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字练好,应该要先学些什么?

大写人


学习书法,不是一个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修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内功和字外功,二者兼具方能使得书法功底扎实,格调高雅不落俗套。所以学习书法需要循序渐进。如执笔、坐姿、描红、读帖、对临和意临,都要到位也还有有味道。同时还要学习书法理论知识特别是技法知识,因书法不是胡涂乱抹,一点一画皆有法,皆在我国传统书法数千年形成的法度和精髓之内,故历代书法家都强调书法为“心画”、“心迹”。



除了书法的理论或技法实践外还要多读书,只有学养深厚了,书法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格调气韵才生动有灵气。格调不高只能是写字,而难入书法艺术之门。


我们学习书法首要的是通过大量的临摹学习实践,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以前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技法就是这句话中的“渔”。


翰墨书道

练字是一种很修养身心的爱好。

想要练好字,不仅要找对方法,更要紧的是有时间有信心,不可半途而废。


题主你问练字先学什么,拿笔的姿势还是字帖,其实这两个都很关键,只是顺序上有些差别而已。

想要练好字,无论是字帖,还是姿势都至关重要。

古人云“凡学书字,先学执笔”,但是在执笔之前,选好自己想要学习的字帖也是关键,你可以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这叫“意在字先”。


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

其次就是写字的姿势和执笔啦。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因为你字写的好不好看,在姿势和执笔上有一定的关系,就这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硬笔写字的执笔方法有很多,但主要也最常见的要领是“三指执笔法”。


主要是运用到大拇指、食指的指肚和中指的第一关节一起夹住笔杆的前端,露出笔尖和前端笔杆大约3厘米的距离,中指第一节的关节处垫在笔杆下方,向下依次是无名指和小指作为衬垫,平放在桌面纸面上,笔杆自然斜放在虎口靠近食指关节处。

笔杆和桌面的角度约为45度为宜,可适度调节,小字可稍直,大字可稍斜——字越小,笔杆越直,字越大,笔杆越斜。


练字的时候,执笔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笔杆的顺畅运行。如果你握笔很低,写小字还好,但是若是字体稍微大一点就会不好写。

执笔太高也不行,那样会造成用力和行笔不易精准,也不利于写好字。



东家APP

若是1个月前回答,我可能不会这么回答,因为那时候没意识到这是个大众化又共性的问题,举个例子:

有个视频是吴玉生老师的硬笔行书,吴玉生老师写的行书流畅自然,在实用速度下,确实是当代大师级别的水准了!但留言区的留言中,却不那么和谐了。

吴老师作品:

留言区喷吴玉生老师的,大多是“很一般”,“不过如此”……如下:






还有一个视频,是唐老师的实用行书(喜欢书法的知道)唐老师的实用行书,收放自如,笔力劲道,章法得体,速度流畅,看他的运笔,有种气定神闲的感觉!

但视频下面,也有个人留言不太好听,我为其科普实用行书,最后竟也是话不投机!大家看欣赏,唐老师的实用行书:

如下,唐老师的书法作品:


综上,喷二位大佬的人,其实也是书法爱好者,其实并无恶意,他们的问题,本质就是眼界的问题:

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大佬们是正常速度下(30字/分钟左右实用速度),写的硬笔行书!而他们心中理想的作品,应该是10字/分钟左右,甚至更慢速度下创作的作品来对比的!

所以,他们不理解,就去喷了!但是,两者有可比性吗?

马拉松世界纪录,是在2014年肯尼亚人丹尼斯·基米托创造的,他以2小时2分57秒的成绩跑完马拉松!他的马拉松的平均速度是:5.7米/秒,绝对不如你的百米冲刺速度,两者有可比性吗?没有!

综上,个人有这么个看法:先分清你要练的是什么类型的好字?是慢写下硬笔作品?还是正常速度下的行书?非常重要!

肯定的说,两者能兼得的,往往是自幼就练字的大佬,甚至硬笔书法名家!普通成年人是很难做到的,成年人练字要有目的,有初心,有侧重,是必须的,才能少走弯路!

两者同为硬笔书法,学习方法上区别是很大的!

