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经常有水果滞销的消息,如何才能真正帮到果农?

李勇材

在我国,农产品滞销似乎成了一种年年可见的大概率现象,但是平常我们看新闻却很少看见国外发生农产品滞销问题。虽然各国有各国的农业现情,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也可以从国外解决农产品销售的方法中学习借鉴,总结出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销售方式,既能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也能推进我们国家农业健康良性的发展。

下面我们先一起看几个国外例子,然后从中借鉴学习一些好的方法。

例子一、美国——利用合作社破解农产品销售

19世纪初时,美国加州曾发生过十分严重的橙子滞销问题,但他们成立合作社并发挥了出十分强大的作用,最后使问题很好的化解。美国合作社是怎么做到呢?

首先加利福尼亚州成立了Sunkist 农业合作社,在全果大范围的投入橙子广告的同时,全力打造Sunkist 这个品牌(sun-kissed是“被阳光亲吻过的”的意思),然后当年加州橙子销售额就提高了50%多。尝到甜头的果农纷纷加入到 Sunkist合作社,全国水果商们也都争购Sunkist橙子。Sunkist合作社随后逐步自己的品牌扩大到橙汁加工销售领域,果汁加工直接消耗掉他们20%的橙子。1930年时,他们便把Sunkist品牌橙汁销售量做到了全国饮料品类的第二名。

从这个案例上来说,美国农业合作社是集生产、营销和加工为一体的深度合作社,通过抱团做品牌,再整合产品加工销售,逐步占领市场。有这样强大的合作社做后盾,橙子畅销都来不及,怎么还会发生滞销问题呢?

案例二:日本——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

1、农产品直销:以产销联合体模式——把农产品从果农直接卖给消费者,去掉中间的经销商环节,农产品无仓储和运输成本。

2、农产品宅配:与专门的运输公司合作,直接把农产品从果农卖到消费者。

3、农产品配送:农协作为运作主体,利用平台承接订单,然后统一配送打开销路。

4、集配模式:农协在全国建立生鲜“集配中心”进行销售,砍掉物流成本和中间商环节。

5、连锁超市模式:日本农产品的商品率高达95%以上,农场直接与超市、大卖场等进行订单销售,用高质量的农产品打造品牌,增强牌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五大销售渠道,直接解决了日本所有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没有滞销的发生。

案例三:瑞典——建立农产品经营合作社

瑞典农民产品销售合作社,是瑞典境内规模最大合作组织,当地人称之为“农家人”合作社。瑞典全国有5万多农民加入了该社,合作社会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和质量监测等多方面的服务,并建立有专门农产品收购和销售的网络。这个合作社年营业额高达31亿欧元,也是欧洲最大的农民合作社,解决瑞典境内的农产品销售丝毫不在话下。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可以学到哪些有用的东西呢?

一、农户抱团发展

所有农产品滞销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销售渠道。我国的农业经营是散碎化的个体家庭经营,广大农民跟风盲目种植屡见不鲜,要想破解农产品滞销困境,就首先要解决这一问题,而抱团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建立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都是比较好的捷径。

二、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对于我国来说,农产品销售渠道向来都是单一的、被动的,这样销售方式抗风险性差,经常会遇到农产品无人问津的现象。

现在互联网、信息化十分发达,农民朋友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在农业中获利。比如利用品台做电商农产品销售,不仅能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而且还能减少中间环节,使农产品直接与消费者对接,卖出更高的价格。或者与超市、商场、社区店合作,进行农产品订单配送,也能很好的打开市场销路。

三、农产品深加工

当下,我国初级农产品市场供需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市场中的农产品基本都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所以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初级农产品摇身一变成为工业品,基本就远离了了农产品的滞销问题。比如,红薯不值钱,收获后不好卖,可以做粉条、薯片、红薯淀粉等。

四、打造农业品牌或农产品品牌

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再为吃饱而犯愁,转而为关注吃的更好好、吃的更安全。但广大农产品在种植生产过程中普遍会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这让消费者在购买时因为十分担心自身的健康,而不愿购买。农户可以采用更加生态、安全的方法,种植绿色有机类食品,并以安全健康为突破口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这样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消费者愿意购买,市场销路才能打开。


农技小背篓

“网上常有水果滞销的消息,如何才能够真正帮到果农?”其实,也不仅仅只是水果滞销的问题严重,农村很多农产品都面临滞销的情况,这着实是伤透了农民的脑筋也伤透了农民的心,那么如何能够真正帮助到农民?解决这个问题呢?

