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發的越多就說明一個人的學術水平越高嗎?

扶搖難接

中國所有的研究機構,無論是高校,還是研究所,都把發SCI文章捧上天。

研究生畢業要發SCI,教師年終考核要數SCI,評職稱要拼SCI,人才引進的硬指標,也是看有多少SCI。連研究生們在一起吃飯,談論最多的話題也都是誰最新又發了SCI。

就連苦中作樂的科研狗們寫的對聯,都是SCI:

上聯:SCI 天天有,一區

下聯:NSC月月發,封面

橫批:NB

科研圈中津津樂道的SCI,有多少人思考過其本質是什麼?

兩彈一星,沒有發SCI,中國的科研就不出成果了?屠呦呦發明青蒿素,沒有SCI,就拿不到諾貝爾獎了?

SCI現象的本質是什麼,不就是KPI嗎?而且是一個用了20多年不做調整的KPI。

既然本質都是KPI,看看馬雲怎麼評價KPI的。

那些用KPI去代替日常管理的領導,他的表現就用一個字來概括:懶!
KPI是一個結果,KPI前面的分析是極其關鍵。

KPI最忌諱的是愚蠢的分法,我們今年做五十億,你分兩億,他分三億,這個太粗放。
KPI和歷史一樣,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說它有用它就是有用,你說它沒用它就是沒用,但到底有沒有用,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用好它!
馬雲是出色的管理者,論把KPI用得爐火純青,科研人員比馬雲要差得遠。對KPI本質的認識,科研人員同樣不如。

所以,把馬雲對KPI的分析,套用在科研領域,尤其是被神化的SCI,照妖鏡下立刻現形:

用SCI去代替日常管理、去代替人才評價、去衡量科技成果價值的領導,表現就用一個字來概括:懶!

發表SCI、SCI的數量,都只是一個結果,導致產生出SCI的科研過程、分析,以及科研後續的成果轉化,都是極其關鍵。把功勞都押在SCI上,是本末倒置。

科研最忌諱的,是SCI=科研成果=人才價值。數SCI,是最愚蠢、最懶惰的科研管理。

最後總結一句話:SCI,是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說它有用它就是有用,你說它沒用它就是沒用,但到底有沒有用,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用好它!


羅思揚

SCI是在科研界經常被提起並引起廣泛爭論的一個話題。可以說在現今的評價體系中SCI論文的發表基本決定一個科研工作的學術生命,這一點都不過分。因為SCI論文發表的數量、發表的層次決定了一個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工作人的職稱(副教授、教授)職務(院長、主任)的晉升、基金項目(各省部委)的申請、各種人才帽子(百千萬人、江河湖海學者)的取得及附帶的收入待遇(科研啟動經費、住房補貼、特殊津貼)等一系列問題。


同樣地,過去幾年我國科研論文發表數量一直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據SCI數據庫最新檢索顯示,去年中國科研人員發表SCI論文的總數已累計33萬餘篇,連續幾年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沒人敢說中國的科研水平超過了日本及歐洲的幾大科技強國。


因為,SCI發表的數目並不能說明學術水平和科技實力的高低!


SCI數目不能評價一個人學術水平高低的幾個原因:

SCI只是對一個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能力的評價,並不能進行學術水平的全面評價

SCI刊物良莠不齊,發表難度不一,僅僅是在SCI刊物發表文章,無法反映出科研人員的學術水平

SCI主要適用於發表論文為主的基礎學科和應用基礎學科,對很多學科並不合適

同一學科的不同學科方向在SCI發表上也有很大差別,熱門方向更加容易發表SCI論文並獲取更高的引用

一些科研人員為了多發快發SCI論文,存在一稿多投重複發表,甚至數據造假和剽竊他人成果等學術不端行為


南極觀星人

我是碩士畢業,見過不少牛人一年能發好幾篇sci,但是單純看發表sci的數量並不能說明一個人的學術是否高。

1. 現在很多雙一流高校並不單純看發表SCI的數量,而更注重質量,一篇重量級的論文能夠秒殺幾篇甚至十幾篇普通期刊的論文。比如我們都很熟悉的nature,science, PNAS等,這種量級的論文一般報道的都是一些重大發現或創新,能夠真正發映出一個人的學術水平和創新思維。而且現在很多985高校引進人才時要求都比較高,並不是只看sci的數量,期刊在業內的影響力,知名度,認可度等相對所佔比重更大。

