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焦虑症候群,你是不是宿舍里的“留守儿童”?

人到大三,已经走过大一大二的懵懂期,却又不像大四学长学姐们一样有明确的目标;我们既不能没心没肺地继续关注美妆穿搭、不分日夜地追剧舔屏,也不能心安理得地沉迷王者峡谷;似乎有满腔的热血无处释放,却又找不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途径;考研、实习、出国......我们似乎有很多选择,却不知道哪个才是适合自己的;我们好像被外界定型,却又总想再挣扎一下......

总有过来人说,大三的决定甚至比高考还重要,高考只是决定你能否上一个心仪的大学,但大三的决定,关乎着你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于是,身边的同学、朋友们纷纷忙碌起来,向自己的目标努力着。他们的选择看似多种多样,但实际上每一步选择都是举步维艰。

跨专业考研

“宿舍里的考研孤儿,比学习更加令人恐惧的是孤独和压力”

我很早就决定了要去考研,当时我觉得没人能动摇我的信念,毕竟一个民办二本的本科生出去找工作实在太没有竞争力了。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七点前进图书馆,十点半回宿舍,除了吃饭和睡觉,几乎扎根在图书馆里。几个月以来,我从每天只能背三五十个单词,到现在每天利用空余时间也能刷三四百个单词。每次在路上遇到同学、回宿舍跟室友聊起学习情况,都是惊叹我的学习毅力和相信我一定能成功的鼓励。

但实际上我的考研计划并没有表面上那么顺利。首先是跨专业考研的压力。接触一门新的学科,以往所有的成绩都不作数,还要和其他学习了四年的专业学生共同竞争,这是我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也不能弥补的差距。为了考研,我放弃了交际、放弃了实习,我甚至不能想象考研失败的后果。

另一个难题就是孤独感。我每天早早起床,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回到宿舍看到室友们说说笑笑,追综艺看网剧,却又插不上话;周末室友们约好出门聚餐游玩,也自动把我排除在外;没有人跟我分享每日的奇闻异事,也没有人能深刻理解我的烦恼和压力,作为一名考研党,我似乎从身到心都是形单影只的。都说考研是一个人的战争,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我没想到心理建设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区别的,脱离交际的不安感甚至影响到我的考研学习计划。我会在晚上背单词的时候压抑到哭出来,在洗衣服的时候暴躁地发脾气,不能心平气和地跟父母聊天,在室友讨论周末聚餐的时候也会崩溃大哭。

我有时候在想,一个孤独的没有朋友的考研党和一个交际正常的大三学生哪个更适合我。虽然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但却还是不能摆脱孤独带给我的不安感。我不知道为什么给自己选了一条这么难走的路,也不知道我到底能不能坚持下去,但希望等待我的是好的结果。

实习

“拿着全公司最少的补贴、干着最多最累最杂的工作。比起辛苦,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看不到未来”

到了大三下学期,仿佛大家一夜之间都成熟紧张了起来,考研、考编制、学英语或者实习。一种堪比高中的学习和忙碌的风气席卷了整个大三,在这股潮流中,我选择了实习。我以为即使公司不能够给我丰厚的薪水和留用的机会,也至少能够让我得到学习和锻炼,为我以后的履历添砖加瓦。然而,现实却给了我当头棒喝。

没有留用的名额,没有餐补、没有车补,每个月还要交午饭钱,每天早上七点出发上班,晚上九点加班完回宿舍,日常任务就是给领导泡茶,打扫办公室卫生,每天打几百个电话宣传公司课程然后被当做传销广告拉黑,还不报销电话费。

跟我的同学相比,我的实习既不能为我增加工作经验,也不能让我有所收获,反而在学业上和我的同学们拉开了差距,只有每天辛苦十几个小时得来的百来块的补贴,这种看不到未来的工作还要继续坚持一个月。我的选择真的是正确的吗?

参军

“我做了一个交口称赞的决定,但背后的不安和焦躁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做了一个交口称赞的决定,但背后的不安和焦躁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想每个男生心中都有一个从军梦,我也不例外。我从大二就开始准备,做了近视眼手术、坚持每天五公里的跑步锻炼,为的就是这次机会。

跟身边的朋友同学说了我的计划之后,他们都很兴奋,字里行间也透露出对我这个勇敢的决定的支持和钦佩。我想很少有人能够下定决心在大三快要结束的时候参军,但我做到了。

可实际上,我除了即将实现目标的兴奋之外还有许多的不确定。可能人得到的越多顾虑就越多,大三大四课程减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越多,我明明可以选择考研或者找一个好的实习来为我毕业找工作做好铺垫,却选择参军。两年之后,我的同学们都毕业工作了,我却还要再等两年,两年时间里减少和外界的联系,我也担心是否会和社会脱节,再多等两年进入社会,我是否会赶不上同龄人的步伐?

为过去买单

“人总要为自己当初的少不更事买单,承受结果并继续走下去,并不像表面那样云淡风轻”

我之前一度以为上了大学,就是我自由发挥的时候了,我想要走之前没有走过的路,过之前没过过的生活。所以我去年休学半年,体会人生去了。

半年里,我辗转来到横店,大胆地想要成为明星,然而事实并没有那么容易。没有特别帅气的外表、没有惊为天人的演技也没有手眼通天的人脉,在剧场摸爬滚打了一圈之后,混了个露脸的龙套,然后老老实实地回学校重修补课。

跟我的室友们相比,四级低分飘过,六级还没考试,日语N2也没考,没有教师资格证,没有计算机合格证明,普通话也没考,甚至连学生组织的经历都只有一半。每天还要弥补我年少轻狂落下的课程,在班级里没有特别交心的朋友,每天和学弟学妹一起上课的时间比在自己班还多。在大家都忙着充实自己的时候,我在为自己的过去买单,内心不可能不焦躁,但还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不要和别人差的太远。

在这个大三普遍忙碌的时刻,却总有一些人被遗留下来,变成宿舍里的留守儿童,他们或许在享乐与上进之间徘徊,在工作与深造之间矛盾,甚至在为努力而得不到结果而担心,他们承受着只有自己知道也只能自己承受的压力,到最后变得焦躁不安,终于崩溃。

宿舍孤儿每天都在干什么?

