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下一个发达国家可能是谁?

多一点视界


如果以发达国家的标准来看,下一个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亚洲国家肯定是中国。这里有几个标准和理由:

第一、从人均收入看。中国人均收入在2017年已达到了8500美元,而且其上升速度非常之快。本世纪初,中国人均收入仅为1000美元,也就是刚达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所划定的小康水平;2008年,中国人均收入达到了3000美元,2010年达到4200美元,一年之后突破5000美元,2014年达到7594美元,2016年达到7900美元。按照目前的计划和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人均收入将达到12000美元,但本世纪中将与欧美发达国家基本看齐。目前,美国人均收入为54000美元,欧洲主要国家为接近50000美元。



第二、从科技创新的实力和潜力来看。虽然中国在科技原创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应该承认,中国这几年在创新方面追赶得很快,尤其在这一轮的科技革命中,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几乎与美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这恰恰是中国在下一波成为亚洲发达国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除此之外,中国在包括军力在内的整体国家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方面这几年进步非常之快,这些都是中国成为下一个亚洲发达国家的重要前提。



据美国顶尖商业咨询机构麦肯锡的预测,未来十年,亚洲将有25亿人口进入中产阶层行列。这当然有点夸大其词或至少说得为时过早,因为麦肯锡把中国和印度两国的总人口都算在其中。从比较现实和保守的眼光看,未来十年中国中产阶层的总人数有望达到7到10亿,这也是中国将成为下一个亚洲发达国家的重要基础。


邱震海


要判断亚洲哪个国家能够成为发达国家,首先需要了解发达国家的标准。联合国对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主要是以人均GDP为参考的。1995年的标准是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同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以定义为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在亚洲日本、新加坡、韩国、以色列、中国香港2017年人均GDP都已经突破了25000美元(),可以称之为发达经济体。而中东地区的卡塔尔、阿联酋等国,虽然人均GDP也较高,但是他们的社会发展经济结构单一,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并不符合发达国家的标准。

现在亚洲人均GDP排名紧随韩国之后的,还有不少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的产油国和马尔代夫这种严重依赖旅游的小岛国,他们即使人均GDP再高,恐怕也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按照目前的排名和发展速度,亚洲下一个发达国家很有可能是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中间的一个,个人认为马来西亚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马来西亚

2017年马来西亚人均GDP为9660美元,经济增长率大约维持在6%左右,如果马来西亚保持这一经济增长速度,再发展20年,到2040年前后,其人均GDP将达到3万美元,能够迈过发达国家的门槛。

马来西亚地理位置优良,资源丰富,发展前景也较好。对于马来西亚而言,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20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维持政治上的稳定。此次马来西亚大选结束之后,新上任的总理马哈蒂尔对前任总理纳吉布签订的经济合同进行重新审查,这种行为损害了马来西亚的国家信用,可能会严重影响投资者对马来西亚政府的信心,不利于马来西亚持续快速增长。


第二个问题,则是马来西亚马来半岛和沙巴沙捞越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马来半岛,尤其是靠近新加坡的中南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已经比较高,但是在沙巴沙捞越地区则相对落后。马来西亚应该更重视东马来西亚的发展问题,把其打造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

中国大陆

2017年,中国大陆人均GDP大约为8800美元,如果也能够保持6%的增长速度,20年之后人均GDP将达到28000美元,已经看到了发达国家的大门口,但是在2040年就实现跨越的可能性还比较小。

首先,中国大陆是一个超大型的经济体,经济再维持20年超过6%的较高增长速度,难度比马来西亚大得多。很有可能到2030-2035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回落到5%左右。到2040年人均GDP达到25000美元,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快的发展速度了。因此我们把实现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时间定位在2050年是有道理的。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可能比马来西亚也更难解决。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原因,与马来西亚沙巴地区相比,可能单位投资产生的回报和效益会低不少, 发展的难度会更大一些。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只是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仍然比较落后的话,很难称之为一个发达国家。



