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最恶心的洗白和最恶心的抹黑?

1234822987


怪事年年有,没有今年多。

今年最多的怪事,就是一些已经被唾骂了千百年的奸臣纷纷要“翻身”了,先是一些地方面红耳赤地争夺慈禧和潘金莲“故里”,然后又有团体大张旗鼓地纪念奸臣洪承畴和张缙彦,同时还有在网络中甚嚣尘上的“忠贤不死大明不亡”的谬论。

最后就连那老妖婆慈禧,也有某大网站组织了“重读慈禧”系列专题文章,来论证《庚子之变 慈禧始终保持了一丝理智》《甲午战败 慈禧支持光绪皇帝变法图强》《慈禧太后对于海军发展的关注度超出今人想象》《甲午战败与慈禧颐和园挪款无关》。

当然最让人愤慨的是“秦桧要站起来”,而且某地的秦桧不但站起来,还坐下了,不但坐下了,他的后人还叫喊着要为秦桧平反,似乎杀害岳飞责任完全在宋高宗赵构,而秦桧是个替赵构背黑锅的“和平使者”。

慈禧那老妖妇估计是翻不了案的,因为毕竟离她作恶的年代不远,她的斑斑劣迹一时间没那么容易洗白,咱们且不去说她,就说说秦桧、蔡京、魏忠贤、洪承畴、张缙彦,因为这几个家伙是有后代的,而且他们的后代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为自己的老祖宗翻案。

秦桧的后人想要秦桧站起来甚至坐下,不足为奇,因为要按遗传学角度来看,奸臣的后代中出现几个鲜廉寡耻者,也是正常现象。

但是前一段时间,居然流传开了一条消息:岳飞的后人居然提出要请秦桧的后人吃饭,“化解秦岳两家上千年的仇怨。”

那个要请吃饭的是不是岳飞真正的后人姑且不论,如果岳飞九泉之下有知,估计也要气的吐血三升:子孙居然不肖至此!

在这里笔者要说的是,即使那个要请秦桧后人吃饭的真是岳飞的后人,他也没有权力代表任何人“原谅秦桧”,因为秦桧伤害的不仅仅是岳飞一家,秦桧卖国,不是秦岳两家的私怨,这关乎民族大义和忠义原则,秦桧伤害的是一个时代,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损害,任何人都不可以代表谁“原谅秦桧”。

关于秦桧是害死岳飞的主谋,这是历史的公认,他是受金人指令来胁迫宋高宗赵构投降的,这一点不但现在的人应该清楚,就连当时的“昏君”赵构也清楚,他实际上也不敢违背“金人高级代表”秦桧的意愿,而且每天战战兢兢,靴子里偷偷藏了一把匕首,也不知道是想干掉秦桧还是怕被秦桧干掉。

《宋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二记载,秦桧死后赵构长出一口气“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秦桧能让南宋小朝廷的“皇帝”如此忌惮,只因为他实际上是金人的“代言人”,皇帝也惹他不起。

蔡京作为北宋六贼之首,可以说要为北宋积贫积弱承担很大的责任,而且他的罪孽在生前就已经被揭发出来,还被流放岭南。

史书记载,“初,元长(蔡京字)之窜(流放)也,道中市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史料还记载蔡京自己也知道罪孽深重:“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后“腹与背贴”,饿成了一条死狗。

但是宋代人洪迈在《夷坚丁志》和《容斋随笔》中记载:蔡京死后四十二年,他的墓被迁去,皮肉消尽,惟有心胸上肉未消化并隐约显现出一个万字(那个符号犯忌,发出来审核不过,大家知道跟希特勒那个是反的就行了),高二分多,就像用刀刻成一般。其实当时洪迈真正感慨的是:人说蔡京大奸误国,可如今“而有此祥”!真实意思是所谓的“祥瑞”都不靠谱。

还是那个为慈禧翻案的著名的大网站,还组织了一个“重读蔡京”的专题,那标题做得都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惊才绝艳 制度超前目光远》《大才与无能之间:蔡京在宋徽宗皇权重压下带着镣铐的舞蹈》《当时人眼中的蔡京:新旧两党公认的宰相之才》《千年奸相骂名的背后:走上歧途的治国奇才》《蔡京改革专卖制度:激活民营经济保证国家财》,似乎当时天下的好事都是蔡京做的,而君昏臣暗以至于丧权辱国,都是别人的事情。

那些文章看了几行就看不下去了,因为那些写文章的也看了历史,但是却对蔡京的暴行选择了视而不见,而把制度下产生的一些善政统统归功于蔡京。

那个地方专门为慈禧蔡京之流说好话,却对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大加怀疑,以至于笔者怀疑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不是不可告人。

笔者本来以为太监是没有后代的,但是最近这个看法动摇了,因为那个“忠贤不死大明不亡”的论调似乎已经压过了“大明第一奸宦”的评价。

但是细看下来,那些叫嚣“忠贤不死大明不亡”的,连《明史》都没看过,随意笔者只要告诉他们看看《明史·宦官二》《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四 阉党》,就知道魏忠贤之流到底是什么货色了。

