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京剧专业演员还不如票友水平高吗?

不压正

以前在打游戏的时候,总有人说某某主播多厉害,水平达到了全国前列,结果一跟职业选手PK,几乎被完虐。于是就有这么一句话流传出来,永远不要拿自己的爱好和别人吃饭的家伙对比。

虽然可能比喻的不太恰当,但是专业演员相对于名票,就职业玩家跟大神主播这样的关系。乍一看那些名票好像很厉害,能够完虐专业演员,但是实际上,专业演员的水平高出票友一大截。

首先,专业演员的素养绝对比票友要高。无论是以前的科班学戏,还是现在的戏曲学校学戏,专业演员们至少有十年非常专业的学戏、唱戏。

而票友只是兴趣而已。就像很多人觉得自己唱歌很好,在KTV无人能敌,结果走到了舞台上,各种毛病就出来了。若要论专业素养,票友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专业演员的。

其次,专业演员在戏曲传承上比票友有先天优势。专业演员基本上都是科班出身,名门正派。不管是在学戏还是唱戏期间,专业演员总能有很多先天优势。

比如有全套的戏曲理论,运气好的还有可能被大师看上,收为徒弟。而票友就没那么幸运了,往往只能自己摸索,而且往往是不得要领。

最后,专业演员是以唱戏为生,不管是学戏还是唱戏,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与实践。而票友只是以此为爱好,唱不唱都行。

一个是不好好练功,就要毁掉饭碗。一个是不唱戏不听戏,最多有些不对劲。两者在条件上,就已经是天差地别。

当然,也有票友下海成了名家的,也有一流票友比末流演员唱的好的,但这毕竟是凤毛麟角,不能以此为依据说票友要比专业演员唱的好,那就是无稽之谈了。

而且票友下海之后,也是经过不断地学习,最终才能成为一代名家,并非是在票友时期就很有名的。


戏曲说

不知题主经历了什么,竟有这样的提问!这里可以肯定的是,票友水平普遍不如专业的京剧演员!下面,我们用事实说话!

第一,京剧的专业知识,票友不具备!

专业的京剧演员要在戏曲院校经历至少10年的学习,学习京剧的各种基础知识,练习京剧的各种技能,才能打下深厚的京剧基础,通常从小时候就已经开始,直到戏校毕业,才能做为京剧的储备人才!从打造京剧的基础上来说,票友不具备!

第二,在继承京剧流派的能力上,专业的京剧演员要比票友全面!

戏校毕业的京剧储备人才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习更深一层的京剧技能,也就是继承前辈的流派艺术,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京剧演员!在传承京剧的程面上,票友只会其中的一段或几段,对比专业的京剧演员,显的太单一,甚至不足称道!

像隔壁答主提出的那几位京剧大师如汪笑侬、言菊朋、奚啸伯等,确实并非正规的科班出身,可他们一旦下海成为正式的京剧演员,“四功五法”可一样没落下,更何况他们没有一位是以“票友”身份成名的,各位看官不得不知!

通过分析,专业的京剧演员具备“四功五法”的基础,还能全面继承各自的流派艺术,这是票友做不到的事情,不知可解题主的疑惑?好啦,说了那么多,如有错谬之处,欢迎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大话京剧

有句话“高手在民间”,当然民间也不全是高手,高手还是少的,可一旦成为高手,那贡献是不得了的。戏曲中的民间的高手叫“票友”,票友中的高手叫“名票”,他们可以和专业演员切磋,甚至专业演员还要向票友学习,像红豆馆主,张伯驹,刘曾复诸位先生等,常有专业人士向他们求教

更有影响力的像孙菊仙、汪笑侬、金秀山、龚云圃、林鸿声、言菊朋、奚啸伯,他们都是票友下海而成为名家的,而且都是大家。多位都创立了自己流派,今天仍有他们的传人在舞台上演唱。可见票友的实力,以及对京剧艺术贡献之大,创造力之强


古木戏苑

被这个问题吓了一跳。

我身边也有做票友多年,在票圈比较出名的老师。但是,距离专业演员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大家是票友,都明白差距和演出为了参与,而非与专业人士一决高下。

如果说京韵大鼓有些票友比某些专业演员唱的好,这个我信。因为有些老师是专业学过,但是职业不从事,有几段拿手也是可能的。

但是,京剧绝对没有这个可能。不提别的,京剧的眼神那得从小苦练,而且要保持练功。更不要提形体动作等每天的练功了。

京剧艺术并不只是哼唱两句啊!

