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烟雨999
上善若水,是无争,还是有争?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和水善利万物而有争,这是两种对立的观点,但在不同版本的《老子》中都出现过。
通行本《老子》原话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的意思翻译成白话就是说:最大的善就像水,虽然万物都受到水的滋养,但水却不去争这份功劳,它身处人人厌恶的下位,这一点接近于道。
老子的思想和庄子不同,也和儒家不同。儒家强调文质彬彬,也强调守之以质,对于古代的中道更为重视,这一点上庄子也一样,所以讲求齐物,要然不然,可不可。老子的思想则重视后、下、卑、黑、雌、诎,所以水身处下位的特点便近似于老子心中的道,并且,水虽然利万物却不去争功劳,也符合他心中的道。
另一个版本中则认为圣人有争,是根本上否定不争的,一般认为属于黄老学派的思想,是对老子不争思想的抛弃。
肥嘟嘟的小不理
上善若水这一观念出自老子,意为做人应该如水那般面对名利时不争不抢,拥有高尚的品格,一切随缘随遇而安,学会以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人生路上的一切波浪曲折。
我想在你的身边,肯定又这样一类人,他们表面上看似愚钝,实际上是大智若愚;他们表面上吃亏,实际上是吃亏是福。这一类人,他们看淡红尘但并不是刻意的与红尘拉开距离,这一类人,他们甚至是你我身边的“老好人”,无论做什么都答应别人,也可能会成为被别人“欺负”的对象,但又恰好是这一类人,他们吃得了亏,知方圆,也拥有“上善若水”的精神。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上善若水”的精神品格并不单单形容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对于现在的年轻人,也应该多多学习老子说的这句话里面的含义精髓。道家的智慧总是一语中的,让你豁然开朗,这些话里面蕴藏着古代哲学的深广文化,告诉你如何提高情商,教会你做一个善良温柔、感恩谦卑但又充满智慧的人。
“上善若水”四个字看似简单,实际上深刻。现在的年轻人容易浮躁,但是,如若我们把这四个字里面的含义精髓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当你以善良的心态去感恩生活,你收获的,也是感恩;当你适时的以低头谦卑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你收获的是一种虚怀若谷的精神,是一种获得别人称赞与敬仰的美德;当你以水的力量去悦纳生活中的一切波浪曲折,以水的力量和柔软去包容生活中的磕磕绊绊,你会发现,这些一切外表看似柔软,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力量,让你做人不卑不亢。
所以说,在这个迅疾发展的时代,我们能够以古代哲学们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生活,那么收获的不仅仅是对美的鉴赏,也能收获一种智慧。愿你我都能够做一个“上善若水”的人!
沈善书
上善若水一句,应该是被误读最严重的一句,也流传最广。通常的理解为好人就像水一样温柔。如果沿着这样世俗人伦的脉络阐释下去,哪《道德经》就成了心灵鸡汤了,而不是万世流传的不朽之经典了。
上善若水
上,最高的。善,高明的方法和行为。在道德经全书中,所有的善字,几乎没有一处是单纯的指人伦意义上的那种善良,好人好事。 道家思想应天,讲的是天之自然之道,递推到圣人以天道自然管理天下,行不言之教。
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说,在圣人看来,最高明的做事的方法和行为,就像水一样。
华夏盛世,有你,有他,有每一个中国人。喜欢《道德经》的朋友关注我,一起学习进步。
崇儒
“上善若水”,语出自老子,记录在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字面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那样。想要知道它的含义,就得明白像“水”是哪样的,说白了就是水的品性。
老子在文章里后续说明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滋养于万物,但它从不与万物争高下。段末更是再次点题“夫唯不争,故无尤。”正因为不去和别人争名夺利,所以没有怨尤。
水滋养万物,容纳百川,越是下游的江海越是大面积,这样的水告诉我们,越是不争高下,胸怀越是宽敞;水虽然柔软无形,却能滴水穿石,这样的水告诉我们,柔可克刚,胜者非强硬者也;水是液体,低温可成固态、高温可成气态,它适应环境,这样的水告诉我们,找到合适自己的状态,即可适应不如意的环境;水能清理脏迹,这样的水告诉我们,内心清澈,则可过滤过多的负面能量。
其实以上说的,都是心态问题。归为一类,便是一个不争者,他内心清净,心态平和,没有功名利益,则没有贪念杂念,轻松的人做事自然也是轻松的。总想着得到,就会不自觉地衡量付出的苦是否与之持平;潜心于付出而不是回报时,往往会感觉得到了更多。
水能载舟,也能煮粥,但它不过水一瓢而已,不计较也不带走些什么。我们是否也应该当个不争者,只图在有限的人生里,用力感受生活呢。
新氧生活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不是写给一般人的,一般人也做不到,做不到,还要挂在嘴上,连“真”也没有了,所谓,真善美,真善美,“真”是第一位的。道家谓真人。也不是空穴来风吹出来的吧。做不到真,何来上善若水?