第三,社会事业的投入还需要持续扩大。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社会事业是否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是否得到保证。中国人口众多、发展又很不平衡,社会事业还需要持续扩大投入,填补欠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联合国发达国家标准,侧重于人均GDP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人均GDP达到了一个水平,国家才有足够的财力扩大社会事业的投入,才有可能全面提高民众的福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对比这两个国家来看,马来西亚很有可能在2040-2045年前后,迈过发达国家的门槛,成为亚洲第六个发达经济体,而中国大陆可能紧随其后在2050年前后成为发达国家。当然,两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差异甚大,虽然都是成为发达国家,但是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冲击时评


先说结论,亚洲不可能再出现发达国家了,除了我们,现有的发达国家能维持就不错了,因为这个世界变了,越来越是几个巨头之间的游戏,现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天价”资源和资金投入,根本不是一般中小国家能承受的,而世界的资源和技术也越来越集中于几个主要的经济体,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越来越高的门槛把更多的国家拒绝在发达国家俱乐部门外。

发达国家之所以为发达国家,主要是占据了技术和时间的先发优势,从西欧开始,随着大英帝国扩散到世界各主要地区,形成几个发达经济体,亚洲几个发达国家的形成有赖于美国等国的技术扶持和产业转移,日本先发展起来,随后是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

如今世界工业,高端基本被欧美日把控,中低端被我朝控制,作为发达国家粉碎机,我们有足够的市场、足够的研发投入、庞大的技术人才等不断向高端工业迈进,当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工业体系还是这几个主要地区维持。

那其他国家呢?对不起,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分工明确,剩下的中小国家,那些寻求经济发展的国家,只能成为越来越细分的国际分工流水线上的不起眼的一环,而且距离核心技术越来越远,再加上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自动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工业生产所需要的人力越来越少,那些雄心勃勃希望通过发展制造业、依靠人口红利来承接转移过来的中低端制造业而发展工业的国家可能要大失所望了。

目前亚洲的几个主要发达经济体地区,日本总体还算不错,新加坡依靠区位优势还算日子好过,以色列作为犹太人的国家自然发达,香港有大陆的扶持还不错,台湾已经在衰弱之中,澳门依靠博彩业混得不错,韩国经济活力还算可以,也就这些了,中东那些卖油的土豪连像样的工业都没有,有再多的钱也不算发达国家,广大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拿的出手的怕是也就资源、能源、港口、人力了,98经济危机带来的创伤至今还是让很多国家没能恢复过来,像马来西亚、泰国这些本来有望突破中等国家身份的经济体,在那场危机之后,经济基本就这么凑合了20年。


云中史记


亚洲国家有这样几类:

(一)已经达到一两万美元的发达国家标准的国家:阿联酋,沙特,阿曼,卡塔尔,科威特,以色列,日本,新加坡,韩国,文莱。这些就可以排除了。

(二)人均接近中国的国家,马来西亚,泰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

(三)比中国人均仅仅差三五倍的,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由于中国再实现一倍发展,人均就17000美元了。已经发达化了,他们即便出现快两个百分点的速度,也来不及了。

(四)人均比中国差几倍,发展也表现不是很快的国家,基本包括了上边三类之外的所有亚洲国家。

好了,现在,有望和中国争夺未来15年,最先进入发达国家的只有第二类里的六个国家。

我们来看看加上中国的亚洲七国的人均,

2017年亚洲七国人均美元GDP

中国,8582美元

土耳其,10434美元,

马来西亚,9659美元,

哈萨克斯坦,8585美元,

土库曼斯坦,7522美元,

泰国,6336美元。

伊朗,5252美元。

伊朗,国际环境不好,发展速度也不快了,七国里人均最少,排除。

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独联体和中亚国家,一直表现不是很亮眼,现人均哈萨克斯坦比中国高3美元,土库曼斯坦比中国低一千多美元。这两国希望不大。

泰国比中国人均差2000多美元,98后,再也没有靓丽的发展速度。来不及了。

土耳其人均最高,10434,可是,土耳其2017年增长7.4%可是2018年预期增长4.5%,再之前发展速度如下边列举

2006年到2017年12年平均为5.25%,中国同期平均高于8.25%,比土耳其平均高3个百分点。土耳其发展不稳定,忽高忽低,平均比中国慢,这在未来十年内两国依然持平的希望还是有的,那么就可以一起进入发达国家,可是,土耳其货币脆弱,贬值凶悍,完全没有办法和中国持平了。

