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发生金融危机,是留房子还是留钱?

偶像是孔子

对于这个问题,首席投资官评论员李睿阳认为:

首先看到,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呢? 泡沫被戳穿,社会信贷收缩,资产贬值,资金链断裂……总体来看,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经营的情况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持有黄金这种价值属性稳定的资产其实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很常见的情况是,一旦市场上出现大的地缘政治事件,或者说其他的经济动乱的话,市场的黄金的价格都会暴涨。黄金由于本身挖掘难度和储量限制,价值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加上其长期作为硬通货,市场对于其货币的地位比较认可。因此,一旦真的发生系统性的大风险,囤积黄金总是没错的。

对于房子和现金的话,要看是什么需求。如果是出于投资需求购买房地产的话,危机的时候应当减少对于房地产的配置。房地产本身在市场好的时候价格可以炒的很高;一旦出现危机,泡沫被刺破的话,价格也会下跌非常严重。


首席投资官

不知提问的网友属于哪个阶层的,因为,这个问题是不可能一言以蔽之的。对于穷人、中产、富人;对于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答案显然是不一样的。

我来试图用最简洁的语言回复一下:

1、 对于穷人:

a. 年轻人,不存在这个问题;

b. 中、老年人,偏向留钱。

2、 对于中产:

a. 年轻人,也不存在这个问题。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中产年轻人最关键的是投资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

b. 中年人,偏向留钱。同时,要千方百计保住工作,创业者要坚持下去,往往黑暗正是黎明的前夜;

c. 老年人,毫无疑问,留钱。

3、 对于富人:

a. 年轻人、中年人,当然留钱,待房价跌了之后,房子可以随时买入的;

b. 老年人,富人老人,无所谓了,怎样都行……

总之,对于穷人来说,这个问题不用想(套用流行语:你想多了);对于中产,偏向留钱,更关键要千方百计保住工作,创业者要坚持下去;对于富人,其实怎样都可以。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陈思进

这要看处于危机的哪个阶段。

在危机的不同阶段,房地产和现金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每一次危机,典型特征就是资产价格的泡沫破灭,当然房子的价格也是要跌的。应该说,危机来临前夕,或者危机的早期,都要卖出资产。只有比别人先卖出了,才能卖到好价钱。如果卖得早了,等到危机最深重的时候,房价跌下来了,可以买更多的房子。当然也可以买更多的别的资产。

如果是危机最深重的时候,换句话说,房子的价格已经是最低点了,就可以考虑留房子。毕竟,价格已经最低,留下钱的话,将来买房子更贵。

从历次危机的情形来看,危机都会导致房价下跌,但下跌的时间不同,幅度不同。1929年的美国房价,一直到1932年还继续跌。但2008年的中国房价,也就跌到2008年年底就不跌了,四万亿投资挽回了全社会的信心。

现实中,危机处于哪个阶段,是很难判断的。往往在危机初期并无察觉,等到察觉的时候,已经危机深重,但并不知道是否到底。我建议还是要深重考虑,主要看自己有没有更好的投资门路。如果明确地看到更好的机会,就不用考虑这个阶段是否房价的底部了。

对于大多数只有一套房的人们,不建议卖房子。毕竟,有恒产者有恒心。如果居无定所了,事业和家人或许会受到冲击。所以,危机来了,也要看具体人的具体情况。

不过,也有例外,如果看准了创业的机会,卖房创业也不是万千不可以。但还是要非常非常慎重。

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尤其是高铁,让城市的发展加速。如果你看好一个区域的城市规划,看好区域前景,在危机时候就是买入时机。


孙建波

朋友,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财产和财富是增值还是损失的大事。

至于金融危机发生时,到底是留房子好还是现金好,我觉得应该还是分两种情况来决定这个问题。如果你所处国家的房子已经饱和、且金融危机之后房价可能还会有急剧下跌的可能,那么你就应该选择留现金好,在金融危机之后、经济恢复常态之后,用你手中的现金再去购买你所想要的东西,你一定会感觉到金融危机对你没有形成什么大的损失,你会为你的决策正确而深感惬意。

而如果你所处国家的住房作为重要经济产业支柱,国家都在支持房地产业发展,且城镇化建设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涌入城市的人口还在增多,大中城市的各项社会福利和公益还在增加,比如在我们中国,我还是坚持我个人的观点,你还是留房子而不要留现金,如果你手头在金融危机时有足够的现金,而又觉得没有比较稳妥和抗风险能力强的投资项目的话,我觉得你拿手中钱看准有价格适合的房子再买一套都没有问题。