水是生命之源,善,利万物,不争,不自居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处在万人所厌恶的低洼之地,而能海纳百川。水具备这两样性德,足以称为上善了。
但是,世人有几个能利万物的呢?自利利人还做不到呢,所见尽是几多所谓“风雅”人物,窗明几净,净室书屋处挂的是“上善若水”,然行的却是厚黑学成片,潜规则成群,上善若水,这个“水”也是分好水坏水的啊,呵呵,好水是浇花花开,浇草草发芽,身脏可涤,口渴可饮,清凉凉、甜丝丝,春雨贵如油,这个可以说是上善若水;坏水是鱼鳖不生,虾蟹绝种,污臭难闻,身近则污,饮鸩止渴,倏忽命绝,鹅毛漂不起,芦花定底沉,这个还可以说是上善若水吗??
所以,水是真水则才有上善若水。人是真人,然后才有能达到上善若水利万物的这一境界。否则都是挂在嘴上、贴在墙上的,差不多尽是附庸风雅罢了。装潢装潢,表一套,满口仁义道德,里一套,一肚子男盗女娼。人格分离的高手。
上善若水善利万物,几于道。“几于道”,意思就是几乎与道同了。可见上善若水境界还是挺高的。然而,凡夫俗子连悟道也没悟道,崩谈得道,又哪来“几于道”呢,上善若水不是句空话装门面的吗?!道来说去,讲的头头是道,其实,没挨一点皮毛。一如,黑格尔有一句,“存在即合理”,这句的“存在”本是绝对的精神的存在,上帝的意志,这样的存在才合理的,然而,大多国人都套用到人事上,几乎就成了遮羞布挡箭牌了。动不动都套用“存在即合理”,试问,“理”到底是法理、伦理、道理、真理......?反正,难得糊涂,一糊涂,差不多,折中效应,就OK了。
上善若水,说着容易做着难,老君人家是一个超脱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局外人,人家已经,太上忘情了,所谓水火无情吗,你我凡夫俗子,一个个都是人在局中迷的性情中人。怎么能达到这样的水之无情的性德,这就是一大难关。一如,佛家一句,放下,,放下,就这俩字,然而,有几个放下了;达不到,那样的公正那样的大公无私,一动念基本上都是利己甚至更多损人,还上善若水,附庸风雅,多数也就是变了味的,自我麻醉而已。若水着若水着就已经八面讨好了,岂不是水货了,水性杨花,墙上芦苇随风倒,岂不可笑!
吾看,真正的公正的公平的法律就是“上善若水”。法是“氵”。繁体字写法“灋”也是“氵”。“氵”的意思是啥,就是说执法要平之如水。这岂不是上善,心如止水。心国的心能“心如止水”,“上善若水善利万物”吗?其实能“善利万民”就足够可以了!请记住,上善若水,水是无情的,天地是不仁,一视同仁的。谁是无情的?你要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请你先把自己交出来,以百姓心为心,去我去私,满中国自古至今有几个做到了啊?!
