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务大机段征战大秦线,圆满完成首次跨局钢轨道岔打磨施工任务

5月6日,经过5天长达2000公里的跋涉,成都工务大机段23名施工人员回到集团公司管内川黔线蒙渡站。至此,该段首次跨局钢轨道岔打磨施工圆满结束。

3月初,该段接到支援大秦线钢轨道岔打磨施工命令。这是该段建段以来的首次跨局施工,施工地点在数千里外的大秦铁路。

为圆满完成施工任务,该段围绕施工组织、人员配合、作业安全和质量卡控等项点详细制定施工预案,并做好实地考察及各项准备工作。抽调技术业务过硬、责任心强的23名精兵强将组成施工队伍,并根据此次施工区段隧道多的特点,派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双动力打磨车参与施工。

该段积极克服长途转场、连续作业、气候多变、环境艰苦、隧道较多、劳动强度大等不利因素,严格落实“零缺陷、零误差”整修要求,努力消除长期顽固性、结构性病害,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配合方案和验收标准,确保施工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优良的设备状态是安全施工的保证。每日开工前,该段都组织相关人员对双动力打磨车进行“体检”,保证大机“零缺陷、零故障”。施工中,根据大秦线隧道多的实际,该段精挑细选技术人员组成设备巡检小分队,实施双动力打磨车“动态跟踪、专人负责、科学巡检”工作模式,第一时间处理电气、液压等各类突发设备故障,确保了施工顺利进行。

大秦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全世界年运量最大的铁路线。线路上洒落的煤粉极多,钢轨打磨产生的粉尘与列车运行扬起的煤粉充斥在较为封闭的隧道中,加之打磨产生的火花,安全隐患极大,工作环境也较为恶劣。为确保施工人员安全,该段专门准备了护目镜、防尘面具等专用防护用品,同时制定了隧道打磨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在隧道打磨过程中喷洒水雾,全力减少空气中粉尘、降低隧道内温度。

此次打磨施工极大地改善了大秦铁路线路状况,为全线运输上量打下了良好基础。施工期间,该段安全优质地完成了大秦线大同工务段和茶坞工务段管内上下行线钢轨道岔打磨任务,打磨质量均被评定为优。(刘若欣 何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