只剩马来西亚了,比中国高1000美元。

马来西亚,人口增长率为1.3%,人均速度就会低一点,和泰国一样98年后,就一直没有大的起色,平均增长5%左右。2022年的美国加息,对马来西亚汇率是重大打击,2022年之后的世界性四年萧条,马来西亚也是受不住。

中国,不仅近些年平均发展最快,未来一个稳字就胜出,经济相对于其他国家的高增长稳定,人民币汇率稳定。人口也稳定。12500美元到17500美元的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在名义美元8.7%的速度下5年13000美元,9年18000美元。

中国将在2022年,到2026年,与美国GDP总量持平的同时,人均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上世纪80年代后,第一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亚洲国家。


世界发展等比周期律


发达国家的标准一般认为是工业化水平高、技术发达、经济水平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生活水平高、社会福利制度好。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

目前亚洲一般认为有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等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但是,如果按照严格的意义来讲,整个亚洲只有日本是发达国家。
而目前全世界也只有18个国家为发达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南半球仅有的两个发达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其余的发达国家都集中在欧洲中西部。

如果说亚洲目前最接近发达国家的只有韩国、新加坡、以色列。所以,这三个国家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发达国家。其先后顺序,远方君个人认为是新加坡,然后以色列,再然后韩国。

而中东那些靠自然资源富裕的国家并没有高度工业化,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2017年人均GDP排在全球70多位,技术还相对落后,工业化水平还不高,未来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路还有很长,还需要不断的革新与努力!


那诗那远方


发达国家的指标共10个,分别是: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高收入会员国(OECD),这个组织现在有35个成员国,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发展援助委员会(DAC),这个组织现有28个成员国,全部是发达国家。

美国中央情报局发布《世界概况》,美国CIA调查该国经济、地理、人文等方面出具的统计数据。

联合国发布人类发展指数排名(UNDP),发达国家基本在指数0.9以上,富裕国家基本在指数0.8以上,亚洲的文莱指数0.85排名31,中国指数0.71排名91。

文莱这国家稍稍介绍下,俨然一个发达国家。面积只有广州大,依靠丰富的石油和天气然起家,现在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证的发达经济体,现在出具的发达经济体名单共42个国家和地区,基本也是些发达国家和经济比较好的地区,香港和澳门有上榜。

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体,2017年世界银行公布高收入国家标准为人均12000美金,日本能达到36000,垫底的亚洲两个发达国家,一个塞浦路斯20000,另一个韩国14000,中国目前不到9000,但是文莱达到了20000。

文莱民众,0纳税,幼儿园到大学上学全免,出国留学国家报销,看病医疗全免,出国治病政府出钱,文莱人是政府分房,吃穿都不愁,汽车加油不到3块人民币一升。

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生活质量指数排名,选2015年的数据,前30名基本是发达国家,一些中东产油土豪国也上榜。

全球发展中心推出的国家发展职能指数,减少国家贫富差距的一个指数。

美国新闻周刊发布的全球最好的100个国家排名,前列基本是发达国家,中国在50名开外。

全球繁荣指数,英国的列格坦研究机构发布的排名,2017年的排名里,亚洲国家里新加坡排17,日本排23。

缺点是文莱是个伊斯兰国家,国内禁酒,没有酒吧,娱乐场所少。

亚洲现在有日本、新加坡、韩国、塞浦路斯4个发达国家,以上是发达国家10个指标,满足5个指标能上榜并居前列,差不多就跨入发达国家的,2005年的韩国就是勉强满足5项而成为发达国家,现在看来亚洲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发达国家是文莱,如果发达国家的评判标准下降的话,中东的阿联酋和卡塔尔也有机会。


图文绘历史



笔者想纠正一下,所谓的发达国家有标准,从名字上解释就是已经开发的国家。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化程度高。过去有人单纯用GDP单一指标来决定是不是发达国家,但是这个数值每年不一样,如韩国在经济危机后,GDP数值明显下降,这样又从发达国家行列中被请了出来。所以发达国家有一定的综合指标;(1)生产力水平高,GDP数值要(总值,平均值)要远远高于其它国家,产业结构合理,第三产业的比重要超过55%。(2)市场运营机制成熟,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健全,有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达 (4)外贸依存度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外贸在世界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高,跨国公司高度发展。

