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怎么败落的?

一人23一城


杜月笙的落败,正如他自嘲的那样:“蒋介石把我当尿壶”,道出了自己的心酸以及无奈。曾经的上海滩的皇帝,为何在抗战胜利后,回到久别的上海滩就迅速落败呢?今天,我们就穿越历史,一起来探究历史的真相。

1927年到1937年,是杜月笙的黄金时期,其势力达到顶峰,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滩的皇帝。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杜月笙不愿落水成为汉奸,他先到香港再到重庆,不仅通过捐款、运送物资等各种方式支援抗战,而且动员自己的青帮势力协助军统暗杀汉奸,支援抗战事业。总之,杜月笙积极抗日,可谓劳苦功高。

一个被丢弃的“尿壶”,1945年抗战胜利后,57岁的杜月笙返回阔别8年之久的上海,他本来想凭着在抗战时期的功劳捞一个上海市长,过一把官瘾。但很不幸的是他刚重返上海就挨了当头一棒,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杜月笙是黑势力的代表”、“打倒杜月笙”等标语。这只是一个开头,随后他在参选上海市参议会议员的时候,蒋介石直接传信由自己的亲信担任,杜月笙被蒋无情地抛弃了,这也是杜月笙开始衰败的信号。

上海租界的消失,杜月笙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成为其败落的根本原因。在抗战胜利后,上海的租界消失了,杜月笙失去了最有力的后援——享有治外法权的租界当局,这样杜月笙的集团不仅失去了赖以生存、繁衍的治安死角,而且也失去了其原来在租界为国民政府办事的价值了。这样导致杜月笙不仅失去了过去呼风唤雨、纵横捭阖的风光,而且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败落的杜月笙,勉强维持“龙头老大”的局面。虽然杜月笙饱受打击,但因为在上海有完整的班底,有一批精心栽培多年的得力干将,也尚且可以勉强维持“龙头老大”的局面。后来,局势突变,由于历史原因,他举家迁往香港,由于杜月笙在香港本就没有什么根基,再加上身患严重哮喘症,杜月笙深感力不从心了,早就不再是曾经叱咤上海滩的杜老板,成了一个病入膏肓的老翁。

1951年8月16日下午,62岁的杜月笙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一代枭雄,就这样客死香港。后来,他的骨灰葬在台湾,而他的遗愿是葬在故乡上海浦东高桥,至今没有实现。说什么王权富贵,终究只是过眼云烟。


密探零零发


杜月笙败落的原因其实就是杜月笙发家的原因。

出生上海浦东的杜月笙,就是个有娘养无娘教的小流氓,他能发展成为上海滩帮派的大哥大,除了他自己心狠手辣走狗屎运以外,其实还是沾了国运的光。

民国初年的上海滩犹如自由女神像的胸部,谁都想摸一把。东洋鬼子西洋鬼子,南方的军阀北方的军阀,个个都想在上海有一番作为,但要说势力最大的还是西洋人。虽然西洋鬼子在上海没有囤积多少兵马,但是人家背景牛叉,谁也不敢动他们,上海滩的各种租界就好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的圈圈一样,管你什么妖魔鬼怪,休想进来。

但话又说话来,租界再牛叉,也是坐落在中国人堆里,光靠那几个洋鬼子累死也管理不过来,英租界为了节约成本,就请了不少印度阿三来中国打工。即便如此也还是不够,所以洋鬼子纵然不情愿,也得使用一些中国人。

杜月笙的导师黄金荣,就是法租界的警察。而杜月笙虽然不是警察,却与洋人有扯不清的关系,洋人需要他来维持地下秩序,他需要洋人来做挡箭牌。

一来一回,双方如同大佬与情妇一般,你情我愿,长相厮守。长袖善舞的杜月笙在上海滩大哥位子上座的安稳,即使是北伐成功的蒋介石也拿他没办法,不仅如此,上海的事情还多有请他出面帮忙。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抗日战争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滩也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

首先是蒋介石,这位民国初期的大军阀摇身一变成为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野鸡变凤凰,如同三级片演员一样,拿了影帝,就不会再靠脱衣服吸引观众。而杜月笙这种不上台面的黑老大,蒋介石当然不希望与他再有任何瓜葛,大家到了分手的时候。

其次是上海滩的租界,在抗日结束后地位大不如前,许多权益被收回,即使没有完全收回也不在需要杜月笙黄金荣之流居中传导。生产商和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易,做批发的就下岗吧。

杜月笙就此失去了价值,失去价值就意味着败落!

