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金香葡萄在云南元谋的引种表现与 栽培技术

醉金香葡萄在云南元谋的引种表现与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基金 (No.CARS-29)

醉金香葡萄又名无核 4 号, 母本为沈阳玫瑰(7601) , 父本为巨峰, 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 属于欧美杂交种 。 2012 年从杭州引入醉金香葡萄种植, 表现长势为中等偏上, 果粒大, 整齐美观, 有浓郁茉莉香味, 深受欢迎, 适合在元谋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黄瓜园镇苴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元谋综合试验站基地, 海拔 1073m , 北纬 25°50′42″ , 东经 101°49′19″ , 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 。 年平均气温 22℃ , 年均降水量 645 mm , 降雨量 90%主要集中在雨季 (6~10 月 ) , 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 4 倍, 年均日照时数 2 670.4 h , ≥10℃ 年均积温 8 552.7℃ 。 土壤贫瘠, 为燥红土 , pH 值 7.0 ,土壤有机质含量 7.5 mg/kg , 全氮含量 0.75 mg/kg ,全磷含量 0.7 mg/kg , 全钾含量 0.6 mg/kg 。

2 引种表现

2. 1 植物学特性

嫩梢绿色, 绒毛较少。 幼叶绿色, 叶上表面有光泽, 叶下表面有绒毛; 成龄叶大、 厚、 掌状, 叶面深绿色, 粗糙, 有泡状突起, 常 3 深裂, 稀 5裂, 顶端渐尖。 叶柄长约 7 cm , 托叶早落, 绿色或紫色。 基生脉 5 出, 中脉有侧脉 3~4 对, 网脉在下面突出明显, 在上面不明显。 枝条成熟时褐色,圆柱形, 节间长。

2. 2 物候期

根据 2012~2016 年在云南元谋地区的观察,醉金香葡萄 1 月中下旬萌芽, 2 月中旬开始开花,4 月中下旬果粒开始转色, 5 月中旬开始成熟, 10月中下旬开始落叶, 从萌芽至浆果成熟需 115 d 左右, 属早中熟品种。

2. 3 生长结果习性

植 株 长 势 中 等 偏 旺 , 芽 眼 萌 发 率 低 , 仅41.88% , 结果枝率最高达 72.50% , 每梢着生果穗约 1.2 个。 适合采用行株距 3 m×1 m 的高宽垂 “ V ”型架式搭架栽培。 丰产性中等, 第一年平均株产0.66 kg , 第二年平均株产 1.20 kg , 第三年可达到4.2 kg 。

2. 4 果实性状

果穗圆锥形, 果粒短椭圆形 ( 图 1) , 成熟时果皮为黄绿色至黄色, 平均单穗质量 365 g , 单穗质量最重达 950 g ; 果粒着生紧密, 平均单粒质量6.38 g , 单粒质量最大 8.84 g , 果粒纵径 2.25 cm ,果粒横径 2.19 cm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 18.8%~21.0% , 最高达 24.2% 。 果肉软, 有肉囊, 具有浓郁的茉莉香味道, 果汁多, 果皮中厚, 品质较好, 有核。

图 1 醉金香在云南元谋的结果性状

2. 5 抗病性

醉金香葡萄对霜霉病和白腐病具有较强的抗性, 抗旱性也较强。

3 栽培技术

3. 1 建园定植

选择地势平坦、 排灌方便、 通风透光、 土层疏松深厚的土地建园, 土壤 pH 6.5~7.5 。 种植前挖沟施基肥, 每 667 m 2 施有机肥 2 000 kg 、 过磷酸钙50 kg , 与表土混合后回填于定植沟。 在云南元谋地区定植沟最好为南北向, 株行距为 1 m×3 m , 每667 m 2 种植 222 株, 在 11 月至第二年 6 月都可以定植。

3. 2 架势

采用露地栽培, 选择高宽垂 “ T ” 整形 “ V ” 型架。

3. 3 修剪

于每年的 11 月下旬至次年 1 月上旬进行冬季修剪, 修剪短梢, 每个结果母枝留 1~2 个芽。 修剪后 2~5 d 涂破眠剂催芽, 并及时灌水, 增加湿度, 保证发芽整齐度。

3. 4 肥水管理

露地栽培的醉金香葡萄生殖生长弱, 营养生长旺盛, 要特别注意加强肥水管理, 以促进枝条成熟和花芽分化 。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 改良土壤结构, 促进树体生长发育 。 在萌芽前 10 d 施催芽肥, 以氮肥为主, 促进葡萄发芽。 萌芽后开花前追施 1 次水溶肥; 坐果后追施 1 次水溶肥作膨果肥;浆果转色前追施 1 次钾钙肥; 果实采收后, 追施 1次有机肥和钙肥, 以复壮树势, 促使植株萌发大量须根, 有机肥以施农家肥为主, 每 667 m 2 施农家肥2 000 kg 。 在干旱和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时浇水,采用滴灌和喷灌的方法, 还可以在园中套种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不但是优质的饲草, 还可以固氮、 提高土壤肥力, 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3. 5 病虫害防治

在云南元谋地区对醉金香葡萄影响较大的病虫害主要是白粉病、 霜霉病、 蓟马、 绿盲蝽等。 葡萄绒球期, 喷3°的石硫合剂, 铲除越冬病原菌。 展叶期用联苯菊酯防治绿盲蝽。 开花前使用铜制剂重点防治白粉病, 谢花后 7 d 再喷 1 次。 果实采收后, 重点防控霜霉病, 每隔 7 d , 交替使用波尔多液或 72% 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防止霜霉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