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赵政委500米外准确射杀鬼子,是否属于“神剧”范畴?

须臾lighting

赵刚在《亮剑》中,有三次出枪机会。

第一次,李云龙带领独立团在赵家裕攻打山崎大队的时候。在150米的距离,赵刚三枪放到三个鬼子。赵刚这一手,让李云龙刮目相看。

第二次,就是题主说的这次。冈村宁次对我根据地发动扫荡,李云龙和赵刚率部突围到辛庄。赵刚跟李云龙打赌,他能一枪打中500米外的日军迫击炮手。赵刚一枪命中目标,李云龙因此戒酒一个月。



第三次,赵刚去国军第110师师部,配合廖运周师长起义。被军统特务史一全发现,赵刚果断掏出手枪,打死史一全。

赵刚的这三次出枪,只有第二次距离有点远。李云龙目测说有将近500米。这是不是脱离实际,下面我来分析下。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已经量产的中正式步枪,表尺射程:2,000米。在使用7.92毫米×57毫米尖头弹的有效射程超过600米。



日本士兵装备使用的三八式步枪,表尺射程高达2400米,有效射程是460米。但是,该枪使用6.5毫米半底缘尖弹,400米内的弹道平直。日军经常在800米距离,创造集中集群目标的记录。

而且,日军士兵使用三八式步枪的训练标准是:在300米内射杀单个目标,700米内射杀集群目标。


综上所述,赵刚作为拥有狙击手能力的“神射手”。在500米距离,集中固定目标(当时,日军迫击炮手就蹲在迫击炮前,准备装弹,不是移动目标),还是符合实际的。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亮剑》当然是神剧,完全忠于事实没有艺术加工的小说和电视剧,是没有读者和观众的。

500米之外干掉鬼子,差不多是三八大盖和八路军狙击手的最高水平了。所以,这算是有事实依据的合理吹牛!


可是赵刚作为非专业的狙击手,能一枪干掉鬼子的狙击手,这就是胡闹了!

要知道,侵华日军财力有限,每一颗子弹都要珍惜,所以,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包括拼刺刀,射击精度都是远超抗日战士的。

不过分的说,侵华战争中的日军步兵,基本都能抵得上半个狙击手!

抗日军队,在战场上,基本不会像赵刚一样很淡定的举起枪,把日本人爆头。更多的图景是,战士第一次上战场,没开枪没见到日军,就被打死了。第一次没死的,第二次敢开枪了,不会瞄准,被日军爆头了。第二次侥幸没死的,第三次开始向日军射击,成了真正的战士,然而,要把日军爆头,还是太难。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孟烦了就是被日军坦克吓破胆,学会在尸体堆里装死,却被打扫战场的鬼子废了一条腿。

《我不是王毛》中,王毛当兵就是为了賺钱,一当兵就装死,逃回来再次去当兵。

这才是真是的抗战!

也许,赵刚这样的高材生加军事天才不会像普通士兵那么怂。屡战屡败的中国军队很难用所有中国人有必胜信念。

如果1931年日本记日记,会这样写——

1931年,土肥原贤二率领1万日军打败20万中国军队,占领东北三省。

1932年,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归降日军,昔日中国之主成为今日日本之奴。

1933年,日军120人赶走热河省主席汤玉麟,占了承德,东北全境成为日本土地。

1934年,当初淞沪抗战的英雄部队19路军,在福建反蒋,蒋介石不得不求助于日军,把福建卖给日本。

1935年,何梅协定签订,华北成为日军囊中之物。

1937年全面抗战,成绩单更加亮眼。

淞沪会战,日本军队20万,中国军队80万,在上海苏州等地死磕,三个月后,中方撤退变成大溃逃,日军占领苏南和上海。

太原会战,日本军队14万,中国军队28万,太原被占领。

武汉会战,日本军队30万,中国军队110万,武汉被占领。

面对中国最精锐的军队,面对德械美械军备明显更强的国民党军,日军以一当三以一当十。你很难说日军很好打。

但是,电视剧的本质不是思考和忆苦思甜,而是娱乐!所以,在难搞的日子里也要笑出声来,即使是尸横遍野的抗日战争。

于是,地道战,地雷战一群民兵玩死了小日本。

于是,手撕鬼子,包子雷等等奇葩剧情上线了。

即使是专门描述日军残暴的南京大屠杀,也要安排佟大为一个人干掉一群日本人。

没有人希望如实描写抗日战争,那是中国人最惨痛的记忆,毕竟,电视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砸的。

小时候看来地道战,并且发现村里也有地道,特别盼望小日本来入侵,现在想来,真是傻的可爱!


