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长在烂水沟旁,20年前用来洗澡,现在城里一株卖5块

在乡村地区,最难熬的季节可能就是夏季,尤其是在二三十年前的时分,乡村没有空调,也没有蚊香。当时为了消暑,许多农人都挑选到山洞中纳凉。除了酷热之外,夏天还简单发生许多皮肤病,比如说痱子,曾经小孩长痱子很常见,不像现在有痱子粉,几乎没有小孩会长痱子了。

曾经夏天的时分,一旦出现了皮肤病,我们就会采摘两种植物,然后晾干熬水。用它们熬出来的水有一股非常特别的香味,老人们认为,用这种水洗澡,能够避免皮肤病,多洗几回,夏天就会舒服许多。第一种植物就是艾草,也就是上面图中这种,艾草在乡村很常见,田坎上都有,随便一割就是一大把,晾干就能用了。

第二种植物就是上面这种,乡村叫它“菖蒲”,菖蒲一般生长在烂水沟周围,曾经乡村水沟周围基本上都有。也是顺手都能采摘到的,菖蒲也有一股特别的香味,曾经就是用这两种草晾干,然后放在锅里熬煮,最后倒出来的水就能够用来洗澡,洗完之后,浑身都有一股清香的滋味。

当然,除了洗澡之外,菖蒲也有一些特别的作用。尤其是在端午节的时分,乡村都有悬挂菖蒲的习气,还有就是用菖蒲洗澡的习气。要在每年的五月五日早上,采摘新鲜的菖蒲,晾干之后洗澡有着特别的含义。一起悬挂菖蒲传说能够保平安,避免毒蛇、毒虫钻进屋里。

现在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分,城市里就有许多农人卖菖蒲。一般买菖蒲的都是一些老人,他们过端午节有这样的一个传统,习气在门前挂一株菖蒲,一起也有的人会用菖蒲来洗澡。不过菖蒲也仅仅在端午节比较受欢迎,过了这段时间,基本不值钱了,在端午节的时分,菖蒲能卖5~10元一把。各位乡村朋友,你们当地有这两种习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