常时髦的阅读教学方式,相关论著层出不穷。

漆老师则独辟蹊径,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梳理古人的群文群书对读与作文之法,既旁征博引,又条分缕析,还能结合当下中学生阅读写作中的弊病来谈,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

文章发表后,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交口称赞。有位教研员读了这篇文章,兴奋不已地说:

“漆老师愿意把‘殿堂’里的东西拿出来讲给我们,我们非常欢迎!”

建立“殿堂”与中学师生的联系,是漆老师关注中学语文教育以来一直致力的事情。他给中学师生们讲中国古代的经典,讲《大学》,讲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科举文体,讲中国古代“中小学”教师及其日常生活……他绝不仅仅是传授这些知识本身,而是着眼于当下中学师生的读书、教学和发展。

比如他讲《大学》,指出研读《大学》的意义“不仅仅是学习经典,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人生的境界与进修的方式,要有层次与轻重缓急;要‘内外兼修’,不论‘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还是‘礼、乐、射、御、书、数之文’,都要兼擅其长”。

话题高大上,又总能接上地气;前者靠的是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后者则是源于情怀的力量。漆老师的情怀,无须通读全书,仅读全书代序《一个老阅卷员的“国文梦”》,就能有深切的感受。

5

毋庸讳言,漆老师的观点,我未必全部赞同;但即便是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来说也不失为源头活水、它山之石,至少可以引起关注和讨论。比起那些充斥着“正确的废话”的文章,我们更需要这种振聋发聩的“阅卷者言”。

这本书有情怀,有学问,有数十年的实践经验,有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有切实而深入的思考,对于广大中学一线教师、教研人员以及每一个关心语文教育和高考的人,都有着非比寻常的参考价值。

本书卷首有北大中文系前系主任、国家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老师的序言,最后一段是这样说的:

读漆永祥教授这本书,心有戚戚焉。大概我们都比较倾向于让语文教学朴素一点,简洁一点,回归到常识,实实在在推进改革。我们俩同在北大中文系,都想在自己专业研究之余为语文教育“敲敲边鼓”。这是责任,也是老北大的传统。读读这本书,也许能听到一些很来劲的鼓声吧。

是的,“一些很来劲的鼓声”!作为一个初涉语文教育的北大后学,我愿意在这样的鼓声中不断奋进,也与所有同道中人共勉!

本文原题为《振聋发聩的阅卷者言——读漆永祥教授〈欲觅金针度与人〉》,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5期

扫描二维码

发现更多书籍信息

设计:薛双娴(实习)

主编:吴海涛

一指禅 戳戳戳 可以发现宝藏的暗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