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陕北这一个月 张子轩

臆想里的陕北有两个特征:扎了白羊肚毛巾的农民在黄土坡上高歌;红色革命圣地。11月初终于跟老师来写生,亲自把绥德、米脂、佳县、神木、榆林、麻黄梁、靖边、安边、定边、延安等地一一走过,发现两个特征都依稀带着点,但又都不太像了。

这已不是老师30年前来时看到的陕北,城市化已渗透了县城,发展出一种蹩脚的"洋气"。生长在山村里的青年被县城甚至更大的城市吸引,纷纷出走,舍弃了祖辈留下的土窑洞。于是大山里慢了下来,似乎停格在某个时空中,没有了发展,也停止了破坏。而这恰是画画人的福音。

脚力

我们想看的景色几乎都在这大山荒漠间,错落在山脊的窑洞和树坑、残长城、破庙、古城遗址、黄河……有土路走算好的,在荒草蓖麻间穿行也是常事,老师爱爬高,总好奇翻到山头顶上的景色,他体力又好,走得奇快,我只好奋力地跟着。平地尚能应付,遇上老师在陡坡上即兴开路,纵使再积极也每每落后,在定边手脚并用爬南山时,直接挂在半山腰上不去也下不来了。一个月跟下来,深感脚力的重要性。当然这种强度的行走也还是带来了变化的,那就是——饭量更大了。

大肉

老师以前也画过大肉,我只当是他刻意把肉夸大了。到了陕北才发现,他不仅没夸张,甚至画得还不够大。这里卖肉跟城市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一片肉几乎就是大半个猪,由铁钩吊着,一字排开,看中哪片便直接称了抱走,不存在切小块卖这件事。另外我发现"大肉"的叫法也不全然是因为肉大,而是绥德、米脂等地为了尊重回族的民族习惯而给猪肉的特定称谓。

不过对我来说,大肉就是大的肉,光是这尺寸就足够震撼了。这里似乎没有小肉,整片的羊、羊腿、羊头、兔子,都是囫囵个卖,生猛得绝不含糊。

一时间大肉打开了我的感官之门,成了我屡画不厌的素材。这个兴奋点还传续进了生活:逢大肉必拍照,甚至餐桌上一有切块稍大的肉同学们必定招呼我吃,嘴里还得念叨着:"来来来,你爱的大肉!"

那日老师兴起依次应允大家的求字,同学们要的大多是"天道酬勤"、"走陕北"之类好意义的词句。而我,脑子里只蹦出"大肉"二字,不假思索地求了,遂愿望达成。老师不仅写了,还是俩肥厚油大的五花大肉。

再后来,我招羊逗驴的时候越来越多,喜欢跟猪羊驴马狗猫混在一起,也爱画它们。这还不止,我爱破庙里荒诞的人物造像远胜过自然景观,最爱充满人味儿的生活场景。一日某好友突然顿悟道:"我算看明白了,你爱大肉,死的活的都爱!"

吃才

去没去过的地方若不吃,乐趣当即少了一半。同屋的一婷是我的好吃伴,我俩这一路基本没停嘴,大巴车上让隔壁座的王鹏羡慕得不行,说看我俩吃本来胃口不好也想吃了。后来他座前也总挂一袋零食了。

然而我跟一婷的口味略有不同,几天面食吃下来,她的胃有点要罢工了,我却如鱼得水,而且对肉和甜食的需求远大于她。一婷戏称我为"纯阳体质"和"铁皮胃",似乎在吃的方面永远不会水土不服。

陕北是面食的天堂这点自不必说,光是名字就叫你目不暇接:抿节儿、擀面皮、饸饹、搅团儿、黑楞楞、洋芋擦擦……还有早已声名远扬的肉夹馍、羊杂碎、羊肉面也是至为正宗。这的羊肉面霸道,20多块一碗,一只海碗盛了七两面片,再铺满大块羊肉,没有半份卖。在外边冻了一天累了一天,这一碗热食下肚,登时整个人又活过来了。

这的地瓜,也就两指粗,瓤略微发青,看着并不十分喜人。然而蒸熟了咬上一口,我只能说这辈子头一次吃到比蜜还甜的地瓜!还有"蹦地"(本地)菠菜,那种蔬菜本身的津甜居然可以如此沁人心脾。在佳县为了这口菜,一连三晚都乖乖坐到路边的麻辣烫摊等着。还有这的牛奶、苹果、小米、枣子,让我儿时那些对于味道快要消亡的美好记忆又重新强烈了起来。

骂人

某日一早在靖边,老师突然发火了。

这个平时话不多、笑起来五官明艳的男人此刻拿着话筒,坐在大巴车的第一排,谁也看不见他的表情。头一次如此密集地听到脏话从他嘴里涌出,词汇量倒不丰富,反复那几个词儿,还夹杂着喘气儿和哆嗦,断断续续,极其不熟练。事后大波师兄说,认识老师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他发这么大火。

老师是真急了。盲眼艺人的辛苦暂且不说,老师愤怒于同学们只关注画几张好画而不懂体悟人生的狭隘眼界,为了点醒这种愚笨的治学态度他只能撂狠话了。

这次骂完之后,好像有什么东西一下子全通开了。

跳神

和民间曲艺一样,看跳大神也是我们感悟当地文化的一节。全班把不大的神堂塞得满满当当,我背后还有个滚烫呛人的炉子。热得晕晕乎乎之际看灵媒被神附体,给披着红布的少女医病,仪式感和画面感更强烈了。

拍戏

班里要拍个意识流的微电影,拍了几天了,不少同学都露了脸,在田地里恋个爱啥的。那天到赫连勃勃的大夏国遗址统万城写生,王卉临阵通知我,我的角色是个鬼。戏份倒不多,主要就是亮个相,吓吓人。于是我跟雁华、大波、丁哥还有导演组别了大部队,留下拍夜戏。伟华把蘸了汽油的拖把点燃,这就算做成了火把。还有小鹿和思锦的车灯和几个手电筒,是我们全部的光源。

就算是个鬼也得演好。我套上红袄,散开头发,把脸杵进盛面粉的袋子,再涂上口红,翻了白眼,手电自下巴往上一打,王卉说我要红了。

还有个远景,需要我站在高耸的城垛子上。在雁华和伟华的拽扯下我硬着头皮爬了上去。他俩在我脚下打着手电,晃得恐高的我啥也看不见,站在几米高的石墙上瑟瑟发抖。我心一横:这样的经历,一辈子也就一次。

后来戏拍完了,大家把手电熄了,走城墙。没人说话,黑夜的寂静能吞噬一切。我抬头看见了猎户座,还有其他无数的星座,这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看见银河。这座白城子1600多年间的宠辱兴衰和金戈厮杀仿佛都浮现出来了。

统万城里的星空,这辈子怕是忘不了了。

—— 张子轩,2016年12月12日。

注:文中所说的"老师"为段正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