但老杜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来临,战后他还捞个上海市长干干,实在不济当个副市长,再不行当个议长,哪知道蒋介石早就决定和他分手了,不仅不给他官做,还在他回归上海路上挂了一堆“杜月笙是黑势力的代表”、“打倒杜月笙”标语,搞得杜月笙被搂头一棒子,再也不敢嘚瑟。

经此一事,杜月笙彻底看透蒋介石,他自言自己就是蒋介石的一把夜壶:尿急了拿出来用一下,用完了将夜壶放到最角落地方。

不能不说,这个比喻很恰当。

1949年杜月笙思虑再三去了香港,虽然有许多小弟依旧追随他,香港也有很多人想结交他,但世易时移沧海桑田,杜月笙再也没有往日的风光,加之身体不好,1951年就匆匆离世。


日慕乡关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守仁君以前读过有关杜月笙的书,像这样的传奇人物,守仁君还是有点认识的。

杜月笙痞子出身,十四岁拜陈世昌为老头子,进入青帮。


后来在黄金荣手下做事,渐渐崭露头角,后来和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上海滩三大黑帮大亨。

这里杜月笙的发家史守仁君都不多说了,相信会看这篇文章的人,对于杜月笙是如何上位的都很清楚。守仁君这里重点说一下杜月笙的为人。

题目说杜月笙败落了,守仁君认为杜月笙哪里是败落,只不过第一被人卸磨杀驴,第二社会环境不允许杜月笙这样的人继续混下去了,杜月笙的没落和他个人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要说杜月笙是好人,几乎就是在说笑话。他的三鑫公司,把鸦片卖向了大江南北,能又那样高的地位,又不知道有多少人凭空消失。建一个诺大的祠堂不祭祖反而去制毒。杀起共产党人和罢工的工人们也是毫不留情。他犯下的种种罪行,在现在枪毙一小时都不过分。

但是在杜月笙的心里,始终有一道底线不可逾越。那就是国家!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杜月笙同为上海三巨头的张啸林扭头就当了汉奸,黄金荣隐居上海,只有杜月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协助抗日,他募集大量物资协助抗日,曾经和他敌对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也选择了帮助,建立抵抗部队,筹建战时医院,为了阻滞日军进攻不惜将自己公司的轮船沉江以堵塞航道,杜月笙此人个人利益和民族大义分得很清!

杜月笙很聪明,他从黑道起家,后转入商界,后来又打算转入政界,一步一步给自己洗白。他虽然是个半文盲,但是他知道钱能花光,人情花不光。前清遗老、军阀政客、党国高层、社会名流,乃至金融工商巨子都是他的坐上客。


但是杜月笙万万没想到,他一生中走了一步错棋,直接导致他晚年的没落。

那就是站队蒋介石。

蒋介石成立南京政府,杜月笙出了大力,蒋介石镇压共产党人,杜月笙也是不遗余力地帮忙,抗日战争时期,杜月笙更像是军统的人,和戴笠干过不少明里暗里的事,战争结束后,杜月笙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功劳起码也能当个上海市长,没想到蒋介石理都不理杜月笙,还有卸磨杀驴的迹象。

后来蒋介石战败,杜月笙不愿随他去台湾,但是由于早年间整压过共产党人,他也不敢留在上海,只能跑到香港。新中国也多次邀请杜月笙出山相助,但杜月笙可能是心里有愧,只肯帮忙,却不愿出山。

1951年于香港病逝。


守仁看剧


答杜月笙的题不给钱,可还是要答!杜月笙的败落,表面上来看是由于人事,比如说靠山戴笠的死亡,杜月笙本人受“人离乡贱”的影响;但归根结底却是时代的必然,败落――本不由得杜月笙选择!(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尤其是杜月笙这样式的流氓大佬,不过是钻了时代的空子,民国乱世,给了他较大的生存空间,而他也抓住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机遇,取得的成绩,就个人来说,简直是卓越非凡了。