历史知事

先说个真实战例:侵华战争期间,东京各大影院放过一段“军神饭冢联队长”的战地录影,整得这个面目狰狞胡子拉碴的老鬼子成了日本网红,时任日寇101师团101联队大佐联队长。



三八式步枪由于枪身枪管较长,弹丸初速高,其标尺射程高达2400米,有效射程460米,在1000米的距离上仍具备杀伤力。在500米的距离时,有经验的特等射手通过调节标尺和把弹头挫出旋转的纹路,有技术有感觉的话,命中没有问题。



《亮剑》中赵刚有两次秀枪法,第一次是李家坡之战,百步穿杨,一鸣惊人,让瞧不起知识分子的李云龙从此对他刮目相看;第二次是在撤到赵家峪之前,独立团部分干部战士被包围在无名村,赵刚和李云龙以戒酒为賭注,一枪击毙有效射程外的日军迫击炮手,别忘了,赵刚可是被抗大教员誉为“有狙击手潜质”的优秀射手。



还一部抗日剧《永不磨灭的番号》,最后一集里黄海波飾演的“李大本事”在至少500米的距离上,稍微调整了下标尺,一枪将对面喊话的鬼子爆头,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接受的。

赵政委是神枪手,而不是神剧。


度度狼gg

根本不算,如果使用二战时期的全威力弹栓动步枪,如果射手足够精准,对于1km的目标都能有一定的命中率。

现代突击步枪为了减小后坐力,都是采用的中间威力弹,威力远不如二战时期的栓动步枪。

举个例子,采用5.56mm NATO弹的北约AR-15系步枪,枪口动能通常在1500J左右。突击步枪中威力较大的AK-47枪口动能也才2000J。

而二战时期德国采用的由Gew98式步枪裁短枪管的Kar98K卡宾枪就有3600J的动能。莫辛纳甘这种正宗的长枪管栓动步枪的枪口动能可以达到4200J以上。这可比现在的一些狙击步枪的枪口动能还要高。

这还不算完。二战时期的栓动步枪采用的旋转后拉枪机本身就对提高精度有利,因为在射击时枪机内没有活动部件,有利于减少枪机的零件数,这样一来对整体命中精度有着多重提升。

实际上直到今天,真正的狙击步枪都是采用旋转后拉枪机。比如M-24,AWM等。如今对于采用导气自动原理与全威力弹的点射半自动步枪一般虽然仍然称为狙击枪,但是实际上是划分到精确射手步枪这个范畴内的。而12.7mm以上的导气式半自动步枪则是反器材步枪。如今对于狙击步枪的具体标准是倾向于满足旋转后拉枪机+全威力弹这两个要求的。

而这两点要求恰恰是二战所有军用步枪都具备的。实际上当时的狙击手就是在一堆普通步枪里选出一把精度较好的当狙击步枪。

既然如此,如果枪没问题,那么凭什么说赵政委打不中人?


贞观防务

不是属于“神剧”,是完全有可能的。下面,请听我详细的分析一下,题主大概就能明白了。

赵刚所用的枪

在《亮剑》电视剧的第八集中,赵刚和李云龙打赌,500内射杀日本鬼子,李云龙不信,觉得赵刚吹牛逼,但是赵刚确实做到了。有些人看到这一幕,就大呼这一点脱离实际,《亮剑》也俨然成了神剧,真的是这样吗?

有句话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赵刚能不能在500米内射杀鬼子,他所使用的枪的射程是根本条件。试想一下,如果说赵刚拿着冲锋枪或者手枪,打死了500米远的日本鬼子,这就是睁眼说瞎话了,因为手枪或者冲锋枪的射程根本达不到500米。

但是电视剧中和小说中明确的表明了赵刚所使用的是步枪,大家都知道步枪的射程一般都比较远,而且是属于精准度较高的远战武器。按照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赵刚所用的步枪应该在中正式步枪,汉阳造和三八大盖这三种枪之中。

先谈谈中正式步枪,这是以蒋介石名字命名的步枪,在1935年正式开始量产。中正式步枪以德国标准型毛瑟步枪为蓝本,是国民党军队特别是正规军的常用步枪,表尺射程2000米,对于500米内的目标完全可以射杀。当时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不排除八路军会从一些路径得到这种枪支。

在谈谈汉阳造,这种品牌的枪支在中国而言,可以算得上是非常著名的了,我党军队在抗战时期使用汉阳造是最为广泛的。汉阳造的步枪在很早就已经量产了,所以这种枪支比较常见,最大射程1300米,对于500米内的敌人也可以有效射杀。根据相关历史条件判断,赵刚使用的步枪最有可能就是汉阳造。

