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夺了宁王8万兵马,答应与其平分天下,最后履行承诺了吗?

杨寿强

朱权虽然感到很无奈,可他也知道,从他朱棣的眼中露出的杀气他就看出,这是四哥保留了他的性命,索性卖个顺水人情,老老实实地活着吧。从此朱权开始潜心研究道教。 他的府中,成了学术研讨会集聚地。而且,与他来往的,多是文人雅士,他开始在戏曲、游娱、著述、释道、茶艺等方面发展。 而且这个宁王颇有个性,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给自己建了坟墓。


落日斜阳下的朱权墓,一如既往的沉默,就象任何朝代的起起落落一样,而这里有所变化的是一条擦身而过的高速公路正紧锣密鼓地修建当中,施工队的驻扎、土方车和搅拌机的轰鸣打破了这里的寂静,甚至通往朱权墓的土路也因为施工车辆要经过而草草铺上了一层稍微坚固一些的混凝土渣。想平分天下,当皇上,却在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旷野上永远落幕,这就是宁王朱权。


Miss精彩视频

明初朱元璋分封十六子辽王朱植和十七子宁王朱权于辽东地区,并赋予二人重兵,就是为了防备辽东地区的蒙古人和女真人。

尤其对宁王朱权寄以厚望,让其“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拥有战斗力最强的蒙古朵颜三护卫”,宁王朱权成为实力最强的塞王。

朱棣在靖难之役中亲往大宁卫,用诡计劫持了宁王,夺取了宁王的兵马,实力大增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登上皇位,当初对宁王许下的二人平分天下的承诺当然不可能兑现了。

为了防范各地亲王效仿自己造反,朱棣削除了亲王的军权护卫,将辽王朱植和宁王朱权迁徙安置到内地,宁王朱权被安置到江西南昌。

被剥夺了军队的朱权自然也难有什么非份之想,只能安心做一个闲散王爷,朱权才华横溢,是有杰出成就的文学家、戏曲家、音乐家。

宁王爵位传承到第四代朱宸濠时己经是明武宗正德年间,朱宸濠野心勃勃起兵造反,朱宸濠的智囊军师李士实、刘养正是江湖骗子的水准,纠集的十万人马是乌合之众,很快被王守仁、武文定等人平定。朱宸濠被俘虏到北京处死,朱宸濠的兄弟儿子全部被处死,朝廷废除了宁王爵位,朱宸濠之后再无宁王。

但是宁王府繁衍派生出临川、宜春、新昌、信丰等八个郡王府,这八个郡王府并未参加朱宸濠叛乱,所以并未被朝廷消除,而是照样享受朝廷的俸禄直到明末,这就是宁藩八大支系。

其中的戈阳郡王府传承到明朝末年,出了一个中国书画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就是八大山人朱耷。


流贼闻之心胆摇

答案是肯定没有,皇帝的权威岂容他人共享!承诺也就是一个权宜之计,宁王最终下场也是凄凉无比。

1398年,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继位之后,面临一帮叔叔伯伯们,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开始大刀阔斧削藩,先后废除了五位藩王,最后准备对实力最为强大的燕王朱棣下手。


为了不坐以待毙,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缘由,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对此建文帝派遣老将耿炳文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结果被击败。此后又派遣曹国公李景隆集结五十万人再度出征。朱棣以少胜多,再次击败朝廷大军,朝廷被迫采取守势。

此时朱棣依然缺兵少将,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朱棣给宁王朱权,画了一个事成之后平分天下的大饼。宁王傻乎乎的被拉上了船。朱棣也得到了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的步兵以及一支骁勇善战的蒙古朵颜三卫骑兵。后来这支部队也确实为朱棣赢了这场“叔侄之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战争结束后,朱权觉得朱棣能够取得胜利,和自己的几万铁甲军支持分不开,所以十分骄傲,摆出一副功臣样子。

朱棣把他叫来,问:“你想去什么地方?”朱权说:“还让我回到大宁吧。”朱棣眼神中有了杀气。朱权并未发觉。朱棣希望朱权能明白自己的谈话。可看来他是没有明白,那就只好拒绝了。朱棣摇头:“不行,再选。”朱棣不肯放虎归山,不能让他心存任何幻想。“那就河北吧。”“河北那地方太苍凉了。”朱权见自己说一个朱棣否定一个,只好说:“我还说什么,你直接分配吧。”朱棣就将他分配到江西南昌,并且做了件一劳永逸的事:全部夺了朱权的兵权。


这件事虽然做得很龌龊,可从冠冕堂皇的角度上讲,朱棣还是有话说的。宁王靖难功劳太大,费心太多,早应该退下来享享清福,何必操心那么多杂事。这就是朱棣,不但剥夺你的权利,还要堵住你的嘴。罢了你的兵权,还让你说不出什么来。让你享受荣华富贵,有什么错?可朱权心里能不窝囊吗?

