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不建议报考的大学?

人参的杯具

题主具有这样的觉悟,让人惊讶啊。

不过我想说,你提及的诸如官僚作风严重、体制僵化、导师不学无术等,更多的是硕士、博士层次考虑较多的内容,而且作风、体制问题在高校系统基本都是类似的,相对来说中科院读研,学术研究氛围相对自由些。比如导师,在大学基本只有个辅导员,少量学校的辅导员经常露面,大量辅导员一年见个几次面,开学、放假各一次。

就个人而言,如果对体制、作风等特别敏感的话,尽量尝试部分联合作办学,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只简单提及个乙区,18年全国乙卷的10个省市(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山东)的一本线差异极大,同时不清楚文理科清楚,620实在没法给你估算。如果是文科,部分省市的620分你也可以直接选择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8所港校,需要注意网上报名、面试考核的时间节点。报考港中深流程相对简单,本科期间同样有机会去剑桥、哈弗等名校做交流。说到这里,地处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对外交流也相当多,联系的境外学校水平很高,接触的牛人也不少。不过这2所学校和国内的传统的985高校不同,褒贬不一,不过从你想要的学校类型来看,对你可能比较合适。

说句实话,在大学内学不学都看你自己,我高中后面的学弟中就有考入清华被劝退的,也有普通大学考入清华大学读研读博的。如果不想去类似的合作办学高校,相对来说,北京、上海等发达区域的985名校能给你你提供的机会更多,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更方便,可跨学校选修课程,期间能接触的同学、老师更多。同时,国内外不少高端学术会议(硕士、博士跟着导师参加的比较多)都会选择北京、上海等城市作为会场所在地,本科生也可以不用注册,直接蹭进去听报告,甚至向做报告的专家提问。

至于你提及的不建议报考的大学,实在没法回答,毕竟你这个分数可以进的学校,都可以巴拉巴拉几个大牛级的校友。当别人可以的时候,我们就不能找借口,只能找到自己还需要努力的地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