另外,很多自认唱的不错的票友,真的演出跟伴奏的时候,完全张不了口。原因大家也知道。至于个别名票可以和专业演员切磋的。恩,那也是切磋啊!没说超过的。且,这种水平的票友也是凤毛麟角啊!。


书影音

专业学习和业余学习谁的水平更高?伪命题,都是学习,水平高包含很多方面:天分、勤劳、贵人相助等等。只要是学习一视同仁。

京剧作为国粹传统艺术的璀璨顶端,首先是看此人功力如何?一个专业的唱了二十年功力三成,演出都排不上,功力七八成的还在努力学习琢磨中,谁能是十分?名家最佳作品为十分。如青衣梅尚程荀张等、老生谭余杨马奚李等、小生叶俞姜等、花脸裘金等等(老旦丑等不同类别)。

票友唱功有如有八九分,那是他辛苦努力所得,如果非要说专业的都比他强,呈口舌也无意义,对京剧发展不利。

只要爱戏、懂戏、愿意演戏给百姓看的,都应该支持,让老先生公平公正考核功力几成,都爱戏才在一起传承发扬。

没有票友京剧还能叫京剧吗?

票友是京剧的土壤,票舍是京剧传道授业的宝贵交流地。

切勿用专业和票友分割,没意义更没好处。


258414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应该这么讲,一位合格的京剧表演者应该是唱,念,作,打这四门功课样样精熟的。但是我们老百姓明明是去看戏,却常常被称作听戏,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在四门功课里,唱功的好坏在戏迷心中远远重于其他三门功课。所以当戏迷们听戏不过瘾要亲自参与时,大多都是从他们最喜爱的唱练起。

骨灰级的戏迷对京戏唱功的研究和痴迷有时候令某些专业表演者都为之汗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听那些京戏名票演唱时会有那种惊为大师的感觉。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绝大部分票友的京剧表演还停留在唱功这个层面,其他三门功课要么很弱要么完全没有。从京剧的表演的完整性来讲,这样的表演者同专业演员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当然,有大多就会有个例,创造了优雅婉转的言派老生唱腔的言菊朋先生下海前不就是一位京剧名票吗?有了这样的前辈做榜样,有功课短板的票友们还需努力啊!


逍遥影音

专业和票友?原本是二个概念。专业?意味着学有专工,即在本专业本行的某一领域是内行。但也并不包罗万象、面面俱佳。就说一武生,白、唸、打、翻样样精通!可其唱?却很一般!再比如说一小生,其扮相俊朗,喝腔优美,但表情僵硬!等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俗话说:中状元易,得一戏子难!就有这个道理在内。所以?常常见一个业余中的姣姣在既能一鸣惊人,又在与专业人员同台表演时手足无措?就是这个原因。


手机用户ok先生

老夫自诩资深票友,可以肯定,票友不如专业京剧演员。尽管你会唱许多段子却网不知声韵以请入声,只能学个毛皮,一道汤是也。尽管你敢扮上粉墨登场却不知台步九龙口更侈谈什么身段做舞。尽管你可照着葫芦画个瓢却不懂白口为何物,更不明白手眼身法步。玩票可以,须自知是个"棒槌"。道理只有一亇:没有童子功未经系统训练。还有一条:你小瞧了京剧这门博大精深的国粹艺术。


高老头146800303

票友中唱功超过专业演员者,代不乏人,这与嗓音天赋有关。然而京剧是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票友的身段、表演等一般来说还是与专业演员差距很大的,票友能开打者,历史上就基本没有。现在职业京剧演员的水平比京剧鼎盛时期,是有所下降了,但总体上居然能比票友还不如,就有些危言耸听、以偏概全了。票友中多的是看谁都不如自己,真扮上演几乎要“死”台上的“高人”。


眯眼看

专业京剧演员不如票友水平高的可能性为“零”。

票友在演唱方面,也许有独到之处,可与某些专业演员媲美,但京剧艺术体现在唱、念、做、打各个方面,不从小经过严格刻苦训练是不可能做到的,这点在专业演员的一招一式中,都能体现出其功夫来,而业余票友即便形体做到了,也是机械地模仿,一举手一投足就能看得出来差距。

京剧不像演唱歌曲,有点先天条件,未经过专业训练的草根艺人,也有一夜成名的。有的专业歌手因一两首歌唱红,而走红一生,搞京剧没有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