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店的这位老人太“扎实”了!有谁认识?!

张金荣 摄

“一辈子跟着党是我最大的光荣”

郭家店镇班家村,是89岁老党员卢俊奎的出生地,也是历经烽火岁月后一直“牵绊”着他的地方。战争年代,卢俊奎抱着为国战斗的决心,参加了大大小小7次战役,沐浴战火硝烟的洗涤;和平年代,铸剑为犁的故事,隽写在他为了家乡建设勇挑重担的瓦砾之中。

张金荣 摄

9年,参加7次战役,历经烽火岁月

一个标准的军礼,一句有力的誓言,89岁的卢俊奎身体硬朗,说话思路清晰,字句铿锵有力。谈起自己的经历,卢俊奎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不忘初心,这一辈子跟着中国共产党是我最大的光荣。”

1947年,卢俊奎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入党就是为人民服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简单质朴的几个字传达出他对党一辈子的忠诚和信仰。第二年,卢俊奎穿上了军装,和战友一道奔赴战场,参加了渡江、宣城等7次战役。

1949年4月的一个夜晚,卢俊奎所在部队乘船来到芜湖准备渡江。“途中我们被国民党发现,双方激烈交火,炮火连天,火海一片,我和战友们整整打了3天才顺利渡江。”谈起当年参加的战役,卢俊奎依然激动不已,低沉的声音将所有人的思绪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那时候,我们打仗的武器装备十分落后,敌人用的是美式装备,我们用的是小米加步枪,但战场上我们不怕死,靠着革命精神,打赢了一场场的硬仗。”

“安徽宣城战役时,面临国民党的围剿,战士们连续几天行军,吃不上东西睡不了觉,鞋子走坏脚上起泡,但仍没有停下,光着脚继续走,偶尔停下来,站着就睡着了。”每每回忆起战火纷飞的岁月和出生入死的战友,卢俊奎总是很激动。

战场上,共产党员总是冲在最前,战士们个个是英雄,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也正是在部队里,我从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苦孩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这是让我受益一生的财富。”卢俊奎说。

25年,带领村民兴修水利植树造田

“干革命、干工作,都要听党话跟党走,作为一名党员,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卢俊奎说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员做事就要以身作则。

1958年,看到家乡落后的窘状,卢俊奎放弃了北京的安稳工作,毅然返回了家乡成为了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5年。他先后带领村民苦干实干,植树3000棵,修建小型水库1座,挖机井2眼,受到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好好的地荒着,太可惜了。”据卢俊奎回忆,当年回到家乡后看到村里缺水,他下定决心带领村民修建水库。由于当时条件艰苦,没有什么机械设备,卢俊奎和村民们只能靠着双手用铁锨一锨一锨地挖,靠着双肩一担一担地挑,小型水库终于建了起来。

卢俊奎深知,虽然农田灌溉问题得到解决,但要解决村民吃水的问题,必须要打井。“打井比修建水库还要困难,但那时我们什么都没有,只能靠自己。”卢俊奎说道,村民们齐心协力,分工明确,有的在井下用铁锨挖,有的在井上用绳拔,有的用肩挑用筐抬,在村民们的团结合作下机井挖好了。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有奋斗才有幸福。”卢俊奎说,为了改善村庄环境,将班家村土地尽快平整,卢俊奎带头表率,带领村民,白天晚上连着干。“由于山坡上没有土,植树比较困难,我和村民们就先在山坡上挖坑,然后再从山下一担一担地将土运到山坡上,把树种上。”卢俊奎正是凭着这种吃苦耐劳、一心为民的精神自己种了3000棵树。“那年春天,其他村还特意到我们村来学习,努力的成果得到认可,我和村民们都很高兴。”

70多年,他未落下一笔党费

1982年,卢俊奎把村党支部书记的“接力棒”交到了新一代当家人卢延东手中,但他离岗不离党,积极响应村里的党建工作,以一名老党员的赤诚之心和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为村里全体党员作出了表率。

时过境迁,虽已年迈,可党在卢俊奎心中始终是最神圣、最敬重的。采访时,卢俊奎看到鲜红的党旗激动不已,颤颤巍巍地举起右手高喊:听党的话,一生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