依照这样的条件,亚洲国家中符合条件的国家并不多,印度,越南等国,因为GDP的数值并不高,平均数值也落后区内其它国家,因此未来10年,这两个国家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应该是比较困难。这样真正具有条件的,除了日韩新加坡以色列等以外,只有中国最具有条件,而东盟的马来西亚,虽然GDP比较高,但是生产力水平并不高,产业结构也不合理,特别是工业水平落后,出口都是低级出口,机电,机械,制造业的出口所占比例不高。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并不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外贸的出口份额也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例不高。

反之看中国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最有发达国家的样子。

首先目前中国在进行智能产业的2025计划,这是对目前中国的生产力的一个提升计划,未来利用互联网技术,人中智能技术,云平台技术,机器人技术的新型生产模式,将颠覆现有的生产模式。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到2025年,中国的GDP要达到人均25000美元,也是可能。并且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中国各地增加,就是为了合理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

中国国家宏观的经济调整能力很强,但是市场运营机制还很不完善,所以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在市场机制的加强,改善上不下功夫,还是不能达到这个目标。第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就是国家控制的经济领域都在加强而不是减弱,目前需要增加民营企业的活力。


最后的外贸依存度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外贸在世界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这个中国目前已经完全做到。但是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高,跨国公司高度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目前金融的完全开放还没有到来,所以要真正达到发达国家,需要在国际化上迈出坚定步伐。


桥本看日本


亚洲下一个成为发达国家的可能是中国或者越南。

大家可能很奇怪为什么是越南呢?别急听小编慢慢的分析。

我在前几天的文章中也提过,达到国家的标准不仅仅是人均gdp要高,而且要有高度发达的科技,高度成熟的社会体制,第三产业的比重占到百分之60左右。那好现在我们通过这几点来选择一下。

我们先看西边的中东,个个牛气哄哄,如迪拜更是世界城市建筑的一颗明珠,领导人出国访问自带“豪车”、自带“镶金电梯”像这种自带bgm的国家人均gdp很好,但是都是依靠资源来的,社会制度极度不发达,战乱不断。所以如果没有转型他们的发展模式,这辈子都是与发达国家无缘了。

在看亚洲北边,俄罗斯,蒙古,这就不说了,俄罗斯靠资源吃饭,经济时不时还在倒退。蒙古给他10个胆也不敢发展太牛逼。

在看南亚,我们的三哥,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混乱的秩序,落后的制度,落后的社会等级制度,北边帮的暴乱,没有一个不是制约他的因素。更何况他们经济总量很大,人均gdp很低。在未来印度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不是来自国外,而是来自国内的各种封建落后的制度,如果这些制度有了根本性的改变那么印度在100年后就可以成为发达国家了。

亚洲东边,日本和韩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之列,那就剩下我们了。 直接上图,我们的第三产业占比在百分之46.1。距离百分之60还有一点差距。但是我们的增长速度比较乐观根据专家预测在未来每年的增长可以达到百分之7左右,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达到发达国家的大门。

在看东南亚,东南亚这几年发展很快,以越南为例他建立了一些列的经济开发区,从世界各地都在吸引外资,如我们都知道的三星研究中心在越南就有一个,世界上就两个,一个在韩国一个在越南。 随着我们国家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的利润减少,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向越南迁移,而越南也在成为世界“加工厂”。



在世界经济集体下行的情况下,越南的经济不仅没有倒退反而还在增加。 2016年8月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就隆重的把越南推作亚洲的另一个高速发展经济体。在《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也被列为“强有力五国”之一 而越南对我们的优势就是小国寡民,改革起来比较容易,占线不会太长。

未来亚洲一定会有发达国家出现,不过只是先后问题,要么中国先,要么越南先。


树先生776


首先你写的日韩新加坡以色列,我不敢苟同。

什么是发达国家,我认为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过千万,历史积淀不够必须过五千万人。2.拥有足够的工业和信息化实力。3.不能依赖一个专项赚钱,至少要3个以上。4.不能过分依赖外国,至少内政不能被影响。

为什么?