当然,这里如此表达,是没有把杜月笙干的鸡飞狗叫鸡鸣狗盗的烂事计算在内,其实就是算在其中,作为个体人的杜月笙,无疑也是成功的。

于事业来说,他把青帮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于个人来说,他是左拥右抱,左打右闹,人生好不快活,连孟小冬这样才貌双全举世无双的大美女,都被杜月笙装出来的牛逼所折服,这都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到的。


但是杜月笙成在人事,向来以会做人折服江湖,但真正导致杜月笙一步步走向败落的也正是因为江湖,有人在江湖上针对杜月笙截胡。

先是抗日战争初胜后的吴绍澍,杜月笙的孽徒,再就是蒋经国亲自撸袖子上阵,加之时局变幻莫测,戴笠的死亡加快了杜月笙败落的速度。

因为在政界江湖,再也没有一个能替自己说话“力挽狂澜”的大人物了,少了沟通,也就多了误会的风险,收拾杜月笙,只需要假以时日,理由自己都得跑出来。

再一个杜月笙离上海赴香港,也加速了他的败落,就大人物来说,还真是“人离乡贱”,一旦离开了舒适范围,面对的必定是处处掣肘。

再加上随着大环境的变化,社会上耍流氓的空间不断缩小,而犯错的成本却在不断增加杜月笙这类人已经逐渐被时代抛弃,败落只是时间问题!


历史三日谈


杜月笙这个民国超级大佬,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的话题,提到杜月笙败落,其实不然,杜月笙并没有败落只是时局发生变化,属于杜月笙的那片天塌了,昔日称霸上海滩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啦,因此杜月笙一落千丈甚至落魄到卷铺盖卷走入了。


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国民党溃败后杜月笙的日子显然不太平了,杜月笙作为上海滩的一个黑帮头领,经营赌场,烟馆,码头等非法行当,其影响和势力无疑是我党打击的对象,虽然杜月笙在抗战期间做了不少贡献,但是杜月笙心里没底,如今今非昔比,现在上海是共产党的天下,国民党已经彻底完蛋了,因此他盘算着自己一定不会有好果子吃,于是便偷偷的离开了上海,跑到了花花世界的香港。

杜月笙这一走,他在上海的所以生意也就被迫终结了,该充公的充公,该关门的关门,一代枭雄从此淡出了上海人的视线,杜月笙也从一个拥有巨额财富的“上海滩皇帝”一下子沦落到落魄他乡的异客。

杜月笙不管是败落还是落魄总之他是倒了,虽然没有被制裁,但是毕竟是失去了以前的威风和霸气,生活在香港的杜月笙虽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更有孟小冬等家人作陪,但香港毕竟不是上海,想当年在上海滩杜月笙是一手遮天,但到了香港杜月笙是龙你也得盘着,是虎必须卧着,所以杜月笙过的并不自在。直到1951年,杜月笙积劳成疾,最终因病去世,悄悄的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浩瀚长河中,有多大少仁人志士因错误的选择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从而导致了自己多舛的命运和惨淡的人生结局。

纵观杜月笙的人生,对于他的败落那是历史的必然,杜月笙从一介草民到“上海皇帝”又从“上海皇帝”沦落到一介草民。他的蜕变无疑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对于杜月笙这样黑白两道游刃有余的人物,说他站错了队也好,还是说他选择的方向错了都无可厚非,因为生逢乱世谁都难免抉择,所以我们在评价杜月笙的时候,还是更多倾向于他励志和会做人的一面,杜月笙的一生就是一部现实版的奋斗史。


任驰赢天下


不可逆历史的潮流。旧中国,乱世出英雄,新中国,当然不允许流氓存在。黑帮,毒品,赌博为生的杜月笙,也只能在动乱时代靠狠,义气,打出一片天。老蒋后面都没用他,政治家,那时有利用价值,可满足杜。一旦没有利用价值了,马上就会打压。新中国后,更是打击重点对象。罪犯的历史,怎么会有个好结局。虽然我服他从小人物到大人物的历程,许多的过人之处,为人处事,也是道亦有道。但,也是多少人的鲜血上面,多少人家破人亡基础上,包括多少有为共产党员的年轻生命为他所害。我们要有分辨是非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合法的行为,去实现财富自由,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