最后谈谈三八大盖,“三八大盖”是我军士兵的俗称,它的书面名字叫做“三八式步枪”,是日本鬼子所使用的主要枪支品种,我军在与日军作战中也缴获过不少三八大盖,赵刚用此种枪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三八大盖穿透力强,精度高,表尺射程高达2400米,对于500米内的目标可以有效射杀。

赵刚的枪法如神

枪支的射程是根本条件,射程不够,就算枪法再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同样,枪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算你的枪支再强大再好,而你的枪法非常的烂,想要在远距离射杀敌人也是痴人说梦。

而赵刚的枪法如何呢?我觉得用枪法如神,百步穿杨来形容是完全没问题的。赵刚对李云龙自己就讲过,他以前在大学的时候,赵刚的一名老师觉得他有狙击手的潜质,所以就对赵刚进行了全方位的狙击手训练。

可能有些人不知道狙击手是什么,那我就简单的和大家讲一讲。所谓的狙击手,是一种接受过相应的专业训练,藏匿于隐蔽且开阔场所使用精准的轻武器对特殊目标或者重要人物进行远距离摧毁和暗杀的一种职业。如果不好理解的,那就把它理解为神枪手吧。

赵刚作为一名神枪手,其枪法不仅在独立团而言是首屈一指的,就算在整个晋西北的第二战区里面,恐怕也很难找出几个能与赵刚匹敌的。楚云飞也号称为神枪手,但是对赵刚的枪法他自己也是自叹不如的。

赵刚神枪手的特质,在剧中有多次表现,除了500米内对日本鬼子爆头,还有反鬼子大扫荡时赵刚在小村子里与鬼子远距离激战,还有淮海战役中在危急情况下一枪打死史一全等等,这些都生动而又形象的体现除了赵刚的枪法如神和临危不乱。

如此百步穿杨的枪法,加上步枪的超远射程,赵刚在500米射杀鬼子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从常理分析而言,这一点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为什么又有人觉得这个情节是属于“神剧”的范畴呢?

我的结语

综合赵刚所使用的步枪射程远超500米和赵刚的枪法百步穿杨这两点,我充分有理由相信,《亮剑》中赵刚500米内精准射杀鬼子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并非“神剧”范畴。


史路漫漫

步枪击中500米外的目标一点也不神,当时抗日战场的步枪大部分的有效射程都在800米到1000米的范围之内,尤其鬼子的三八大盖,射击精度就很高,只要标尺掌握好,1000米外绝对没有问题。

赵政委燕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性格沉稳,做事有条有理不急不躁,在抗大也系统学过军事知识,接受过军事训练,据说还有狙击手的潜质,所以500米外狙杀鬼子完全有可能,而且赵政委在剧中扮演的也是一个军政全才的角色,军事素质一点不含糊,在李云龙降职和受伤养伤期间,都是他军政一把抓,尤其是在日本特种部队偷袭八路军总部那段,他指挥若定,在李云龙不在的情况下,及时掩护总部首长撤离,顶住了鬼子的进攻,没有让总部遭受损失,让李云龙有机会全歼了日本的“军官考察团”。

在抗日战争艰苦的环境中,赵政委这种能文能武的领导不在少数,开国将军中这样的人才比比皆是,如果赵政委没有两下子,李云龙这种“痞子气”十足的人能看上他,和他搭档这么久,否则早被李云龙挤兑走了。


浩荡扬子江

首先,我们要理清,什么是神剧?

自从手撕鬼子的《抗日奇侠》和裤裆藏雷的《一起打鬼子》后,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抗日神剧。这种电视剧粗制滥造、情节雷人、让观众接受不了,我很赞同,但我认为,把这种烂剧叫“雷剧”更贴切些,叫“神剧”也可以,但范围可以更大些,只要是又烂又雷的剧,无论何种题材,都叫神剧,不要专门出现一个“抗日神剧”。

这种质疑很可怕!我们看到,当某些人把所有不是写实的抗日剧统称为“抗日神剧”后,近几年屏幕上抗日剧的产量在直线下降,这两年已经很少看到抗日剧了,为什么?怕骂!

究竟是谁想让我国抗日剧的产量直线下降呢?

这里我们要分清记录片与电视的区别,记录片必须写实,必须真实,但电视电影与文学一样,都是允许艺术夸张的,火冒三丈,人生气后怎么可能冒出火来?白发三千丈,谁的头发有三千丈啊?

