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西安交大获得陕西省基础研究最高级别奖励

喜讯

5月22日上午,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西安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徐宗本获得陕西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省委书记胡和平出席大会并颁发奖励证书。省长刘国中,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榆林市委书记戴征社出席。副省长陆治原主持会议并宣读《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这是西安交大首次获得陕西省基础研究最高级别奖励——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此外,共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获奖总数及一等奖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西安交大主持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项目

徐宗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省委书记胡和平为徐宗本院士颁奖

徐宗本院士在奖励大会发言中说,多年来自己深切体会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成绩是煎熬出来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祖国的兴衰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不断创新是祖国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为能够奉献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而感到无比幸福和骄傲!

徐宗本院士长期从事应用数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潜心钻研、甘于寂寞、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我国的数据科学与数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面向军事侦测、地球遥感等国家重大需求,在雷达数据采集研究领域,徐宗本发现压缩感知的L(1/2)正则化理论,为稀疏信息处理提供了全新的范式,形成了“基于L(1/2)正则化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新方法”和“基于SAR回波模拟器的稀疏雷达成像新原理”。相关理论支持研发成功全球首部稀疏雷达原理样机,用于提高在轨雷达成像性能与宽幅侦察,并广泛应用于CT成像、分子成像、无线通讯、生物信息、地震信号处理、电力系统优化、城市交通、机器人跟踪、机器学习、图像处理、光谱解混等领域。

在机器学习研究领域,徐宗本证明了“一大类非欧氏框架中存在不等式特征数量律并且有类似于欧氏框架的‘类二项式公式’”。这一发现为机器学习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几何架构和数量推演准则,被称之为“徐-罗奇定理”。几十年来,徐-罗奇定理广泛用于解决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分析等领域的一些困难问题。相关研究成果获得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CSIAM苏步青应用数学奖

在数据挖掘研究领域,

徐宗本提出“通过模拟视觉原理进行数据建模”的科学思想,系统发展出了视觉聚类器、视觉分类机和信息融合的“响尾蛇模式”等基于视觉认知的数据挖掘算法。这些算法广泛应用于科学与工程领域,信息融合的“响尾蛇模式”已应用到国家重大工程型号。相关研究成果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拓展阅读

201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共表彰251项科技成果。其中,38项科技成果获一等奖,111项科技成果获二等奖,102项科技成果获三等奖。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内容来源 / 交大新闻网 《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