但朱权心里更明白他的这个四哥。他是个说得到做得到的人。如果有人妨碍了他的政权,他是绝对不会顾及亲情的。罢了兵权,反而没有一点伤害了。朱权虽然感到很无奈,可他也知道,这是四哥保留了他的性命。索性卖个顺水人情,老老实实地活着吧。从此朱权开始潜心研究道教。 他的府中,成了学术研讨会集聚地。而且,与他来往的,多是文人雅士,他开始在戏曲、游娱、著述、释道、茶艺等方面发展。 而且这个宁王颇有个性,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给自己建了坟墓。

正统七年(1442年),朱权自建生坟,没事就到那里游览。墓前原有朱棣批准成立的“南极长生宫”道观。前有南极殿,左有泰元殿和冲霄楼,右有旋玑殿和凌江楼。宫前有醉仙亭和一对6.9米高的八棱形华表,上刻道家符篆。做不成亲王了,朱权就选择做“神仙”。这也是无奈中的最佳选择。虽然失落,却也自在。对于像他这样的政治隐患,隐居,是他最好的归宿。



老兵小猿

当然没有,当时朱棣造反就是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和朱棣都想拉拢宁王,宁王有八万兵马,手下良兵济济。



朱允炆让宁王朱权回京,朱权当时不愿意听从安排,开始自己削弱军队,朱棣不同,自己一个人来到宁王城投奔朱权,说自己没有造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倒出自己的苦水。



朱权正在招待他,朱棣的军队开始进入宁王城,收买了朱权的军队,朱权被挟持了,没有办法,只能为朱棣开始出谋划策,朱棣也向朱权打保证,事情成功后,平分天下。



朱棣称帝后,朱权想要苏州,朱棣不给,把一些偏僻的地方封给他,朱权也郁闷,只能把南昌作为封地,不能修宫邸,而且朱权也有自知之明,一生过的也到相安无事。

我是独坐静饮淡看世态炎凉,喜欢历史文化的请关注我吧。


独坐静饮淡看世态炎凉

说没有也没有说有也有!说没有是因为宁王活着的时候就没有放他回封地,一直把他软禁在京中,说有则是因为整个大明王朝,只有宁王一个世袭爵位。子孙能够继续封王的也只有他了。

朱棣夺了宁王兵马不还主要是害怕宁王像自己一样造反起兵。北方健骑太彪悍,南军根本挡不住。所以,朱棣不敢放宁王回封地。但是他本人又不想被人说食言。所以,他就在自己的龙椅旁边再摆一块椅子给宁王朱权坐。意思就是兄弟两一同坐皇位。然后,宁王就坐了两三天,吓得赶紧请辞,以不成体统拒辞。主要是怕掉脑袋。

不过,朱棣虽然没有达成自己的许诺平分天下,但是对宁王的爵位则是大大的封。基本上就是类似清朝铁帽子王了。


优己

其实我想说,平不平分天下,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谁听说过大明朝有和朱棣并立的第二个皇上?

事实上,朱棣从自己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得江山后,根本没打算也不可能和自己的弟弟——宁王朱权平分天下。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怎么想的啊?当初朱棣兵力不够向朱权求援,又巧用计谋将朱权挟持到北京,说要平分天下不过是忽悠而已,不然,朱权的八万大军怎么会甘心俯首听命于朱棣。

后来朱棣称帝后,把朱权封到了南昌,命他住在布政司,不准重修宫邸,好在朱权此人很是聪明,韬光养晦,懂得进退,所以朱棣一朝,他安然度过。

朱棣死后,其长子朱高炽继位,这就是明仁宗,朱权春心欲动,给侄子上书说南昌不是他的封国,明仁宗也没客气,直接回信诘问:“叔父从先皇那里受封已达二十余年了,不是封国,那又是什么呢?"

至此,朱权心中仅存的那一点点对哥哥平分江山承诺的希望完全破灭,实际上,他是上了朱棣的当,但话说回来,当初他是被胁迫到北京去的,这个当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

最终一句话,平分江山这样的美事任何时候都不应抱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