上善若水。是很好!不过吾这一番话是不“利万物”了,自知之明吗,但,是不是算“利些人”呢?!哈哈,水不会专门讨好人,可能随着打雷就浇你一头雨水。你说呢?
东声西音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两句经常互助互用,具体到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它的大意是水至善至柔,利万物生长,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德。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无私奉献,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提高到一定高度,与道德相提並论。我们常说“积善为德”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祖先,古人类依水而居,发展出黄河文明。(居善地)人与人之间,纯真的友情,如同洁净的水一样,清彻如明镜。(心善渊)
人与人的行为以义为重,而与人为善。(与善仁)言语之间互尊互敬,用信义来交往,不求名利之争。(言善信)治国理政也应该是无私无欲,无欲则刚。(政善治)说到治国安邦理念上应该抛弃私心杂念,抛弃追求名利之心境,方能真正为人民服务,而不求私利。(事善能)只要心存人民利益,而不是争权夺利,中飽私囊,就能把握时机,一呼百应。(动善时)所以这样的人才为大丈夫,时刻将百姓冷暖放心上。
我们时常讲德,德行天下,做人先立德。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德行,君子有仁德,习武者讲武德,从艺者讲艺德,而对于无良之人,老百姓常说,此人没德了。
善莫大焉,积德行善。一般人们常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虚怀若谷,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这是我对老子,上善若水的理解,有不妥之处,欢迎诸位朋友参与讨论!
亦平70667717
“上善若水”,最完美的德行就是像水一样。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水的优秀品德有: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水的品行说不完,它始终为人类服务。
这里的水是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圣人的德行就是这样。我们应该像圣人学习。
上善若水”是《老子》中的话,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U第四声)故几于道。”
这个成语说的是个人修养方面的要求,和“厚德载物”、“大爱无疆”,等等,都是圣贤对人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诲。这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美德!
明德尚行
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它有千变万化样貌,随欲而安的个性。随心所欲呈现出人们需要的、喜爱的形状。鱼儿在水中嬉戏,水不曾抵抗只是微微荡漾。像宠爱孩子的母亲温和慈爱。水柔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执着的心。九曲十八弯的路程,没有拦住它的脚步;百折不回的坚定,伴着它一路前行。
水滴石穿是毅力的象征。一滴水固然渺小,但不知疲惫的日积月累水滴亦能穿石,渺小的物体时间的积聚形成无限的力量。让人唏嘘不易。正如荀子所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高而志远,水低则谦逊。为人处世低头不是软弱,低头是大智若愚的韬光养晦;低头是修炼自己的黄金法则;低头是容纳世界的宽广胸襟。教你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当你昂首阔步时不妨低头看路;当你事业巅峰时戒骄戒躁不忘初衷。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
药行天下7
“上善若水”,字面简单,但对于理解,很多人的解释都不尽相同。我觉得,要对原文做一个翻译,翻译的通顺了,才是真正愿意。今天呢,我翻译给朋友们看,请指教。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我的最新解释:最值得称赞的就是水,水对万物都有好处,却从不跟万物索取什么或者要求什么。这种心态和做法,是众人所不愿意自己这么想这么做的。可水呢恰恰因为这么想并这么做了,而得到长存和被万物所在乎,跟“道”一样长存不息。
老子为什么会说到水呢?因为第七章里,说到长存的问题,说到如何才能长生才能永久的问题,所以老子想起水来了,才拿水的属性进一步阐述。其实,只要大家看下去,第九章依然是在说这个问题,都是在告诉人们,要如何才可以平安和谐长久。我的解释,应该是当今世界上,最符合老子思想的,我完全可以这么吹牛的说。谁能按照我的思路去读《道德经》,谁就能窥视《道德经》的奥秘。
“上善若水”道理其实很简单的,但是真正懂的人,确实不多。我希望,从今以后,不仅是“上善若水”,包括整部《道德经》,人人都懂。打破古人曾经说的,研究《道德经》的人很多,真正读懂的人,没几个。【我是命理师陈一宏,汕头潮之阳人士,欢迎交流切磋关注】
命理师陈一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但人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