为何这么说,那是因为在金融危机时你如果卖掉房子留下钱,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你的钱会会更不值钱,购买力下降,也不能保值,就是说金融危机时你卖掉房子得了800万元,这800万元的购买力可能只有危机前的400万元或更少,就有点得不偿失。

而如果你留住房子,房价会随着金融危机引发通货膨胀时,房价呈上涨之势,你的房子实际为你起到增值作用,而当金融危机过后,房价也不会大跌,你的房子实际上在为你起到保值作用。

因此,如果真有一天发生金融危机,我觉得在目前中国,还是留住自己的房子比留住现金好,可实现以不变应万变之目的。愿朋友谨慎决策,在金融危机发生时能守住自己的财富,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事业!


财经深思

一周前,有一个人在一个会议场合问比尔盖茨:“你认为在可见的未来,我们是否会再经历一次像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盖茨直言不讳地说:“是的。很难说何时,但这是肯定的。”

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从这个角度讲,金融危机是有可能使一国货币出现大幅度贬值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手里只是留着大笔的钱,其价值可能会大打折扣,而留房子则不然,无论其作为资产的价格怎么下跌,但其使用功能不会因价格的下跌而下跌,而货币的功能只表现在购买力上,如果购买力发生重大损失那就是确确实实的损失,房子则不然。

此事是有前车之鉴的,1937年,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1945年,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最初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富凯财经

当你的钱不值钱,当你的房卖不出去,当你拥有资产却觉得自己越来越穷,这一切都是可怕的金融危机带来的。怎么做好前沿性投资,尽可能减小风险,钱还是房?是一个很好的思考命题。

首先带大家回忆一下历年的金融危机,这些金融危机都为投资带来了参考经验。

1989年的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使得日本经济大倒退;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泰铢贬值,不久周边一些大国的经济也开始萧条;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美国房贷两大巨头的股价暴跌,持有相关债券的机构大面积亏损。

那么未来还会发生类似的金融危机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具体何时发生、何地发生,由什么原因引起,我们我们却无从知晓。

如果真的再一次发生了金融危机,如果你的房真的是你的房,且没有贷款,那么房不会害你。

1.房价低只是短暂的

很多人可能不想选择留房子,觉得金融危机来了房价大面积下跌,房子基本没有人买。但是房价暴跌的原因你弄清楚了吗?

金融危机来临前夕,房地产商的高价美梦即将破灭。他们用虚高的房价引来大批资金,到最后人们发现这一切都是幻梦,并无法支付高昂的房价。

接着就是一场大崩盘,房地产商再也无法还清银行的巨额贷款,于是房价开始走向低谷。

2.钱不值钱

金融危机带来的创伤一定是不可估量的,然后政府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来扳回局面,其中一个方案就是疯狂的印刷钞票,此时钱就会贬值。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金融危机是挺有杀伤力的,但是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强度都会不一样,在慧子看来,一定要认清每一次金融危机的本质,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做好投资理财。

钱还是越多越好,此话不假,当金融危机来临时,有现金的人才可以在突然而来的通货膨胀中活下去。

另外,全款房在经济复苏后,肯定还是很抢手的。最后也别忘了老祖宗留下的法子:买黄金。


懂财帝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有差别的,金融危机通常是一个过程危机,而经济危机是一种结果危机。即通常情况下,金融危机通常会演变成经济危机,但如果政府采取的措施有效,金融危机也可能中途中断,不会演变成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也就是说,金融资产会较大程度的下跌,如将房子作为投资产品,而不是仅限于居住,那么它就是金融资产,会大幅贬值,例如暴跌百分之五六十,甚至更高。

  而现金不一定会贬值,起码在金融危机的前期不会贬值,其会贬值是在政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后,例如增加货币供应,才会形成货币贬值。如果可以在货币贬值之前,将资产外置,变成外币那是最好的做法,例如美国次贷危机大量美国热钱流入中国,进而形成不利于我国出口。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

  为什么经常要提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因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往往是引起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它首先是债务危机,住房贷款人还不起本息引起;接着导致流动性危机,因为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最后就是信用危机,人们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大量的金融机构倒闭。

