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围城之困”消退,公共自行车又将何去何从?

共享单车出现以前,公共自行车是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最佳交通工具,1小时内免费也让它备受市民欢迎。然而,共享单车的大量投放,公共自行车逐渐遭“冷落”,更是迎来了大规模的退卡潮。

近期,随着温州市对共享单车“禁投减量”措施的实施,各品牌单车减少了3万辆(详见温州商报7月5日报道——《市区单车“围城之困”正逐步消退》)。与此同时,公共自行车也踪迹难寻,街头只见停车桩却少见公共自行车。接下去,温州市公共自行车将何去何从?

公共自行车只见车桩少见车

开太百货门口原本是车辆较为集中的区域,如今桩位上也只是孤零零地停着5辆自行车,借车网点设备以及公共自行车老旧问题同样存在。

银泰百货广场上,公共自行车泊位停着零星几辆公共自行车,与周边一排排共享单车形成了鲜明对此。

温州市民陈先生说,前几年公共自行车兴起时,温州市区中心路段的停车泊位很受欢迎,早高峰桩位不够时,还能看到管理员在现场维持秩序,把多余的车子用链锁拴住,以空出桩位供市民停放。现在,桩位上都是空空如也。

市区暂缓公共自行车更新投放

今年2月10日,温州市永嘉县瓯北城市新区的公共自行车停止运行。永嘉县瓯北城市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在共享单车的冲击下,瓯北的公共自行车使用率低,导致运营成本过于高昂,原本运营公共自行车的经费,则用来建设“社区巴士”项目,并整治泛滥成灾的共享单车。

温州市区(不含洞头区,下同)的公共自行车则依然正常运行,但投放计划已暂缓。除了今年年初,温州市龙湾区在辖区内更新换代了1700辆新型的公共自行车,鹿城、瓯海未投放新车。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温州市区约有1.5万辆公共自行在运行,其中,鹿城区4500多辆、瓯海区5300多辆、龙湾区5500多辆。而公共自行车使用最高峰时,仅鹿城区就达到了1.1万辆。同时,因共享单车的冲击,从去年5月份起,公共自行车就引来了退卡潮,高峰期时,鹿城区每天退卡量达到了500多张。

建议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互补

“目前不会考虑取消公共自行车。”温州市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共享单车出于商业利益,会投放在热门区域,但公共自行车是民生事业,主要考虑解决市民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所以即便是藤桥、仰义这些使用率较低的地方,也会进行布点。“如果共享单车依旧泛滥,我们会控量;如果共享单车少了,公共自行车会继续投放计划。毕竟单车太多,也会造成管理压力,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温州市龙湾区则计划打造“有桩+无桩”共享平台,对目前公共自行车的空余桩位进行合理改造,将空余桩位对共享单车开放使用。

“共享单车无桩,操作方便,如果管理得当,是一项惠民的事务。”温州市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共享单车无节制投放带来的乱象如何管,公共自行车下一步如何发展是很多城市的共性问题。其实,如果能够有序管理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形成互补关系,面向不同的群体和地区,是一项“双赢”的结果。

相关数据

今年1-7月,温州市鹿城区共退卡15300多张,截至目前,鹿城区还有38074张公共自行车卡还在使用。

今年上半年温州市鹿城区公共自行车借还量为159万次,日均8823次,一辆车每天借还量不足2次。今年上半年,仅办理了200多张公共自行车专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