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房率多少才合适?得房率真的越高越好吗?

陈罗彬

之前老J一直是给大家科普“公摊系数”的相关知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因为不专业,所以中“得房率”的毒太深了。那么,今天老J就和大家说说我们在买房的时候,“得房率”多少合适?

“公摊系数”和“得房率”都可反应房子公摊大小。只是两个系数的分母不相同,所以导致两个系数存在偏差。

我们在买房子的时候谁都希望自己可以买一套套内面积大的实用宽敞的房子,谁都不想自己花大价钱买的房子都是公摊面积。因此,了解一个大概的“得房率”区间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老J说过根据个人工作的经验,对于房屋的“公摊系数”给出了一个区间:多层:12-18%;小高层18%-24%;高层25-30%,这些都是现在新设计的房屋公摊系数的一个趋势。

对于“公摊系数”来说计算方法为:公摊面积/套内面积;所以我们将以上的数据转化为“得房率”的话就是:多层:85%-89%;小高层:81-85%;高层:77-80%。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公摊系数”的提升“得房率”的系数差距在逐渐减小,这其实就是售房部喜欢用“得房率”的原因所在,在公摊越大的情况下,越可以麻痹购房者。

那么得房率是不是越高就一定越好呢?

“得房率”的高低直接的反应了我们所购房产的公摊面积的比例。所以说,“得房率”越高公摊面积就应该越小。但是,对于“得房率”来说还是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区间。

对于“得房率”如果越大就证明我们的公共区域越小,公共区域就是我们公摊面积,其中包括:门斗、门厅、大堂、走廊、过道、前室、电梯、楼梯、管井、电梯机房、屋面间、设备用房、外墙和保温。这些公摊部位有的直接影响我们的出行,有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不一定是越小越好。

就像我们的走廊、过道、楼梯等都是要满足消防要求的,再说如果楼道过窄我们出入房屋的时候也会变得不方便。同时,对于设备用房来说,如果设计的太拥挤可能设备无法安放,就会造成我们最终的生活负载能力下降。

因此,我们说这写公摊部位应该省去一些华而不实的,像是门斗、大堂、门厅等,其他的按照建筑规范满足需求就好。并非越小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