还有个这样留言如上图,我真想问,在正常书写速度前提下,14亿人中,你能找出1个达到你所谓的艺术感的字吗?恐怕不但这两位老师做不到,14亿人中,恐怕没有人能做到的!

以上两位老师,自然是大家级别,他们的正常速度下的行书,尚有很多置疑声音,可想而知……

我练字是硬笔实用行书,附插图:


一笔一纸一个人

首先想明白一个问题:问问自己,是谁让你练字的?是内心喜欢?还是父母师长所逼呢?为什么要练字呢?如果这个问题你都回答不了,别说想练好字了,门儿都入不了。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一半。你如果不喜欢写字,我劝你另找出路,否则就是被迫学了(象现在很多家长搞的校外培训一样,无疑是拔苗助长),既浪费时间,也浪费资源。不如趁机寻找自己喜欢的爱好一试身手(比如网游)。当然,如果你真心喜欢写字(注,我到现在还不知道你所说的写字,是指硬笔还是软笔),我还是愿意提提看法的,供你参考。只要能给你一丝启发,我心足矣。我写字,是从画画开始的。五六岁时提着粉笔在墙上胡画,没想到一举成名,不过是把看到的图画(马牛士兵)描到墙上,把电影中的故事(战争片)画出来,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以为我会人也会,没想到长大了才知道,还真不是这么回事。每当看到别人坑哧瘪肚画个画时,我才发现自己是一个特例,我是一看到线条就兴奋的人,从来不认为那是死线条,总能看见它在动,有形象,或山或水,或云或鸟兽,或花草树木,现在也不太明白为什么,大概就是什么天赋之意吧。不过我反思一下,也和家庭环境有关系。父母是有文化的农工(农场工人),下乡当了农民,但喜欢读书学文化,这一点很重要。他们没有强迫我学写字,但也不反对我画画,默默地支持我画,并对我的画给予指点。这才是最大的动力,获得父母的赞美,才是我画画的动力。而写字,真的没意识到什么,只是一心画画而已。而且,我画的画,只是小人书连环画的白描,一根铅笔(后用钢笔)画到没,一寸白纸一个人,从三国演义画到水浒,从岳飞传画到杨家将,真是忘乎所以,完全忘了自己身在何处了。等上学之后,犹其上中学之后,才渐渐地从画画狂态中走出来,思索一个问题,自已一辈子画人家的画吗?为什么不自己画自己的画?于是我开始转移目标,寻找属于我自己的绘画之路,这时候,我爱上了古词诗,犹其唐诗宋词,一读一幅画,一念一层天,山水在心中流淌,古人在我心中驻足,拄拐的那位是杜甫吧?戴纶巾的,那一定是苏拭!后山林中一条石阶通向白云深处,那不是杜牧的山行吗?在风雨中踽踽独行的可是三闾大夫?壮志未酬的岳飞仰天长啸,神机妙算的诸葛武侯总是出师未捷,多少历史风云生了又落,多少豪杰来了又走…这一桩桩一件件,从心头涌过,你说我该如何呢?从此我只能寄情山水,点染丹青,一笔画春秋了,当然,也少不了书画同源写风流了…画字才可爱,我不会写呀!只好画一个字,象对待画画一样,一笔写春秋,一气呵成。诗书画,到了一起,就是文化了。至于写字方法,我不会讲了。应你之邀,先说到这吧。


丰丰224616993

《写手好字的7个环节建议;“能写基本笔画写法,能讲每次起笔收笔依据”》

无论是练习写字还是希望把字写成艺术品,我们都需要经历基本的训练过程。1)掌握书法基本常识;2)选择学习范帖;3)学习读帖逻辑;4)摹帖写得象;5)临帖讲规则;6)总结笔法结构理论,7)模仿独立创作。

一、在笔者看来,书法基本常识在于分清实用书写和艺术书法的不同;

另外要弄清读帖的基本层次;其外还要掌握书写的书法结布局原则。实用书法包括硬笔实用书写,毛笔小楷等内容。而艺术书法则有工笔楷书等艺术形式的书法。

二、选帖就是选择入门书体的选择;

比如选欧楷入门,或者选行楷入门。在这个基础环节,最好选择打基础建立结构意识的楷书类书体为好,这一步工作决定了你练习书法的方向。

三、读帖环节是书法学习的理论环节,掌握基本的笔法、结构规则;

