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和师胜杰的渊源?

曾经拥有和平与爱

师胜杰著名相声演员。生于天津相声世家,父亲师世元、母亲高秀琴都是靠说相声谋生,来自农村的相声名家。现任黑龙江省曲协名誉主席,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国家一级演员。姜昆1950年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烟台。毕业于中央电大。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相声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1959年,为了支援东北的艺术建设,师胜杰父亲师世元举家北上哈尔滨,出任哈尔滨民间艺术团相声队队长。姜昆16岁时赶上了文化大革命,之后就到了黑龙江下乡。姜昆比师胜杰大了不到三岁,本来两个人的生活本来并没有什么交集,但是一场文化大革命将两个人安排在了一起,1974年两个人开始合作表演相声,在1976年的黑龙江省文艺调演中,师胜杰和姜昆合作的相声《林海红英》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强烈反响。马季在偶然机会中看到了两人的表演,就想将两个人一起调入北京,然而师胜杰由于父亲身份的原因,没有成行。师胜杰被调到黑龙江省龙江剧院曲艺队,成为专业相声演员。而姜昆被中国广播艺术团选中来到国家一级说唱团当上相声演员,从师马季学说相声。之后两个人的人生轨迹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姜昆进入说唱团后发展是顺风顺水,在马季退休后接替马季成为了相声界的领军人物。而师胜杰的发展却是在自己父亲和哥哥平反昭雪后才有了转机,创作和表演的作品多次在全国的曲艺表演和汇演中获奖,1984年,相声《肝胆相照》参加全国相声新作演出评比,又获得了一等奖。师胜杰做梦也没有料到,这次在青岛举办的演出,使他的艺术人生实现了一个转折与跨越。而这次转折使姜昆和师胜杰的人生轨迹又产生了交集。

正是这次在青岛的演出,引起了相声大师侯宝林的注意,在第二天举行的总结会上,侯先生对师胜杰大加赞赏,几乎全是拿他说事儿,并流露出欲收其为关门弟子的意向。没过几天就在青岛已经三十多年没收徒弟的侯先生正式收师胜杰为关门弟子,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这时候师胜杰一跃成为了姜昆的师叔。1985年两个人都被评为了全国十大笑星,而师胜杰是唯一一个外省获得此荣誉的人。

两个人的关系应该还是不错的,但是在对待郭德纲的问题上,两个人有很大的分歧,作为一个从传统相声世家出来的人,很赞同郭德纲对于相声的理解。而半路出家的姜昆却始终拿着自己是新相声的代表,始终瞧不上郭德纲的相声。所以两个人在对待郭德纲的态度上是截然不同的。

胜杰先生在2017年底因重病住院,但对外一直是封锁消息在李伯祥先生从艺纪念专场,原本是师胜杰先生与石富宽先生一起参加演出的,由于师胜杰先生生病未能成行,纪念侯宝林大师百年诞辰专场晚会时,师胜杰先生也因为病情不能参加。而且从当时流露出的照片看,当时的师老先生已经瘦的脱相,让人看起来心疼。而从最近的照片看,师老先生已经出院,身体有所好转。希望师胜杰能战胜病魔,早日恢复健康!


吃葡萄不吐葡萄核

姜昆比师胜杰大三岁,准确地说是大两岁半。他俩都是北大荒的知青。相识时,两人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他俩都已到了当爷爷的年龄了。

师胜杰的父母亲都是相声演员,他很早就登台说相声,而姜昆到了北大荒之后,才开始在文艺宣传队说相声,只能算相声票友。他跟师胜杰合作是在两人上调到兵团组织的晋省汇报宣传队之后,他俩的分工是姜昆捧哏,师胜杰逗哏。

1975年,姜昆与师胜杰被选进黑龙江省代表队。经过半年的准备,他俩于1976年进京参加全国曲艺汇演,得到马季的认可。为把他俩调进中央广播说唱团,马季特地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费尽周折才将姜昆调入,师胜杰因家庭出身问题未能如愿。不过,后来师胜杰进了黑龙江龙江剧院曲艺队(黑龙江曲艺团的前身),也成为一名专业相声演员。师胜杰的妻子宋艳是曲艺队的山东琴书演员,如果真上调北京了,师胜杰也就不可能娶宋艳了。

姜昆进广播说唱团后顺风顺水,很快就成名了。师胜杰的人生转折点是在1984年,那一年侯宝林在青岛收他为徒。他不仅成为姜昆的师叔,而且厚积薄发,也于1985年跟姜昆一样成为“全国十大笑星”。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姜昆和师胜杰并没太多的交集。师胜杰的户口和人事关系至今依然还在哈尔滨。去年,姜昆连任中国曲协主席,师胜杰当选中国曲协艺委会主任。他俩再次成为搭档,不止是搭档,还是上下级。师胜杰生病后,姜昆前去探望。既是领导探望下属,更是战友与战友的重逢。都说同行是冤家,说相声的就更是如此,但姜昆和师胜杰显然不是一对冤家。

我是萧陶。写相声故事,说相声人物,回答相声问题,评论相声热点话题。关注不迷路。


萧陶

师胜杰属于天分一般,比较努力的人。在东北,沈阳有一批说相声的,环境比较好。黑龙江几乎就是空白。相声演员基本上都是业余水平。师胜杰在哈尔滨属于佼佼者,但是缺乏创作队伍,水平提高很难。

当年听他说相声,还是默默无闻的时候。为基层演出,为学校学生演出。

师的相声早期属于马季的类型,后来有些段子有点姜昆的特点(有故事性),有些与侯耀文有点接近。说明他是善于学习的人。故事性是相声往小品靠拢的阶段。有个偷隔壁大娘家蜂窝煤炉子的,有改编自故事的一毛钱谈恋爱的。

