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挖掘“叉车男子”背后的故事,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昨天上午,烟台市公安局110接到报警称:芝罘区幸福中路8路车终点站附近,一人驾驶叉车疯狂撞人。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多方制止未果的情况下,处警民警果断开枪将其击毙。

对于此次案件,毋庸置疑,警方的做法是正确的。在该男子疯狂撞人,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警方在制止未果的情况下将其击毙是当下最有效,最及时的方法。

网友们对警方的做法也是非常赞赏:

还有网友对视频中拿着板砖冲上去欲制止该男子的路人表示赞叹,以及谴责该男子的暴行:

然而事情会就这样结束吗?

并不会,因为总有那么一两家媒体喜欢煽动民众舆论,和社会唱反调。

这不,在事件刚发生时就已经有网友“神预言”了:

不过这次不是“心惊报”,是“澎湃新闻”。

从来没有让人失望的澎湃,果然又开始深挖犯罪分子背后的悲惨故事了。这一幕大家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是“澎湃”和“心惊报”惯用的套路,在事件面前,不是先去追究犯罪分子的罪责,也不是先关注群众的生命财产是否受到威胁,而是先去挖掘这些人“背后的故事”,试图博取民众的同情,把矛盾点转移到正确处理紧急事件的警方,政府身上。

不久前的“空姐遇害案”,新京报也是第一时间站出来“采访”了嫌犯的家人,并“挖”出了背后的辛酸故事......

还有“刘鑫案”,在大众关注到如何让刘鑫受到惩罚的时候,有良心的媒体人会发声呼吁大家理性看待,不要以暴制暴滥用网络攻击。新京报则选择从人性的角度洗白刘鑫,还要煽动公众攻击受害人家庭。

类似的例子太多太多,似乎在这两家媒体眼里,犯罪分子的罪行不重要,群众的生命财产煽动舆论才是最重要的。

在中国,大约有三种媒体。 一种就是所谓的正能量媒体,天天歌舞升平,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 第二种就是为了监督而监督。这类媒体,有正能量的事情会去报道,有了反面案例,也会去调查真相。而第三种,就是打着所谓“深度报道”和“新闻情怀”的旗号,整天为了负面报道而去负面报道。

这种媒体,为了迎合市场口味,迎合大众喜好“阴谋论”的特点,整天无事生非,刻意曲解了大量原本正面的事件,从而打造自己所谓“正义”的形象。

另笔者欣慰的是,这第三种媒体的所作所为,现在已经渐渐被很多群众看破,就比如上面说的“神预言”那位网友。相信“澎湃”、“心惊报”等媒体的造谣,洗白之路都走不了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