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酒违法2630次高枕无忧,为何医生一则网帖却身陷囹圄

2018-04-15 毛启盈 启盈门

近日,人民日报评议员文章《医生吐槽鸿茅药酒 跨省抓捕要慎重》称,广州医生谭秦东一篇网帖“鸿茅药酒是来自天堂的毒药”,2000多点击引发跨省抓捕,身陷囹圄3个月之久……

而内蒙明星企业鸿茅药酒10年来广告违法2630次,却安然无恙,这不是公众期待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

鸿茅药酒是否含毒?作为一名医生有没有乱说?10万+自媒体会不会被禁言,在这个春花烂漫的季节,作为一个曾开过药店的媒体人,让人感到异常焦虑与不安。

公开资料显示,谭秦东医生于今年1月 10 日被内蒙古警方带走,1月25日正式执行逮捕,现在已被关押近3个月。

人民日报报道称,去年12月,拥有麻醉医学硕士学位医生谭秦东在“美篇”发表了《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文章从心肌的变化、血管老化、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想说明鸿茅药酒对老年人会造成伤害。表述本身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但是标题却使用了情绪化的“毒药”一词。今年1月,内蒙古凉城警方以“损害商品声誉罪”抓捕了谭秦东医生。

作为一个媒体人,暂且不论“鸿毛药酒”是否含有毒性。

在媒体报道上,对一种物质是否含有毒性,需要专业的医疗结构来鉴定。而谭医生网文标题中使用“中国神酒”、“天堂毒药”等华丽辞藻,显然是非常吸睛的标题党,文学笔墨浓厚,有自媒体10万+称其为科普文(说明文),但是,如果科普文使用这样的标题,恐怕参加高考也不会拿到较高分数,甚至会被醉酒的阅卷子老师评判跑题0分处理。

谭医生作为一名麻醉医学硕士,但从文笔功底上看,出类拨萃,尤其是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今天撰写自媒体10万+作者的天赋和才气。

由于鸿茅药酒已被地方列为“国家品牌计划”,成为地方纳税大户,地方品牌的骄傲,作为一名普通的麻醉科医生,你这样黑人家,人家不跟你急才怪呢。

因言获罪,在媒体报道上屡见不见。早在10多年某都市报因为导语中使用“死灰复燃,猖獗有加”8个字被列为某地当年10大假新闻。记得踏入媒体行业第一周,因参与报道了西安某小区开发商污水问题,引起了巨大的风波。在8月1日头版使用标题《污水吃一年 居民苦难言》

道出来之后,当地有名望的地产开发商非常震怒。相关负责人开着豪车,将我从报社带走。争论从下午3点持续到凌晨2时不得休息,开发商出示了当地政府部门对该小区水质监测合格证。扬言这篇新闻报道是恶意抹黑,我要在媒体上公开道歉,并且要承担法律责任,索赔至少我10年薪水都不够。

开发商指出,在这篇新闻报道中,除了“污水”用词不当外,“一年”也是夸大其词,耸人听闻的标题党。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污水吃一年,小区居民非死既病,为何还在继续饮用?

于是,只能从小区抽取样品,送当地水质部门检测。而质检部门给出的结论是,只负责送检的水质样品检测,并不能确保送来的水一定是该小区的的水。至于一年这问题,开发商和居民,双方各执一词。

面对一张来自当地政府部门的水质监测合格证,居民普遍质疑,具有浓烈气味的浑浊自来水,为何监测结果竟然合格?

科普归科普,人文归人文,在数据面前,文字工作者也是无能为力。因此,文学素养越高,如果缺乏数理化常识,很容易因为失去理智而陷入被动。

那么,鸿毛药酒是否有毒?谭医生到底有没有乱说?这个问题已经很清楚了。

从这个角度看,任何查找“鸿毛药酒”有毒的论据都成立,鸿毛药酒是药不是酒,肯定有毒(因为这句话希望我不要被跨省了,还有下文解释)。而这个“毒”和社会上说的毒药不一样。小时候,村里经常有年轻女孩服毒自杀,她们服用的毒药一般是只1059/3911,敌敌畏,生猛毒药。服毒患者脸色铁青,口吐白沫,阴森恐怖。小孩看后,半年不敢走夜路。

还有一些毒药主要指的是花草。小时候经常把牛羊赶到大山里去吃草,而山上有一种类似四季青的常青树,毒性非常厉害,一旦被牛羊吃掉,一个小时不服用仙人掌,就会口吐白沫而死,而这种树叶竟然可以入药,中医上叫做以毒攻毒。

丁香医称,何首乌明确肝毒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过警示:不论何种类型的何首乌,对肝脏的毒性是确切的,并为此多次下调、规范保健食品和药品中的何首乌用量。而槟榔和酒精属于1类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证据最确切的 1 类致癌物清单中,槟榔多次出现,而酒精及其相关产物也赫然在列。

于是,鸿茅药酒正好钻了酒和药含混不清的空子,大肆打医药广告的“插边球”。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健康时报》曾对鸿茅药酒进行过报道( 2017年 08 月 25 日 第 03 版),发表了名为《 2630 次广告违法不止,谁是鸿茅药酒的护身符?》的专题文章显示,在过去 10 年间,据不完全统计,鸿茅药酒广告曾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 25 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 2630 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

引用丁香医生文章,药品是要经过临床测试方能上市,鸿毛药酒测试结果却没有公开;使用国家濒临灭绝动物做原料,缺乏社会责任却进入国家品牌计划,名不副实等问题。

其实,药品虚假广告早已泛滥成灾。2017年12月份,食药总局官网披露《虚假广告目录》显示,上榜企业共计有82家,其中涉及药品虚假宣传的企业为44家,因违规宣传非处方药而上榜的企业达33家,占总名单的44.24%。

其中,莎普爱思滴眼液并不具备治愈白内障功用,涉嫌虚假宣传。一篇名为《一年狂卖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的文章让“著名眼药”莎普爱思颜面扫地,国家和浙江省两级食药监部门已责令该公司尽快启动临床有效性试验和开展广告自查。

中研普华研究员陈后润认为,对于非处方药广告乱象,不仅对乱做非处方药广告的企业要严管,对发布媒体、广告代理商也要严管。

而国药准字“鸿毛药酒”选用谍战良知化身陈宝国代言,让父母一代倍感亲切,药酒也是暗含着老人“有病吃药,无病喝酒”,两全其美。但是,在10年 广告违法2630 次后,是否改成“鸿茅神药”?至少听起来像一个药品,而不像是一瓶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