无所事事

“我没有目标也没有动力,不肯用苦工,但也有不甘心”

一直以来我都成绩平平,高中最大的压力也只是担心考不上本科。高考之后来了个三本院校也没有什么心理落差,这是我正常发挥得来的结果。大一大二课业很轻松,既没有发奋学习改变命运,也不会刻意逃课旷到只为了吃喝玩乐。

说出来你可能不太相信,从上大学开始到现在,大三是我最无所事事的阶段。大一大二每天不是忙着社团活动,就是部门聚餐,和女朋友约会之类的,每天的日程都快赶上学生会主席了,但是大三之后,之前的所有学生组织都退了,和女朋友前段时间也因为各种原因分手了。

我的家庭条件还不错,父母也很开明,不会给我太大的压力,他们甚至帮我找好了实习单位。即使我依然按部就班,暑假也会一个不错的实习,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也试着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我买了考研资料,但是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举动。前一天晚上告诉自己该学习了,第二天早上又起不来床;好不容易下床了,又会给自己理由看看球赛刷刷微博;到下午,和朋友们约着出去打个球撸个串,又到了晚上。室友每天也会提醒我学习,会叫我起床,帮我在图书馆占个位子,但大多数都没用,我没有用苦工的决心,也没有学习的动力,所以我只能选择保持现状,我甚至可以在宿舍宅一天无所事事不出门也不学习。我不知道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但不论多久都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逃避选择

“我知道每天在做自欺欺人的无用功,但结果可能我都不能承受。”

上大三之后,身边的人都变得紧张起来,似乎稍微松懈就会被人抛在身后,我们想要好的学习、丰富的经验、合适的实习,甚至想定下未来的工作和学习。

我每天也很忙:跟着室友买了教师编制的资料,买了考研复习资料,买了特岗资料,跟同学们一起操心这学期要找一个怎样的实习来丰富履历,想着下学期还有哪些必要的证还没有考......

每天给自己罗列一系列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从早到晚看似忙碌实则空虚地度过每一天。早上起床背单词,但一天下来记进脑子里的却没有几个;拿着一堆复习资料,却不知从何入手;好像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却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每天对着一堆招聘实习的公司,却始终不能下定决心投简历......看起来我和大多数大三学生一样,每天为学业为实习忙碌着,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做的都是无用功,现在这些浮于表面的努力都是为了掩盖我逃避的事实。我既没有下定决心考研学习,又没有做出决定投递简历,我知道症结所在,却去能为力,我不知道到底怎样的选择才是真正适合我的,如果我行差踏错,我可能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我可能终其一生都会后悔现在的决定。

为什么会出现大三焦虑症候群?

1、历劫飞升的阵痛期

对于我们来说,大三作出的决定其实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我们不知道这个选择是否正确,不知道最后能否成功,所以出现前所未有的焦虑感。但其实这这种焦虑更像是一个与自己较劲的过程,你如果想摆脱焦虑,要么选择放弃,要么坚持到底。这两种做法没有谁对谁错,只有哪个更适合你自己。等你度过这个阶段再回头看看,会发现,当初的焦虑并不是你的阻碍,反而让你更上一层楼。

2、没有目标,逃避选择,无所事事

这是大多数大学生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看到身边的朋友、同学都有了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每天为实现目标而忙碌努力,但自己却一无所成,怎么能不焦躁呢?

没有目标、没有动力,逃避选择、拒绝结果,他们龟缩在自己的世界,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然后被同学淘汰,沦为 “留守儿童”。

不论你是大三焦虑症还是大学生“留守儿童”,你都必须知道,做出选择并为之努力,然后勇敢地面对结果是你必须经历的过程。大三的选择的确很重要,却也不会要你的命,所以也不需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管什么时候,即使我们不小心犯错了,只要你肯给自己重新开始的机会,你就能重新开始。

-写在最后-

别人的人生是你无法复制的,你能做的就是走好自己的路 。

在我们为学习、为工作、为寻找更好地选择而焦虑不已的时候,我国西部某些地区的学子们甚至没有可以选择的机会。

如果你也渴望实现自身价值,想要为贫困地区奉献自己的力量,为西部人民献出自己的爱心,不要犹豫,奔赴西部,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难忘的事!

报名流程

2018年计划招募选派1830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到西部地区基层工作。服务期为1至3年,服务协议一年一签。2018年西部计划设基础教育、服务三农、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疆、服务西藏等7个专项。

报名时间2018年4月25日至6月10日

6月15日前完成选拔工作,6月30日前发放《确认通知书》。点击查看2018年西部计划报名指南

在这里,用知识的力量带领孩子们树立自信,充满梦想;用专业的力量帮助乡亲们战胜疾病,重返健康!

你在大学生活中是否也会遇到让自己无从下手解决的焦虑时刻呢?你是怎么处理的?你身边是否也存在大学“留守儿童”呢?快来和最最分享吧!

◆ END ◆

作者|橙子(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