农产品知晓也是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了,要想解决,就要先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所在,所谓滞销,就是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又有两种现象,一个是太贵了,消费者不愿意购买,一个是存货太多,导致供求关系与市场需求失衡,农民即使将农产品贱卖,也卖不出去;

因此,主要还是市场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说农民难呢?农民难就难在不能够很好地预估市场行情;有的时候,市场行情很好,农民又在观望,期盼价格能够再高一点,这样就能卖的多一点,收入也能多一点;价格低了,农民就想着,怕再降下去,所以就全部着急拿出来卖,这样就导致市场过满,很多消费者已经就失去了购买的欲望;所以这很难把握!

因此,爱农帮认为,政府首先要起到一个很关键的作用,一个就是要及时告知农户农产品的最新价格行情动态,一个就是要帮助农民渡过难关,调动市场信息,帮助发布供求消息,以求对经济损失降到最低!这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关键的!尤其是第一点,需要帮助农户将错误避免在摇篮里,让没有发生的机会!大家也可以关注爱农帮,爱农帮会及时给大家提供最新的农产品市场价格行情!

关于上述内容,有任何观点,欢迎评论区畅所欲言!


爱农帮

每年进入夏季,理应是水果消费的旺季,瓜果种植户将在这时,兑现一年来的辛苦付出。然而,丰产却不丰收,水果卖不出好价钱,让农民增添不少滞销的烦恼。

滞销造成的影响是产品售价远低于成本,简单再生产难以为继,严重的甚至导致局部经济生产陷入恐慌,停滞不前。当然原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产品本身的,如产品缺陷、产品质量等等;另一种是产品之外的,如渠道扩展、品牌推广、知名度提高等等。

其实根据以往消息,水果滞销发生的频率非常高,几乎除了在过年期间,任何时候都会有水果滞销的情况。按理说网络媒体日益发达,果农的信息掌握量也在不断扩大,缘何还是难以避免滞销的后果?研究发现,大部分滞销的果农为一家一户的模式,对于市场经济认识的模糊,每年只是被动地等待外地的果贩子主动上门,买卖信息严重不对称,因此更需接下来找准问题根结,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

一是要建立专业的市场调研和咨询模式,当地政府要做好前期需求量分析、后期市场供应分析,为果农提供更多更及时的信息;

二是要加强果农之间的合作,采用农业合作社模式,增强农业发展的现代化,降低对单户的损失;

三是要畅通外销渠道,建立农户与大型超市、批发市场之间的联系,建立流畅的对接渠道,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流通环节中去,既能及时掌握市场需求量,又能按需生产,减少盲目度。

相关部门都等到瓜菜价格、销售出现问题时才进行“救火式”的被动调控,只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作为政府部门必须要从长远考虑,建立健全各种农业保障设施和机制,特别是要建立长效机制,逐项落实才能破解这个“怪圈”,长期看解决滞销囿于很多内外条件,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


网红热门视频站点

网上经常有水果滞销的消息,把次果烂果照片放在网内说什么地方水果多的价格低,难出售,是一种害果农的一种办法。出提的本意帮果农出售果食,实际是害了果农,看了这种照片客商谁还敢去反卖。

要想帮果农出售农产品,用优质的果实照片,用优质的产品,品牌说给客商那有好吃的产品价格合理的品牌帮助农民出售产品,这是我的看法。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提高思想建设新时代。


fjm日月之明

我家亲戚是广西桂林的,她们家现在就有几万斤的类似南丰蜜橘品种的橘子,现在就是便宜都没人收,而且还有皇帝柑和橙子,一年辛苦却成现在这样。我也不懂销路,现在还可能真的只有政府或媒体帮助果农,要不然果农真会欲哭无泪。


紫藤的故事


优淘邦

这主要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呀!很多农民看见前两年水果特别价格好,就大面积种植,市场行情失衡,就会造成这个结果。

我觉得行业协会应该发挥大的作用。一方面连接市场销售公司,一方面连接农户,这样能是有目的的种植,有计划的种植,种植出来的水果,能够通过行业协会的组织销售出去。

另外政府人应该扶持农户进行产业升级,比如说,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建立这样的工厂或者是企业,把水果回收上来之后,变成罐头或者是相应的水果产品进行产业的升级,而不简简单单应该是种植。

再有就是金融企业,能够给农民提供很多的小额贷款支持,这样的农民也可以进行集约化生产,而不是散兵游勇。


尖椒星球


好妈妈的亲子时光

年纪大的果农,不懂网络,造成销售渠道极度狭窄。所以需要与时俱进,年轻一代应该多帮和多教老一辈的,进行网络宣传和销售。


心战天

打搅。

通过直播方式运营:

2. 让老农最终走上品牌运作的道路,压缩渠道,赚取更高利润,由他带领当地更多果农致富。

通过建群来获取精准用户:

要营销,先定位。

要定位,先了解老农本人以及产品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