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那些顶级大师们(一)

东汉的蔡邕(注:也就是著名才女蔡文姬的父亲)才华横溢,博览群书。

他精通书法,通晓音律,对典籍和历史也有非常独到的研究。

蔡邕在陈留的时候,有一天,一个朋友请他和另外几个人到家中喝酒聚会。

蔡邕当天有点别的事情,去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

当时,酒会已经进行到一半了。大家都喝得很高兴。其中一个客人雅兴大发,摆上琴,弹奏起来。

蔡邕走到门口的时候,听到里面有琴声,便停下脚步,听了一小段后大惊失色:“这琴声之中为何透出阵阵杀气?”

于是,他连门也没进就匆忙跑了。

朋友家的下人看到蔡邕来了连门也不进,撒丫子就跑,觉得很奇怪,就赶忙把此事告知了主人。

主人听了下人的禀报也很觉得纳闷,就一个人追出去找蔡邕,想要弄个明白。

蔡邕对朋友说:“我跑是因为觉察琴声中杀机四伏。”

朋友回去质问弹琴的客人是怎么回事。

客人说:“我在弹琴的时候,恰巧看到一只螳螂在捕蝉。蝉振翅欲飞,螳螂举双刀游移不定,前行一步又后退一步……我深怕这只螳螂错失良机,让这只蝉飞走了……这哪里是对人有杀心啊!”

蔡邕闻言,叹了口气,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贞观年间,西域某国的使者前来朝见,向唐太宗进献了一个弹琵琶的高手。

唐太宗不愿在这个方面落了下风,一边命西域琵琶手弹奏新曲,一边安排一名叫罗黑黑的乐师在帷帐后面听。

一曲过后,唐太宗面露鄙夷之色,对西域使者说道:“像你们这种曲子,我大唐随便一个宫人都能弹奏。”

说罢,取出一个超大个儿的琵琶,递给帷帐后面的罗黑黑。

虽然罗黑黑只听了一遍,但弹奏出来却没有落下一个音符。

西域使者听罢,大叹天朝上邦,远非小国可比,回西域之后,将此事广为传播。好多西域国家闻风归降。

师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天赋极高,通阴阳之学,还写过兵书万卷。

后来,为了专心音乐,断绝杂念,他熏瞎了双目,一心一意研究黄钟大吕和鼓瑟笙琴。

有一天,晋平公对师旷说,寡人想听清徵之音,你演奏一下吧。

师旷说,清徵之音不如清角之音好。

晋平公听后很高兴,便问道:“那既然这样,你能演奏一下清角给寡人听吗?“

师旷摇了摇头:“恕我直言,国君的德行还不够资格听这清角之音。如果听了,恐怕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晋平公说:“寡人已经一把年纪了,平日也没什么喜好,唯独对音乐情有独钟。寡人还是想听。”

师旷没有办法,只好鼓琴演奏清角。

演奏完第一段的时候,只见天空的西北角涌起一大片黑云。

演奏完第二段的时候,突然天色晦暗,狂风大作,扯起宫中的帷幕,掀翻俎豆,房顶上的瓦片被刮了下来,掉在地上摔成几瓣,噼啪作响……

围坐听琴的人们吓得屁滚尿流,作鸟兽散。晋平公更是又惊又怕,趴在走廊的侧室一动也不敢动……

师旷赶忙停了下来……

自此之后,晋平公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不久便驾鹤仙游了。晋国也大旱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