并用这些规则层次来指导读帖,字型的结构,字型形态……

四、摹帖是可以帮助我们精确地原帖写得象;

书法学习总是一个“从写得象到写得有神”的过程。摹帖让我们很快把字写得象原帖,是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在摹帖再时时用读帖的规则来映证,那收获更大,也就是说“结合读帖进行摹帖”经常让人事半功倍。

五、临帖:照样子写字是最简单位的事,也是最复杂的事;

照样子写字是书法中最基本的功夫,临帖功夫占用书法练习的9成以上的时间。努力弄明白每一笔画的起笔、收笔依据所在,那距离你独立创作的昌子就不远了。

六、书法笔法与结构经验总结,形成自已的书写规范;

这样的环节,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甚至还会与摹帖临帖环节反复穿插,不断丰富自己的书写经验。而且又进一步丰富自己读帖逻辑分析经验。

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书写规范,每写一个字都有了结构理论的指导与笔法技能的支持。


七、运用自己的书法结构知识创新书写;

每个字写出作品可能能够象别人,但不可能做到是别人。能在书法过程中写出自己的书法之美,那书法我们也就过了一个初学者的阶段!

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临写古帖来进行参考创新。也许这个时候我们才算初有所成!但这个时间一般都不会少于5到6年!

说明:如果只是练习实用硬笔书法也需要1至2年时间!


创新炎黄

当然是选帖最重要。

据我观察,大部分人持笔的方式并没有太大问题,不需要刻意去追求正确的执笔姿势,你觉得写得顺手就好。当然如果错得太狠,还是要改一改的。

练字最重要的就是选帖,这是练字的第一步,决定了你今后的成果,不得不慎重。

那么,如何选择字帖呢?我认为首先要看你练字的目的。

第一,如果你是为了实用而练字。比如你是个学生,想练一手漂亮的日常字体;或者你面临公务员或研究生考试等,希望卷面书写不拖自己后腿。

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市面上常见的那些硬笔字帖,比如田蕴章、田英章、卢中南、荆霄鹏等人的字帖。他们的字美观大方,符合现代汉字标准,容易辨认,用来日常或考试书写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记住,直接练行书或行楷,不必练楷书,除非你是小学生或初中生,老师不让写行书。你楷书练得再多,行书一样写不好,不如直接练行书,反正追求实用写得差不多就行。

顺便说一句,以我改高考语文和公务员申论的经验看,练好字真的很重要。写得一手好字主观题很可能可以多拿10%的分数。

第二,如果你出于兴趣而练字。也许你日常中不需要频繁书写,但你就想练一手好字,自娱自乐。

那你的选择就太多了,我的建议是直接练古帖,不要去看今人的字帖。多找一些楷书古帖来看,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练。

但是注意:最好练小楷,不要练中楷大楷,因为中楷大楷的笔画粗细变化较大,比较有抑扬顿挫,难以用硬笔表现,特别是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不适合硬笔。当然欧阳询是个例外,他的楷书,比如《九成宫》,还是比较适合硬笔的。

另外最好不要练瘦金体,除非你特别喜欢。瘦金体主要是给工笔画题字用的,写十几二十个字很漂亮,但是一多就俗气了,缺少变化。而且瘦金体的笔画特点跟其他人的笔画截然不同,练多了容易变成习气,终身摆脱不了。

可以看看二王小楷、灵飞经、以及赵孟頫、姜夔、文征明等名家的小楷。如果口味比较独特,魏碑也可以考虑。

祝你练一手好字。

可以加我好友,共同学习提高。


梦露居士

1、买工具

首先你要选择一套好的工具,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先买一套工具放哪,你才有下一步写字的欲望,

我的一个朋友一见我就说要练习书法,几年过去了也没练,因为他连一套工具都没有,有练习的欲望的时候,一看没有工具,就放弃了。有一套工具是一个好的开始。

2、找老师

自己在家自学是不行的,一定要找一个老师你才能事半功倍,少走很多弯路,因为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真正懂书法,也不懂学习书法的方法,自以为是是很害人的。