师的相声很干净,主要靠说,也唱点流行歌曲。在八十年代人人躁动不安时是很难得的。这也是侯先生看中师的原因之一。

如果师能早些得到名师指点,成就应该更大。能得到侯先生的赏识,也是对他多年在贫瘠之地默默耕耘的肯定。


天明遥遥山海关

姜昆和师胜杰虽然同在黑龙江建设兵团,但是当时的身份不一样,姜昆是要求进步的文艺青年,政治清白根红苗正;师胜杰是黑五类,父亲哥哥是“现行反革命”。

在政治出身决定一切的年代,师胜杰的命运注定很悲惨。一段反映兵团青年生活面貌的相声《林海红英》让师胜杰姜昆备受关注,当时中广说唱团团长马季就要求将二人关系转到中广说唱团,但是很可惜师胜杰因为家庭出身有问题被排除在外,而姜昆则成为马季的弟子,调入中广说唱团。

一直到文革结束,师胜杰才真正有资格做一名相声演员,苦难的岁月让他格外珍惜获得不易的机会,他努力工作积极创作,于此同时侯宝林也看到了他的努力,于是就收师胜杰为关门弟子。

补充一点,师胜杰出身相声世家,他的父亲母亲都是天津相声艺人,当初是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东北文艺建设才举家搬迁至东北,时至今日师胜杰的户口和工作关系依然在黑龙江哈尔滨。


逗妇乳不是豆腐乳

姜昆和师胜杰的渊源?姜昆是文革后期至结束时期,是一位开创相声新局面的年轻相声演员。师胜杰是继姜昆相声红火时期,又一名优秀相声演员脱颖而出。我记那时侯,老百姓家里有电视机的很少。人们都闲时热衷听收音机,我就是坐在收音机旁,经常听见两位的相声节目的。我对姜昆说的(友谊颂),歌颂坦赞铁路、中赞两国人民友谊的相声,至今记忆犹新。说一说姜昆和师胜杰的渊源?师胜杰是侯宝林大师的关门徒弟。马季先生也是侯宝林大师的徒弟,而姜昆是马季先生的大徒弟。按辈份排列,那么,姜昆应该叫师胜杰一声师叔。我记忆中说相声在中国出名,姜昆在先,师胜杰在后。姜昆至今连任两届全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飘渺176803173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师先生与姜主席年龄相仿,姜主席生于1950年,师先生生于1953年。经历相似,都曾经到黑龙江农村插队,同时到兵团曲艺学习班。艺术成就相近,姜主席拜马季老先生为师,师先生拜侯宝林大师为师,二人曾经在80年代双双当选全国十大笑星。职务相当,姜主席是全国曲艺家协会的主席,师先生是曲艺家协会下属相声委员会的主任。



两人不同的地方在与,师先生在相声界比姜主席大一辈,师先生是侯宝林大师的关门弟子,属于相声第七代艺人文字辈。而姜主席是马季老先生的弟子,属于相声第八代艺人明字辈。

另外二人对相声艺术的追求也不一样。姜主席倾向于说新相声,以歌颂型相声为主。而师先生虽然年轻的时候也说新相声,但是如今更倾向于说传统相声。

师先生出身相声世家,又师承相声大师,相声功底十分深厚,说学逗唱样样精通。而姜主席在相声功底这块儿就差的很多,这也是姜主席受人诟病的地方。


姜主席能有如今的艺术成就与早期搭档李文华老先生,唐杰忠先生有很大关系,但是如今走下坡路也与搭档戴志诚有关系。而师先生早期的搭档,换了不少,但是都说不上成功。但是晚年与石富宽先生合作,算是夕阳红了。



师先生是相声界为数不多的,既被主流相声界认可,又被非主流相声尊重的老艺术家,师先生当年与侯耀文石富宽三人关系最铁,不是兄弟胜似兄弟,所以师先生对侯耀文的爱徒郭德纲还是十分欣赏的。但是姜主席是十分不待见郭德纲的,并且高举反三俗的大旗,誓与灰色小剧场相声战斗到底。


如今师先生刚刚战胜病魔,而由姜主席主导的相声栏目《笑礼相迎》也正是缺帮手的时候,希望师先生的复出,能带动一些栏目的人气!


靖逸轩主

姜昆并不是马季带回北京的,我亲眼所见,是候宝林与郭启儒,在北大荒带回北京,而且在佳木斯文化宫剧场演出,候老与郭老身穿没有外套的一身黄色棉袄棉裤,姜昆报幕,身穿一身蓝色小立领中山装,侯老先生说的相声里记得有一句,把老头撞药铺里了,自行车去了铃不响,哪都响。


轻舞飞扬1486921

他们两个渊源比较深。

黑龙江建设兵团战友加相声搭档。姜昆师胜杰一起在黑龙江建设兵团工作过,作为文艺骨干,他们还一起表演过相声《林海红鹰》。后来姜昆回了北京,而师胜杰因为成分问题继续留在了北大荒。


侯宝林先生是他们相声表演重要的师承关系。师胜杰是大师侯宝林在青岛看到他的演出后临时起意收的徒弟,也是侯宝林的关门弟子。而姜昆拜师侯宝林弟子马季,成为了侯宝林的徒孙。所以严格来讲,师胜杰是姜昆的师叔,正儿八经的。

两人都是主流相声代表。两人都是体制内的相声演员,姜昆以前一直在中国广播艺术说唱团,现在是曲协主席。师胜杰是黑龙江省曲艺团专业相声演员,现在工作单位是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曲艺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