  2015年股市崩盘,如果国家队不救市,那么就可能形成系统性金融危险。首先股价大跌,会导致融资盘平仓,而融资盘大量强平加剧股票下跌,会导致下一轮的融资盘强平,很多上市企业股权拿去质押(即融资盘),即使没有质押,在暴跌的情况下会导致资不抵债,还不起银行的债,而银行失去流动性,人们起钱起不出来,对银行失去信心,会加剧银行极易变现,将欠债的企业变卖……最后会怎样,想想就可以了。

  而往往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后,范围扩大到无法补救,那么可能会走向极端,以战争方式转嫁危机,例如二战。通过战争可以消解国内社会压力,同时可以抢占资源和拉动内需,特别是军工领域。



  扯得这么多,更多讲的是金融危机的情况,至于留房留钱,就如上面所述,前期留现金,资产能外置最好,后期买房子。因为金融危机它是一个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探底的过程,当到底部的时候,那么金融资产,比如房子就会相当的便宜,而现金的贬值情况是不可能超过金融资产贬值。

  如果现金的贬值超过金融资产贬值,那么这个金融危机已经无法挽救了,可能导致的结果社会混乱,甚至是战争。因为增加货币供应,提供金融的流动性,是在重建金融市场,而重建金融市场的前提是货币不能贬值,起码不能大幅贬值。


三人聚众


菜鸟财经78050741264

鄙人以香港为例,探讨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港岛经济的影响,为“是留钱好,还是留房子好”的疑问提供参考意见。

亚洲金融风暴袭击香港期间,在1997年至1998年一年间,香港楼价急剧下跌50%~60%。危机期间部分外资撤离,大量楼宇空置,部分贷款人断供而被银行收回楼宇拍卖。

当时,亚洲主要货币全面贬值,港元坚守与美元联系汇率所以影响较小。但香港股市跌幅高达50%,城市百业萧条,失业现象严重。1998年沪深股市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A股属于封闭市场,国际金融寡头难以兴风作浪。1998年中国房地产还处于探索阶段,住房改革尚未启动,因此看不出亚洲金融风暴对内地楼市的影响。在人民币汇率方面,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金融方针,为后来化解亚洲金融风险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如果类似香港所经历的金融危机发生,还是持有现金比较好。大陆楼市已经泡沫不小,居民在房地产上的杠杆不低。如果公司裁员下岗,将无力还贷。有一定数量的现金在手,虽然有贬值风险,但是危机时期楼市的贬值幅度无疑大于货币,因为人民币至今没有实现自由兑换。


陆燕青

房地产观察员(2018年5月29日)答

现在提出这样的问题,确实还是比较有远见的。根据以往的金融危机爆发规律基本每10一次。在金融危机面前,我们如何做才能更好的避免金融危机对我们造成过多的伤害,我们因该如何配置我们的资产,顺利度过危机:

在谈金融危机之前,我们先看看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的表现:

表现1:大量金融资产价格暴跌,投资人血本无归;

表现2:银行类金融几个破产倒闭;

表现3:大量工业企业破产,出现大量失业工人;

根据上述金融危机的表现我们需要做的是:

1、在危机的初期出售自己的金融资产:股票、基金、债券、投资性房产等;

2、稳定直接的工作,避免出现跳槽等举动,保证自己生活正常的收入;

这个时候不禁要问,为什么?尤其是对于投资性房产

1、首先,在金融危机前期,我们需要抛售我们手里的金融资产,争取卖个好价钱,持有大量的现金;因为现金具有其他资产不可比拟的优势:流动性(包括黄金也无法比拟)

2、其次,房地产本身已经存在比较严重的经济泡沫,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泡沫资产必然被榨干,房价下跌这是必然的是,如果不能够尽快出清我们手里的投资性房产,对于利用金融杠杆进行投资的投资客而言,将是无法估计的灾难;(个人住房除外)

3、最后,大量持有现金,在金融危机面前,政府必然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救市,比如08年的4万亿,就属于政府的宏观层面救市,这样的情况通货膨胀是在所难免额,所以一定要大量持有现金。


在金融危机的最低谷时,可以选择利用手里持有的现金买进优良资产,等待价格回升,比较房子属于刚需型的产品,大家都需要。

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在别人疯狂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疯狂

以上仅个人观点!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