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O型血、母亲B型血但孩子却是AB型(通过了亲子鉴定),如何解释?

生殖科的手札君

人类的ABO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表面抗原分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其发现早、与异体输血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一直备受关注,甚至家喻户晓。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ABO血型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基因表达和调控体系,其遗传规律是20世纪20年代由Bernstein发现的,由于当时的研究手段和认知水平有限,认为ABO血型系统是非常严格地按照孟德尔遗传学定律由父母传给子代。然而后续出现的种种“例外”提示人们这一血型系统还可能存在着较为复杂的遗传特点。

目前在法律界已经不再推荐行ABO血型鉴定来确定亲子关系,而必须做全基因组的测序,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比对进行确定。因为目前已经发现ABO血型可能通过一些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发生异常表型。包括ABO基因的重组和转换、ABO等位基因的顺反式影响抗原的表达、孟买型或类孟买型、血型开米拉现象以及双重复合ABO糖基转移酶型等。

以“孟买型”为例,有少部分人虽然ABO的抗原基因正常表达,但是由于另外一个独立于ABO以外的H基因发生突变,可导致H前体物质部分或全部缺失,进而引起A或B抗原的合成减少,使得血清学检测中不出现血液凝集,出现ABO血型不能正确定型的现象。

因此,虽然孩子表现为AB型血,可能实际是B型,由于血中缺乏H前体物质,无法合成A型和B型血的抗原,而表现为AB型(A和B的抗原均不表达)。

参考文献:喻琼, 苏宇清, 邓志辉, 异常ABO表型遗传的分子背景研究,《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 31(1):49-51.


产科佳育苓茏

【 这种罕见的“易致家庭不睦”血型,是一种连芒果台的编剧都想不到的存在】

在一些狗血的电视剧里,孩子出了意外急需输血,一查血型父母傻眼了,孩子AB型血。为什么傻眼?因为父亲是O型血,母亲是B型血。

上过高中学过生物的朋友都知道,父母一方是O型血,一方是B型血,生的孩子要不是O型,要不是B型,孩子如果是AB型,大部分人第一反应估计就是去找隔壁王叔叔滴血验亲了。

去找隔壁王叔叔兴师问罪前,手札君建议三思而后行。这种案例在历史的长河中此起彼伏。有些人的确因为不忠而心有戚戚。可是,这些案例中也的确有些家庭夫妻双方真真是把贞节视为珍宝,女方确定没有和其他人有染,而且孩子做了亲子鉴定真真是夫妻双方的孩子。孩子的血型之谜让这些家庭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罕见血型浮出了水面。它们被称为“易致家庭不睦”血型。今天生殖科的手札君要化身福尔摩斯手札,我的座右铭就是:把冤假错案扼杀在萌芽中。

【案例分析】

【手札君见缝插针的科普时间】B(A)血型是ABO血型中一种罕见的亚型,人群中比例为0.3~1.6人/10万人,B(A)血型是正常B型人在遗传给下一代过程中B基因出现突变的一种表现。单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改变,从而使其既表现出B抗原又表现出A抗原的特性,平时测血型是AB型,但基因型仍然归属于B型。因为不符合遗传学规则,容易产生子女不是自己亲生的误会。

真相终于大白,原来在孕育宝宝时,夏天提供的那枚卵子9号染色体上的B基因产生了突变,他们的孩子携带了特殊的B(A)基因,测血型时表现出了AB型的假象。一家人的心结终于彻底解开。

福尔摩斯手札点评:

即使是亲情,过多的猜忌也会形成裂痕。感谢科技的进步,让那些裂痕得以弥补。



生殖科的手札君

其实类似的血型疑案,除了‘’生殖科的手札君‘’所回复的B(A)血型这种原因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可以出现。

介绍一下血型系统。

红细胞上的有着不同抗原 ,根据抗原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血型,已经发现的血型系统有20多个,常用的血型系统有ABO、Rh、Hh等。

Hh血型系统,又称孟买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H抗原而划分)。Hh血型系统是ABO血型系统的基础。


ABO血型(A型血红细胞含A抗原,B型血含B抗原,AB型血含有A、B两种抗原,O型血不含A、B抗原),A、B抗原的合成是以H抗原为前体的。

当基因型为 hh(没有H抗原)时,不可合成A、B抗原,称为孟买血型。非常罕见的血型。

还有一种类孟买血型,有一对调节基因zz,部分抑制了H基因在红细胞上形成H抗原的作用。

孟买血型及类孟买血型这两种人,在ABO血型系统里表现均为O型,但体内可以有隐性A或B抗原或既有A又有B抗原,又称为假"O"型。其后代ABO血型可以表现正常。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已经明白了。如果父亲是假"O"型,体内有隐性A抗原,与B型血的母亲,就可以生出AB型孩子。


王成大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120000b6135da1be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