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进行人工降雨?

大写的飛

谢邀!这个问法恐怕有点问题,并不是干旱到了什么程度再决定是否人工增雨,而是干旱作为前提,在有利的降雨条件配合下(积雨云等),再去考虑是否能够做人工增雨,来有效地缓解旱情,二者之间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天气系统,说白了,天空中没有可降水的云出现,那人工增雨不过是空谈罢了。下面具体来说一说这个其间的道理:

首先,一个地方的干旱,绝非一日就成,必须是长时间的气温偏高+少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为基础,加上江湖补给不足,才会导致干旱的出现,也就是问主图1中看到的土地龟裂的情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天气系统一般持续维持高压控制,不说万里无云,但却是很难出现多云或者阴天,更不要说是降水了,那么,对于人工增雨来说,基本没有可能。

其次,来说说人工增雨的原理。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利用催化剂,让云中的小水滴加速凝结,成云致雨(雪)。这里大家已经看到了,前提是必须要有云,也就是说说,人工增雨,关键点在增,比如,一块云中含水量为大雨,但在某地只能下小雨,通过人工增雨,让其下了中到大雨,比原本的雨量多了,缓解当地的旱情,但也绝不可能下出暴雨,那就是真的“无中生有”了。同时,这样的作业配合雷达监测,效率会更高,属于高精尖的气象科技。

最后,举个例子,最近大家都看到了大兴安岭林火的事,2日雷击出现火灾,上千官兵赶赴灭火,那么从4日开始,气象部门配合有利的天气形势,采用了增雨飞机(新舟60)和增雨火箭作业,有效地提升了有效降水量,给灭火工作极大的支持。当然,没有这样好的天气形势,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明后天当天天气形势依旧有利,可以继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之后天气转晴,增雨几率减小。


天师卞赟

人工降雨不是说降就降的,必须符合人工降雨的条件。天空中必须有暖湿气流对流,降雨云聚集。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射碘化银火箭到云层中,和湿空气集合,聚合成降雨云滴,形成有效降雨。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天气再干旱也无法实施人工降雨。不知是否说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