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追杀刘邦的时候, 他为何丢弃自己的子女?

一只漂亮的花狸

公元前205年4月,彭城西,下邑。

一辆马车疾驰而来,为首驾车的,名叫夏侯婴。坐在车里的是汉王刘邦,还有他的一双儿女:今后的鲁元公主和惠帝刘盈。此时他们只有7岁和5岁。

刘邦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两天前还是56万联军统帅的他,今天却这么狼狈地在逃亡路上?

他在思考:“啊……仗打败了!惨!嗯,项羽很厉害,看来确实是轻敌了。看来韩信军营不得不去闯一次了,好在前些天准了他去京索一带布防啊。”

(刘邦)

女儿和儿子一路上一直在哭…一直在哭……

“韩信现在是独自带兵,如果这么贸然的连个护卫都不带,怎么去拿他的兵权?他现在有多少兵?万一他不配合怎么办?他身边我留了谁来着?曹参还有灌英!嗯,这两个人不会背叛我。应该不会?!”

女儿和儿子一路上一直在哭…一直在哭……

“啊,对了,吕雉没有办法去接她们了。都没有去接他们了,希望他们能逃出来吧。”

女儿和儿子还在一直哭…一直在哭……

刘邦心理思绪万千,听着车后远远传来的骑兵呼喝声,还有马车轮毂摩擦的“吱呀”声,感到骑兵越来越近,车身越来越重,好像跑不动似得。他心烦意乱,对着车子的女儿和儿子怒吼道:“不要再哭了!”

女儿和儿子哭的更凶了,哭喊道:“要妈妈…”

刘邦被说中了心事,他现在哪里知道他们的妈妈在哪里啊?!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命呢!两夜未合眼的他,突然睁大了带着血丝的眼睛,吼道:“再哭,再哭就下去!”

女儿和儿子被吓到,哭得更厉害了。刘邦不禁怒火中烧,一脚将他们踢下了车。

(夏侯婴)

夏侯婴坐在前面驾车,听的清楚,立刻停下车,跳下来,将刘邦的一双儿女给抱上车。夏侯婴大概检查了下,说:“幸好奔跑了一夜,马都疲了,车速慢,没伤着!”

刘邦挣着脖子,道:“他们两个一直哭,再把敌军引过来怎么办?”

夏侯婴道:“大王放心,我驾车技术很好,他们追不上的。”

刘邦催促道:“快走快走!”

夏侯婴也不废话,拿起马鞭,立刻开始驾车飞奔了。

经过刘邦这一脚,年轻的鲁元公主和惠帝都不敢在大声哭了,可是心里害怕,还在不停的啜泣。这样的啜泣声,也惹的刘邦大怒,狂躁的他又是一脚。

鲁元公主和惠帝拼命憋住的哭声,再一次响亮起来。

夏侯婴不顾刘邦的叱骂,依然停下车,把孩子抱上来。刘邦恼极了,又踢了下去,夏侯婴再抱上来。

刘邦的怒火渐渐平息了,他也知道他在跟孩子较劲,毕竟是自己的骨肉。他心里感激夏侯婴,面上却是若无其事的样子,说:“快点快点!”

夏侯婴心里想:“大王,此次追兵甚急,您把孩子丢了——我要是不管不问,今后你和吕雉要是怪罪起来,我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你们俩砍的呀!”

凌晨。韩信军营。刘邦安全了。鲁元公主和惠帝也安全了。

孝惠帝和吕后非常感激夏侯婴在下邑的路上救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把紧靠在皇宫北面的一等宅第赐给他,名为"近我",意思是说"这样可以离我最近",以此表示对夏侯婴的格外尊宠。


而知而行

语句叙述问题:项羽追杀刘邦,项羽并没有丢弃自己子女。丢弃子女的是刘邦!

问题应该改为:刘邦被项羽追杀时,为什么会丢弃自己子女?

史记中这样记载:

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後,常蹶两兒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馀,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於丰。

就是说,刘邦为了逃命,两字踹孩子下车;夏侯婴两次把孩子拉上来,刘邦气的要杀夏侯婴。

刘邦为什么要丢弃孩子呢?我觉得有三点:

1,刘邦希望快点逃命,两个孩子在车上影响逃命速度。

刘邦刚攻占项羽国都彭城,带兵55万,很快被项羽3万击溃,打败而逃。这时的项羽对刘邦的态度肯定不是鸿门宴那会了。抓到刘邦,不用考虑,直接杀掉!

2,刘邦觉得项羽不会难为两个孩子

项羽会杀两个孩子吗?肯定不会!鸿门宴的时候,项羽对拥兵20万的刘邦都不杀,现在会杀他这两个孩子吗?当然不会。况且,孝惠帝和鲁元公主的母亲吕雉和爷爷刘太公都在项羽手上,不在乎多这两个小俘虏。

项羽和刘邦不一样,刘邦是屌丝,项羽是贵族。贵族最看重风度,杀两个手无寸铁的孩子,贵族最不屑与做了。

3,这两个孩子不是刘邦的最爱。

吕雉是个强势的女人,而这两个孩子可能很懦弱,不是他喜欢的类型。刘邦最喜欢的女人是戚夫人,最喜欢的孩子是刘如意。所以,踹孩子下车,很自然,没有什么顾虑。

综上,刘邦是真命天子,不能用常人思维来考虑。

不知道汉惠帝刘盈后来会如何看待救自己命的夏侯婴?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丹水秋风!


历史知事

汉高祖刘邦在这件事情上,很让人骂了些。表面上看,谁做得出谁挨骂挨批挨打都不为过。本来,这乘人之危,不讲信用的沛县集团,实在做得过分。一个集团都想法儿整治项羽。先说得关中即止。不敢出关,项羽信了,就去齐国整治刺头儿田荣。刘邦马上纠集杂牌军五十六万攻入彭城。把彭城里的美女财物悉数运回关中。又连日在城头喝酒庆贺。项羽一听,怒火冲冠,带三万兵连夜西回,杀得刘邦落荒而逃。

刘邦此时是大名人,大家认得,更有赏金,所以,官兵都在找他。刘邦坐车,滕公夏侯婴驾车,两马拉着,道路崎岖不平,颠簸得厉害,自然跑不过轻骑兵。这车在半路上碰上女儿鲁元,儿子孝惠。滕公就抱上车,一起逃。无奈马乏车钝,眼看就要被追上。刘邦脑子一转,两脚就把孩子们踹下车,如此三次。让滕公大骂刘邦不是东西。幸而老天开眼,居然让他们逃脱了。

刘邦可能是这样想的,楚兵不识认自己的两个小孩,小孩在逃难中可能不引起楚兵注意,这样在逃难中的离散孩子不少。与其都在车上让楚兵追上全完,不如各自逃生的好。自已也可逃脱,脱险后又找,孰几两全。若一起则一锅端,全完,这才是不值。但时急事危,没法向滕公说清楚,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因为刘邦这次把项羽煮惹火了,项羽这回是下狠手的,刘邦几次三番骗项羽,他自认为项羽这回饶不了他,所以才拚了老命地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