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你狠”到“鲜问津”,彭州大蒜给农委出了一道题!

引导农产品增值、增量

促进农村、农民增收

一直是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着力点之一

在中国西部蔬菜之乡的彭州

...

农民遭遇大蒜滞销农民能种些什么、种多少,全凭自己经验很难得到相关方面的指导!已经关注到大蒜滞销现象之前也发布有相应预警信息 通过企业和专合组织来带动注重利用新技术尽量多的给农户传递益农信息技术 目前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并没有涵盖大蒜

在彭州市九尺镇玉源村,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子、门前都放着成堆的大蒜。但村民却怎么也没想到,去年一斤能卖十元以上的大蒜,今年居然一直无人问津。以前早早就有上门订购的菜老板们,现在是始终见不到踪影。村民张大姐家里今年收成的大蒜,有好几百斤。可她此时根本顾不上为这样的好收成高兴,满院子的大蒜怎么销,是让她犯愁的大难题:

“没人买”

“往年有人收嘛,今年子不晓得卖不脱。”

“不晓得,相因嘛两三角钱一斤。不晓得今年子价钱咋的。”

“政府啊我还不晓得还没听说。”

“昨年11元一斤,今年1元3一斤。”

“咋说卖不到钱喃。”

“那不是啊,还挂在架子上的。多嘛,亩亩的栽都在栽,栽的人太多了。”

“没有,那都是由自己。你自己想种就种嘛,原来我们这韭菜基地,韭菜卖都卖不脱,好多都把它挖了,韭菜也卖都卖不脱。”

“哦,田多嘛,有些喜欢种这样种那样,有些喜欢种的多的啊,这都凭自己不是靠安排,农民都东西就是,遇到价钱好就对,遇到价钱不好就没整。”

“村上想办法村上也没得办法,往年都是人家来收或者新繁价钱高我们就拉到新繁去。”

“现在新繁才卖五六角。”

“这个是村上也没得办法组织,他是跟到行情走,政府也没得办法,那个蒜保存不好你要烂,也是恼火。”

《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直播现场

主持人提问市农委规划处杨浩:

彭州农民现在遭遇到大蒜滞销问题,我们有没有关注到?

“一直在关注。”

类似于像彭州大蒜滞销问题,在全市还有没有类似现象发生?

“比如说生猪,全市全国的生猪价格都有所走低。”

杨 浩:

第一、我们定期开展了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指数公布,及时发布。涉及到一些主要的农产品,有些实行的是周报制,有的是月报制,有的是季报,半年报,就是把农村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二、我们及时开展对农产品价格指数走势的预警。对价格暴跌,比如说涉及到大蒜这一块,我们之前也发布了相应的预警信息,这是我们对价格出现问题及时的反馈。

市农委总经济师宋峰 :

第一、农业生产,不光受市场的影响,还要受自然的影响,它的生产周期比较长。针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每年年初,我们也会有一个信息的发布,就是根据去年的一些生产,包括我们目前的走势情况,提供一些信息的参考。因为整个经营是农户自主经营,我们很多信息也是参考信息。有的信息发布得还比较频繁,包括我们农委每周可能都会发布,可能相比生产有一些滞后,但是是可以进行参考的。

第二、我们从采访里面也可以感受到,一家一户小农户在对接市场的时候确实是弱势的一方,我们农委注重通过企业和专合组织来带动,还有成都有特色的职业经理人,他们都是有专业技术和市场经验的人。

第三、注重利用新技术。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对整个生产、市场的情况,前端后端进行分析研判。通过各种信息的手段,来尽量多的给农户传递一些益农信息技术。现在我们的工作已经深入到村户,随着今后的扩面,我们还将尽力通过信息化技术尽量做好农业生产引导。

主持人提问科技处处长余建明:

针对彭州出现的大蒜滞销现象,当地专合组织和职业经理人作用发挥是否充分?

科技处处长余建明:

彭州市职业经理人大概现在有800多人,对彭州市,我们在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时候,也要求他们不仅要自己发展,同时还要带动当地的农户,这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

主持人提问:市民包先生(大邑县农业职业经理人):

您站在职业经理人的角度,您如何看待大蒜滞销这种情况?

包先生:

我自己也能体会到,因为我们大邑这边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像洋葱等,主要是种植农户没有规划的盲目扩种,别人种什么他也种什么,导致市场饱和,供大于求就产生了很多这样的情况,但是各个专合组织也有很多协会,面对农户约束性不是那么明显。

举个例子,比如种大蒜,协会说今年种一万亩够了,但是农户看到别人种了他也要种,你让他不种,别人种,他就要说,这是很难的。

主持人提问科技处处长余建明:

职业经理人和人才培育上有什么要求?

余建明:

对农业职业经理人我们每年都要培训,从经营管理还有信息化、法律法规等方面开展培训,从他的经营规模带动农户的规模等等方面,每年进行考核评定。如果是他的经营规模提升了,带动农户的水平和科技水平相应提升的话,我们就会提升他的评定级别。如果经营规模下降或者是他没有从事农业了,或者是他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出现违法违规的情况,我们也会取消他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格。

主持人提问企业处处长殷小伟:

如果因为价格爆跌给农民增收造成一定损失,有没有补救措施?

“成都市农委对主要农产品都设立了农产品价格指数的保险。”

保险类型有哪些?如何运作的?

殷小伟:

关于农业保险目前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个是传统的自然灾害保险

一个是价格指数保险(政府政策性保险,政府承担70%,农户承担30%)

其中针对于价格指数保险,我们农委对价格暴涨暴跌方面都及时启动赔付,比如说生猪价格,去年前年是18块一公斤,今年突然跌到11块多12块,我们当时设定的价格绝对指数是14.3块,和目前价格的差价赔付。

今年1—3月份我们已经启动赔付1700多万,在5月中旬的时候赔付6000多万,就是对养殖户很好的保护。

目前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并没有涵盖大蒜,下一步也会根据各个地方不同,可以把它增加进去。目前我们蔬菜主要是把萝卜、莴笋、茄子等11个品类纳入价格指数。

主持人提问
企业处处长殷小伟:

设立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有什么样侧重?

殷小伟:

对影响主要居民菜蓝子工程的。比如说生猪,大宗的蔬菜白菜、莴笋这些方面会有重点侧重。而对于小众的,我们有选择在一些区域搞,比如对蒲江,因为他丑柑冬季低温比较厉害,就有一个气象指数保险,比如像龙泉的枇杷桃子方面种的多,也专门设置了这些保险,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主要品种设置相应的保险品种。

目前全市的保险品种有22个,2007年以来,整个保费收入30多个亿。提供风险保障是2876.7亿元,赔付总共是19.8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