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夏儿女总得了解点“华夏”!

据说,“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后来古籍《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当然这些都是古籍中对“华夏”的注解,“华夏”说到底还是一个词语,那么“华”指什么?“夏”又指什么?

那我们先从“夏”说起,相传我国第一个历史朝代是夏朝,因为从夏朝到西周,“夏”文化对当时人们影响深远,所以“华夏”中的“夏”字就从这个朝代名称而来,那为什么被称作夏朝呢,一种说法是夏朝“夏”字,来源于“蝉”,因为“夏”的甲骨文与“蝉”很像,“假蝉为夏”,确实可以用蝉来表示夏天,符合“蝉鸣夏”的意思。再加上蝉能蜕变转生,蝉居高而鸣远等的象征意义,有人推断这可能是以“夏”作为国号的原因。

甲骨文“夏”

另外一种说法是,“夏”字代表居住在中土的人,随着演变发展,“夏”字渐渐就演化为了地名,然后是部落名,最后是朝代名。正因为有了“夏”这个朝代名,然后知道西周,西周自称为“有夏”,以夏文化继承者自居,随着朝代的变迁发展,“夏”字慢慢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比如“夏屋”也可以解释为“大屋”,“夏禹”我们也叫做“大禹”,所以最后“夏”就成为了一个比较美好的词,就像上文说的,“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夏禹

至于“华”字,有人认为是说,古代的“花”与“华”字相通,“花”的概念来自于葫芦,是对葫芦的认知产生了“花”的概念,,在伏羲氏时代的先民们注意到,在葫芦花还没有败落之前,小葫芦就顶着萎蔫的花瓣出现了。在先民朦胧的意识中,会认为葫芦由葫芦花的生命力化生而成,而称之为“化为葫芦的东西”,久而久之,简化为“花”。

葫芦花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华”字来源于“华胥氏”的“华”,“华胥氏生男为伏羲,生女为女娲。”伏羲和女娲都是中国人类文明始祖,所以中国人以“华”自居。但是不管怎么讲“华”字一定也是美丽美好的。

华胥氏

所以“华夏”一词,总是美丽文明美好的,我们自称为“华夏儿女”,当为这四个字感到自豪。

最后对于“华夏”这个词,还有一种简单粗暴的理解,我们知道现今我们认为夏朝是我们中国的第一个王朝,但是之前其实夏朝是不被承认的,通过考古考证才正式了有夏朝的存在,如果我们把“华夏”这个词简单理解,它就是前两个王朝的国号组合起来呢,会不会存在一个比夏朝更早地王朝“华朝”呢?当然这只是有人有这么一种想法,不能做准,但是这种不确定性,不就是历史带给我们的乐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