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都是兒科常見病與多發病,屬於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且與季節關係密切。從臨床表現上來看,二者都可能出現發熱、咽痛及口腔和咽峽部的皰疹,它們在臨床上也可以同時發生,且手足口病可以表現為單一的口腔皰疹。
1、皰疹性咽峽炎
大多是由柯薩奇病毒A組(1~6,8,10,22)型皰疹病毒、EB病毒多見引起的疾病。柯薩奇病毒B組1~5型也可致病,但較少見。此外,埃可病毒3、6、9、16、17、25型和腸道病毒70型也可引起本病。特徵為急起的發熱和喉痛,在軟顎的後部、咽、扁桃體等處可見紅色的暈斑,周圍有特徵性的水皰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結節)。大多數為輕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
多見於1~7歲兒童,好發於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發生由不同型別病毒引起。潛伏期2~4天。多以突發高熱開始,24~48h可達高峰,升至39~41℃,年齡較大的患兒可訴咽痛,咽痛重者可影響吞嚥。嬰幼兒則表現為流涎、拒食、煩躁不安,甚至發生高熱驚厥。年長兒童常見嚴重的咽痛、吞嚥困難、四肢肌痛、厭食乏力等。有時伴頭痛、腹痛或肌痛,5歲以下小兒有1/4可伴發嘔吐。
起病2天后,咽部出現灰色小丘疹,24h內發展為水皰和潰瘍,其周圍繞以1~5mm的紅暈為特徵性的病變。皮損常現於扁桃體前柱、軟顎區緣、顎垂、扁桃體上,但不累及齒齦及頰黏膜。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以柯薩奇A組16型、腸道病毒71型多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
主要症狀表現為手、足、臀部、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少數病例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為腦幹腦炎及神經源性肺水腫。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
(一) 普通病例表現 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等症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多在一週內痊癒,預後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現不典型,如:單一部位或僅表現為斑丘疹。
(二) 重症病例表現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幹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
(三)重症病例早期識別 具有以下特徵,尤其3歲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內發展為危重病例,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有針對性地做好救治工作。①持續高熱不退。②精神差、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③呼吸、心率增快。④出冷汗、末梢循環不良。⑤高血壓。⑥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⑦高血糖。
雖然兩者均為自限性疾病,但兩病引發重症的幾率卻相差很大,預後相對也有差異。手足口病除了發熱、口腔和四肢末端的斑丘疹、皰疹等臨床表現外,重症者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等,甚至可能引起腦幹腦炎、神經源性肺水腫而導致患兒死亡。因此,臨床工作中嚴格鑑別診斷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對於輕、中度發熱,以物理降溫為主。體溫超過38.5℃時,可給予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等退熱藥。有高熱驚厥者,可適當給予鎮靜劑。嬰幼兒發熱時,切忌捂熱(捂汗)。
3. 一般認為,維生素 C 和維生素 B2 可有助於潰瘍的癒合。
注意隔離
患兒應儘量待在家中,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多通風,定期打開門窗,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保持室內溫度與溼度適宜。家長也儘量少串門,因為家長也可能會成皰疹性咽峽炎的傳播媒介。
觀察病情
應密切觀察患兒是否有新的症狀、體徵出現或原有症狀、體徵有無加重或惡化,應密切觀測患兒的體溫、精神狀態、呼吸、心率,有無肢體抖動、易驚等,一旦出現危重信號,需及時就診或複診。
注意護理
1. 患病期間注意休息,多飲溫開水,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飲食為主,予以溫涼的與年齡相應的烹飪軟爛或流質、半流質食物,如麵湯、稀飯、米糊、母乳等,避免過鹹、過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在發病的一週內,休息很重要,儘量限制其活動量以防止過度疲勞。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每次餐後宜用溫涼開水漱口或直接飲用適量的溫涼開水。
3. 建議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汙濁的毛巾擦手。 腸道病毒在 4℃ 可存活 1 年,在 -70℃ ~ -20℃ 仍可長期存活,在外環境中病毒可長期存活,但不耐高溫。因此患兒玩過的玩具、用過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應徹底消毒。
如何預防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尤其是勤洗手,正確洗手,吃熟食、喝乾淨的水,居室勤通風,玩具多消毒。在高發期,儘量少去人群比較集中的,空間比較封閉的公共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