2. 我有同學碩士時一年能發好幾篇sci論文,但是創新性或實用性大嗎?其實並不大,大部分論文都是換換汙染物,換換模式生物等,實驗方案基本都是類似的,像這種批量產出的論文意義有多大呢?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應一個人的科研水平呢?我覺得是無法衡量的。

3. 科研更重要的是創新思維,是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或者從存在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出發的,論文只是過程中的產物,並不是最終目的,只不過由於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以及評價標準等影響,導致科研院所和個人一味追求論文數量,不過這種現象已經在慢慢改變,相信會越來越好。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發表有影響力的論文才是科研的正確方式。

總的來說,單憑sci的數量不能說明一個人的科研水平如何,是否真正解決問題,創新性以及發表論文的質量這幾個方面綜合起來更能反映一個人的學術水平。


科研之路

SCI論文數量

大多數情況下,SCI論文越多,學術水平越高。

實際上,SCI論文並非《讀者》之類的雜誌文章。一要有內容寫,二要會寫,三要SCI期刊要接受。所以,一篇SCI論文能刊出,確實是不容易的事。

SCI論文質量

SCI期刊也有排名,一般按照學科排名,分成4類。我們叫它一區,二區,三區,四區。一區最好,四區較差。

如果發表的是一區二區的,肯定比三區四區的好,相對應的,學術水平也顯得高一點。

SCI論文引用

有的論文即使發表在四區,如果論文質量很好,別人就會願意引用。相反,如果論文質量不太好,但是跟主編或者審稿人熟悉,那麼即使發表在一區二區,別人引用的也會少。

所以,這裡面有個論文引用的問題,這才是真正反應學術水平的指標。SCI提供論文作者的引用指標:H指數。Google學術也提供h指數,並多一個i10指數。這些指數都反應了論文作者的論文被引用的情況。如下圖:

總結

基本上,數量多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應其學術水平。更準確的話,就得依靠h指數和i10指數。這些指數才能更加反映出作者的學術水平。


力學Nerd王小胖

如果僅僅只是發的SCI多,沒有質量,並不能表面個人的學術水平就高。

就好比,一個人兩年發了10篇SCI,但都是三區四區的。另外一個人,兩年發了三四篇,都是一區的。我們肯定是認為第二個人學術水平高。

但,並不代表第一個人就沒有水平。只是研究的不夠深入罷了。

在科研界,要是有人能發一篇science,nature,那肯定就是學術大牛了,名聲在外,可以用一輩子的。這是你發再多小文章,也沒法達到的。

其實,SCI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一個博士一般畢業也能發三四篇二區以上的。如果一個導師有幾個博士,幾年發十幾篇不是難事。以我的認知來看,判斷一個人的學術水平,要看發表文章的檔次,其次再看發文量。當然,真正的學術大咖,不僅有質量,也有數量。


科研界的小學生

我想說,並不是這樣的。sci也是分等級的,舉個例子,我師兄去南京林業大學應聘講師,人家要求最低標準是兩篇sci一區的論文,師兄因此沒有應聘上。這還只是一個普通本一高校,其他那些重點大學更是要求嚴格。本人雙控專業的,之前研究出一些新成果想去試試發個三區或者四區的雜誌的,被導師攔住了,他讓我憋住,等再研究出一種新的結果或者得到新的結論做對比,然後去衝擊一區的雜誌。我現在每天都在憋,很難受。換句話說,40個普通本一的學生也比不上一個清華的學生貢獻的價值高,要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


人工智能蟲

Sci論文導向害死人,國際上能在nature和science刊物上發表論文,那可以說很不錯!其他英語刊物都差不多!現在國外專門針對中國人發sci論文,每篇收費一萬多到二萬不等!中國很多領域研究不盡得比國外差,中國人吃虧在英語寫作上。但現在導向是sci論文,沒辦法!反映出中國人特不自信!只要老外說好的就是好!所以大家要學好英語


Clark35

1.每篇高質量的sci論文,至少都有一位作者辛勤的付出。2.在國內,現在SCI發得多,不一定說明一個人的學術水平多高。3.一個科研工作者,SCI發得很少,那這人學術水平不行。4.一位學者,以第一作者在好些國際頂級期刊,發了很多文章,那他的學術水平是很高的。但是成名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