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德:脱贫车间到村头 群众致富有奔头

化德县双创园内,错落有序地排列着数家驼绒服装公司,它们以“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经营理念,成为化德县实现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浸润着居住在这里的贫困户,正在为越来越少的贫困户打开脱贫的大门。

近年来,化德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牵住产业扶贫“牛鼻子”,以“百企进百村”为契机,坚持党政主导、村委会主办、企业主营、贫困户主体的方式,充分发挥服装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积极引导有责任担当的企业到贫困村进行合作帮扶,将工厂开到贫困户家门口,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有了产业支撑。

德善村脱贫车间主任谢振丽说:“车间里都是贫困户,上岗之前就业局为我们做了相关培训,培训还给发补贴,村民学了技术又挣了钱,我们是流水作业,计件的,做得多,挣得也多,自从脱贫车间来到村门口,打工种地两不误,为我们早日实现脱贫提供了新门路。”

化德县现有大小服装企业320家,用工难现象严重。如今把“脱贫车间”设立在老百姓的家门口,贫困户经过培训后就可进行简单工序的生产,规模可大可小,人多时大批量生产,人少时也能正常生产,使企业摆脱了机工短缺的困扰,有效缓解了服装企业“用工难”问题。

像德善村这样的脱贫车间,在化德县其他的几个乡镇同样也有很多。在人口相对集中、交通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建设脱贫车间共6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1%,已建成投产扶贫车间50个,吸纳贫困家庭1260户,覆盖贫困人口3962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36%,预计全部建成运营后,可吸纳贫困人口5000多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