电视电影,可以写实,也可以夸张,不要一见夸张就骂神剧。当有人质疑《亮剑》这样的国产精品剧,我仿佛看到了,一群精日分子的险恶用心。

有人在头条质疑过潘长江的《举起手来》,理由是抗日剧不能搞笑,但同样是二战影片,打德国鬼子的《虎口脱险》成了经典。

有人说抗日剧不能艺术夸张,伤国人感情,什么时候中国人这么玻璃心了?《美国队长》《神奇女侠》都是一个人带一支小分队就把二战打赢了,怎么没人叫它“美国神剧”呢?

看到一个中国人打一群日本人,有人难受,我忍不住呵呵了,难道看到一个鬼子打十个中国人你会开心了?看个电视电影,你就真的误以为日本鬼子弱小无知了吗?

有多少人现实与电影会傻傻分不清?

我国上世纪一大批经典的抗日电影《小兵张嘎》《三进山城》《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都用到了夸张手法,当我看到有人质疑《小兵张嘎》时,我开始怀疑,某些人究竟是玻璃心,还是精日分子呢?

会不会有人不想看到抗日剧,所以拼命叫嚣“神剧”,混淆视听,让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充当精日分子摇旗呐喊的旗手,从而达到抗日剧在中国屏幕上消失的目的呢?

不要质疑《亮剑》了,它必将成为经典剧,经典的国产抗日剧不容质疑,所以我提议,不要专门针对抗日剧,所有又烂又雷的剧,都可以叫神剧,不仅仅是抗日剧。

不过,刚开播的新《亮剑》,当我看到一个个帅帅的、酷酷的剧照,这哪是什么《亮剑》?分明是一群偶像《亮相》,这是雷剧,不防骂之。


大侠145002436

不要说500米那一枪是不是神剧是范畴,亮剑其实就是一部标准的神剧,只不过几个主演演技在线,编剧还算合格,正好符合那个时期人们对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审美疲劳,所以亮剑才火了。就一点几个主演去县城大开杀戒还全身而退,在当时怎么可能?全剧只样的地方非常多。从抗日战争开始的国军和日军伤亡比例从10:1到后来的7:1,6:1。八路军的平型关大捷才做到了和日军差不多伤亡,但是八路军投入战斗的兵力和日军比是10:1我方拥有非常大的兵力优势,日军只有一个中队和一个小队以及若干后勤辎重部队。只有在解读历史上尊重历史才能正视现在的自己,抗日剧胡编乱造就是对历史的亵渎。其实大家想想就知道当时中国有多少人?多大地方?一个小日本侵略要打14年?如果都是抗日神剧演的那样,看这都像是中国去侵略日本。


温州老姜

说到三八式步枪要先说下它的原型三十年式步枪和三五式海军步枪,三十年式枪是设计师有坂成章参照德国毛瑟步枪设计仿造,于1897年(明治三十年)进行制式化生产。后日本海军列装时交由部属南部麒次郎改进,其将表尺改为直立式,并且加上枪机盖,并命名为三五式海军步枪。

1904-1905年在日俄战争期间在中国东北暴露出明显不足,枪机进入灰尘后造成操作不良。经过南部麒次郎重新改进,枪机表面增加了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将整个机匣完全盖住,可有效防止沙尘进入机匣之内。因改进时间为1905年时值日本明治三十八年,因此命名为“三八式步枪”,因为加防尘盖就得了一个叫得响的名字——“三八大盖”的绰号。

那么我们看下三八式步枪的系统参数,可以看到有效射程为460米。

那么500米射杀就不可能吗?子弹的射击距离经过现在系统的研究会受到空气密度,温度,湿度,子弹重量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就举最简单的例子顺风和逆风的射击距离就相差很大。当然这是自然因素的影响,射击者的自身素质也很关键,要不然就不会有专业狙击手。

这样看《亮剑》绝对不是抗日神剧,考虑好自然因素加上射击者的自身素质500米外击中目标完全可能。


雨辰双轩1216

首先,你的问题完全是错误的!是150米!不是500米!

就算是500米,对于抗战时期的步枪射程,精度也不是什么达不到的问题。何况,神枪手总是有的。有什么问题呢?脑子里为什么会冒神剧?

就算是500米,再假定射击精度真的略有不及,作为影视剧,一点点夸大凸显主人公的不凡,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这是全世界战争剧常有的手法。比起加里森敢死队的神勇差远了吧!怎么会想到什么神剧?

再者说了,你看过抗日神剧了没有?

如果真的看过,请问:你看它是为了看抗日吗?那里面主要情节是战争,还是男女情感?

请明白一点:所谓抗日神剧基本上都不是正儿八经的战争剧,而是情感剧!!!

请不要侮辱亮剑。

请不要以神剧的名义侮辱抗日英雄!侮辱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