前段时间一个美女来找我学书法,

见了我就说我要把字练好,我说好。

接着她说我要学习那种好看的书法,字帖上面的都不好看,我说那可能不适合你的口味。

她说怎可学啊?我说首先要临帖。

她很惊讶,那种表情就像去快餐店吃饭,一碗炸酱面要了她100块钱一样。她张大嘴定格了一秒钟,然后很轻慢的说了一句:那还不是比着书写嘛。

我也很惊讶,我高估了我对于大部分人对于学习书法方法的认知。

想学好还是去找老师吧。

3、选字帖

选帖很重要,一个人学习书法的第一本字帖对他的影响是一生的。所以选字帖要慎重。我的建议是初学学习楷书,最好还是从唐楷里选择。

关于选帖,我曾专门写过文章,这里不再赘述。想要学好书法,首先要做好这3步,你做到了吗?

码字辛苦,同意的朋友麻烦赏个赞,关注一下啦。


不二斋

都要紧。只不过是先后顺序的不同。

字帖的选择,是每个学习书法的爱好者要走的第一步。字帖的挑选,关系到今后的书法审美取向和自己书法风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挑选字帖时,应广泛的多看,不急于一时。应选和自己性情相近的,切切不要选和自己相违背的书体。自己性情恬静,却去写狂怪放纵的字体。而性情冲动粗旷的人,去让他写闲雅清丽的字体,这是违性,违背人性,只能适得其反。选择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别人说的都不算。



挑选完字帖,下一步自然该是执笔了。执笔的方法,现在的方法大多数人采用的是五指执笔法。(看图示)

要点是指实(这没问题。不实笔就拿不起来了)。掌虚(这也不难。没有谁能捏紧了手掌握笔的)。腕竖(这个有点难,需要把肘腕悬空,执笔之手不能有任何部位接触到桌面)肘平。(手的肘部平行于桌面)。这样的动作,初学者估计坚持不到一分钟。但坚持就是胜利。如果因怕手酸,把手枕在了桌面上写,将来再想悬起来几乎为零。悬不起肘来写字,对行草书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一开始就不畏艰难,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也就逐步形成了悬肘书写的习惯。

剩下来的,就开始练习吧!


子衿tjk

一个初学书法者,要想把字写好,执笔和临帖同等重要。执笔是临帖的前提,如果一个书者,连执笔都不会,那还怎么去写字呢。

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右手垂直执笔,手心中能放下一个鸡旦,执笔要紧,书写时根据不同笔画,用腕力运动。关于如何训练腕力的灵话度问题,我的经验是:平时在不写字时,要经常空手做腕力训练,实践证明,这个办法是行之有效的。

下图为手执毛笔的中上端,站立书写的作品:



关于执笔问题,各人有各人的习惯,不可求千篇一律。书家洪厚田的执笔方法就别具一格,书写时,他是用手捏着毛笔的下端,全靠腕力下沉来的动作来完成点画布局的。

下图为站立悬腕书写的作品:

另外,选择字帖也很重要。

初学,应选择临写汉碑,也可以从唐楷入手。我的观点是,应从汉碑入手,因为汉隶是楷书它“爷”!也就是说,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成。


中州耕牛堂主

把字练好,这个范围还是太笼统了。毕竟,练字分为软笔和硬笔。


软笔呢,就是毛笔,可以说是古代人书写的一种方式。

而硬笔呢,就是用中性笔、铅笔等等现代书写工具写字的方式。

总体说,无论是硬笔还软笔。想要练好的话,临帖是不二法门。

所以,必须先进入临帖的状态,多多临写。到了一定程度,记住了所有的原帖的字,可以适当的进行创作。

在创作后还要与原帖做对比,比较风格、结构、笔画等等 。

所以临帖这个必定是写好字的关键因素。

那么就在简单聊聊其他写好字的关键因素。

比如说,想要写好字的就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自律,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假设不坚持练习字的话,手一生疏,那么一切就如同是前功尽弃。

其实,还是一样,不管做什么事情,坚持下去绝对是离你想要的成功越来越近。

另外,还有就是多多的请教比自己写的好的老师、同学、朋友等等。

说实话,闭门造车对于做很多事情来说都会形成一个阻碍。

最后,送给那些想写好字的朋友。无论理论多么正确,都只有去做了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