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經過一個手足口病高發的“大年”後,人群的免疫力則會普遍上升,第二年就可能會轉入到發病的“小年”,相反,流行的“小年”之後則可能會在第二年或第三年再次迎來“大年”。按照這個規律推算,2018年手足口病的發病數可能比去年高,但和前年可能差不多,屬於正常情況,大家不需要緊張。
據上海市疾控中心監測數據顯示,學齡前兒童可以佔到病例總數的80%以上。因此這個時候更要謹防手足口病的發生,尤其是家有0-5歲的兒童,更要警惕手足口病。
還有個病和手足口病特像,就是皰疹性咽峽炎,近年來,皰疹性咽峽炎漸漸進入大家的視野。它與手足口病類似,大多也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常突然發熱及咽痛,典型症狀出現在咽部。重者發熱可達40℃以上,甚至引起熱驚厥。 該病常伴嚴重的口腔潰瘍,引起患兒進食和吞嚥困難。
1
手足口病是什麼?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膚皰疹和口腔黏膜潰瘍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種傳染病,主要侵犯兒童,四季均可發病。
2
得病後表現是什麼?
多數病人突然起病,部分患者初期有輕度上感症狀,如咳嗽、流涕、噁心、嘔吐等,主要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膚、粘膜出現斑丘疹及皰疹樣損害。
具體特徵有:病變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四部曲);疹子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四不像);疹子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四不特徵)。患兒可由於口腔皰疹破潰時導致咀嚼疼痛,從而拒食、流涎。
3
手足口病是怎麼傳染給孩子的?
患者、隱性感染者和無症狀帶毒者為該病的主要傳染源。上述人群的唾液、皰疹液、糞便含有大量的病毒,可以汙染手、毛巾、手帕、水杯、牙刷、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通過日常接觸可經口感染;接觸或飲用被汙染的水也可經口感染;門診交互感染和口腔檢診器械消毒不嚴格,也可傳播手足口病;患者咽分泌物中含有病毒,可通過咳嗽、噴嚏、談話等造成經呼吸道傳播。幼兒對各型病毒普遍易感,易感性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
4
孩子患病了怎麼辦呢?
請家長們不要驚慌,務必做到以下幾點:
● 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 隨時注意觀察孩子病情進展,如果出現持續高熱、精神萎靡、心率加快、末梢循環不良等症狀,則有可能轉成重症,請家長們特別留意,隨時複診。
● 孩子患病後,家長應及早通知孩子所在班級的老師,如實告知病情和診斷情況,便於幼兒園採取消毒措施。患兒發病期間及症狀消失後1周內不要上幼兒園,以免感染其他兒童。
5
後果嚴重嗎?
患病後一般在1~2周內自愈,不會留下後遺症。多數患者只需對症治療;多喝水,多吃清淡易於消化的食物,口腔用淡鹽水擦拭或漱口;極少數患者可有併發症,病情嚴重,危機生命。總體而言,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病死率都很低,是“高發病率、低死亡率”的傳染病。
6
怎麼預防?
我國報告的手足口病病例中四成左右是由於EV71 感染引起的,重症和死亡的手足口病病例中EV71 感染的構成比更達到74%和93%。因此,預防EV71感染對於預防重症手足口病、減少死亡有著重要的意義。專家建議≥6月齡的兒童接種EV71疫苗,且越早接種越好,最好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以便儘早發揮保護作用。對於5歲以上兒童,暫不推薦接種EV71疫苗。
疾控君的建議
●對於患兒家長而言,應教育自己的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潔的食物等),在流行季節和地區儘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以減少孩子和患兒的接觸,同時應做好孩子日常用品的清潔、消毒工作,以減少感染機會。
●托幼機構還應做到加強晨午檢,發現患兒及時送診,並對兒童用品及玩具定期消毒,出現疫情後配合有關部門嚴格採取相關措施等。
信息來源 | 健康崇明
閱讀更多 上海崇明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