1.人口低,意味着快钱一来就成发达国家,无无可比性。老牌帝国还有殖民地,新国家什么都没有。

2.没工业化和信息化。意味着底子薄。

3.依赖一个专项,意味着风险高。如石油国家,航道国家。

4.过分依赖外国意味着无自主权,特别是内政,一个广场协议就可以毁了你。所以很多小国虽然有钱,但不是发达国家。

所以以色列占了1.4条,2条占了一半,不是。

新加坡占了1.2.3.4条,不算。

日本在80年代算是,它开始不依赖美国,但今天可以勉强算是。反倒是二战前的日本是。

韩国比日本还差,更不是。

澳大利亚占了3.4也不算。

他们算什么?我想叫有钱国家更好。

目前发达国家,我个人认为有:美,英,法,德,意大利,西班牙,瑞典等西欧,北欧诸国。亚洲有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算有钱国家。

那么下一个亚洲发达国家有可能是,安可能性排名:

1.中国。这几年发展有目共睹。

2.印度。印度发展最近很快,人口多,面积大,加上有核武,具有做发达国家的一切潜质。

3.韩国加朝鲜。如果这两个国家合并了,其综合实力大增。几千年的屈辱和极端民族自尊心,加上核武,有了足够的资本。

4.日本如果能够摆脱美国影响,立刻就是发达国家。但目前好像民族精神不振,似乎被这遗忘的二十年,逼得太紧,无法喘气。


yyyysssswwww


首先划定自己的标准

一些国际组织划定的标准是不太符合逻辑的,比如OECD(经合组织)把土耳其和墨西哥这样的公认新兴国家都划了进去,这样可以给予两国更优越的待遇,至于当年是谁拉了这两位盟友,我就不多说了。

我比较认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达经济体标准

如图的39个国家(或地区,地区,地区重要的事情强调三遍,因为IMF的单位是经济体不是国家),后面还有美国CIA补充的一些袖珍国(地区)







从这个名录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收入的资源国都被剔除了,亚洲(地理 地理 地理上划分)只有日本 韩国 以色列 新加坡和塞浦路斯五个国家和港澳台三个地区,一共八个经济体。

而下一个发达经济体我认为可能有三个出处

1是亲M的高收入石油国转型,这个是绝对有可能的,当然不会是沙特这样的人口与领土大国,M国绝对不同意。但是阿联酋 卡塔尔或者文莱,这样体量小的国家,如果有什么zz机遇,一下子拥有一两项拿手的独特的工业技术也不是不可能。

2是工业实力和经济势头(人均名义GDP增长快又高)都好的新兴国家 比如土耳其 马来西亚 哈萨克斯坦和大陆。这里前三个国家希望比较大,因为ZZ因素很重要,M国在重点打击最后一个国家,而我们又脱实转虚,重资ben轻劳动。有人可能说,我们的工业门类比较多,技术突破又快又强,凭什么没土马哈有希望?

我们技术突破快是因为重金挖人和老一辈科技人的努力,新一代实体科技的本土人才不被尊重,收入低,也缺乏资金支持,转向虚拟科技产业导向重,一个十三亿的国家都去搞比特,忽视原子这不是笑话吗?

而且我们的国际环境差,和西方国家完全对立,不能和他们技术互补,必须要自己具有全部工业门类,难度太大。

反过来土马哈有更好的国际环境,不会被M重点封锁,不用发展全门类工业体系,只要学习韩国,找到自己的优势发展方向就有机会逆袭。

3因为zz地理因素突然得到M国照顾,大幅度逆袭的国家,比如越南和朝鲜。

能不能成为发达经济体,最重要的因素是M国,曾经的规律是顺M者达,逆M者穷,没有一个例外。我们想要打破这铁律,必须要自强自爱,尊重人才和知识,尊重劳动,尊重法律和宪法,如果做不到这三个尊重,还和M对着干,只会和阿根廷一样掉入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