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采摘以后如何处理?

紫光阁董事长助理

太子参系石竹科多年生草本孩儿参植物。补益类中药,以块根供药,有类似人参之益气生津,补益脾胃功效,特别适用于儿童的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病后体弱,自汗,盗汗,口干等症。前几年种植的少了,近几年有些紧俏。



栽培繁殖的有两种形式,种子繁殖和块根繁殖。

种子繁殖栽种的太子参培育第三年头上参粉度上足,6月下旬至7月上旬植株枯黄倒苗后,除留种地外,选择晴天,立即采挖。遇后期雨水或雷阵雨时,易造成腐烂。收获时,先除去茎叶,挖取出块根(不要碰伤芽头,保持太子参体完整。

块根繁殖的,太孑参生长第二年6月下旬至7月初头,大部分植株倒苗枯萎后,选取晴天,立即采挖,以免后期雨水造成腐烂,收获时,先将茎叶除去一边,挖得地下块根,尽量保持太子参完整。

加工有二种方法

第一种(现在人用的)

用清水洗净太子参体,搓去须根,薄摊在晒场或晒席上直接晒干。

第二种(以前传统方法)

将参根运回后,置于通风干燥的室内,摊至2天,使鲜太子参根部失水变软后,再用清水洗净(这种洗净时不易损折参体,完整参体有保证)。然后投入烧开至100度的开水锅中,烫2至3分钟,其间翻拌,取出立即摊放于晒场或晒席上,晒干成商品(这样晒出太子参损伤不太,残缺不多,身子明亮,反而比直接晒干快)。

鲜参折干率一般30%,以大小均匀,无细根,色亮微黄为上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