有人说《明史》是清朝人修的,靠不住,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一点:史学家的良心和人品是要绝大多数现在靠哗众取宠混饭吃的“专家”的,而主修《明史》的张廷玉,更是一位志诚君子。

笔者前一段时间曾经写过也在本平台发表过《兵部尚书献城,司礼太监背锅》的文章,已经详细论述了明朝在北方最后一任兵部尚书张缙彦的事情了:这东西先是拒绝采纳急招士卒固守,号召天下勤王入援的正确建议,并且隐匿军情不报。然后又带头开城向李自成投降,最后又投靠洪承畴降清,先是因为“投降太晚”而不被重用,后来花大价钱钻营得到了山东右布政使、浙江左布政使(副省长)等官衔,最后因为参与党争而被流放宁古塔。

流放期间,居然还能带着大笔金钱和大量歌姬,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

这个汉奸得了善终,还不是最令人气愤的,真正令人气愤的,是今天还有地方大张旗鼓地纪念“大明兵部尚书张缙彦”!

其实那些张缙彦的后人和家乡人搞错了,你们应该纪念的是“大清布政使张缙彦”,因为“兵部尚书”这个头衔对张缙彦来说是个耻辱,看到这四个字就会想到他的一系列丑行。

大明兵部尚书,投降李自成,后来再投靠满清,这个不折不扣的“三姓家奴”,现在已经成了某地的“旅游名片”:“2016年4月9日上午,在新乡县翟坡镇小宋佛村,一场盛大的祭典活动正在进行。活动由当地文化旅游部门和“张缙彦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以纪念兵部尚书张缙彦。”

看了上面引号中的新闻报道,您作何感想?

张缙彦降清,是洪承畴招降的,张缙彦有人纪念,而洪承畴则是有人顶礼膜拜了。这里笔者不禁怀疑:是不是某些人有汉奸情结,只要是汉奸,就一定要找个机会祭拜一下?

关于洪承畴的劣迹,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那咱们就说说大家可能不知道的现在的事情。

2007年,洪承畴老家福建挂“隆重纪念开清重臣洪承畴诞辰414周年”,洪氏宗亲等各界人士300多人参加系列庆祝活动,那对联写得实在是太“精彩”了:“论武略文韬名传汗简,数丰功伟绩无愧英雄”。

2015年11月,洪承畴纪念园开园,多名北京“清史专家”前往助兴。“开清重臣洪承畴学术研讨会”还提出:洪承畴的“爱国主义”事迹要编入教材。

还有甚么可说的……


半壶老酒半支烟


这年头造谣全靠一张嘴,不管是真是假,只要有几个人说了什么,然后旁边不明真相的人再下凑和一下,假的也就成真的,真的反而是假了。正所谓三人成虎,不就是这样来的嘛!

中国最大卖国贼之一——张学良 (洗白)

这些年里面,最起码是从高中开始,我所接触的张学良全部都是正面的。历史老师给我们讲张学良全部都是重点说双十二事变,讲张学良是多么的不畏生死。在最危险的关头挺身而出,与杨虎城将军一起囚禁了蒋介石,促成了国共合作。


▲西安事变报道

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确实非常重大,但是看人要看全面,难道都忘记张学良怎么抛弃东北了吗?如果东北三省没有被短时间内占领,日本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发动侵华战争。

当时东北坐拥40万大军,虽然由于中原大战,很大一部分人被调进关内。但是尽管如此,东北常备军队还有将近20万。而当时日本侵略者只有区区几万人,就算是七八个人才分摊到一个。但是如此大的优势下,张学良还是不放一枪一炮就走了。


▲沈阳兵工厂

又有人说张学良是不是武器装备不行?当时东北坐拥整个中国最大的兵工厂——沈阳兵工厂,其日生产力相当于一个营的装备,一年可以装备10万人,其生产能力与制造能力在亚洲都是排的上号。

除此之外张学良还拥有四个航空队,飞机更是多达260多架。但是张学良逃跑之前,这些飞机一架都没开走。日本人在无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进入了机场,轻而易举张空了所有飞机。


▲被日本占领


▲被日本占领

整个东北三省,就这样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被日本兵不血刃的情况占领。如果没有东北三省的沦陷,日本根本没办法在短时间内站稳脚跟,也根本不需要后来的西安事变。

盗墓贼与风流子——郭沫若 (洗白)

与郭沫若同时代的很多文人对他的评价都不好,鲁迅评价他更是“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可见两人的关系,都已经放在明面上争吵了。


▲郭沫若

郭沫若一生风流成性,老婆是不断的换了又换。早年时候抛下原配出国,在日本与护士结婚。在日本期间育有四儿一女,中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回国,从此彻底断绝往来。之后又取了两姐妹,其中一人还因为被迫堕胎跳楼自杀。


▲原配


▲日本家庭


▲三老婆于立枕(被逼自杀)

▲四老婆于立群(于立枕妹妹)

除了这些私人生活,他的个人品行也不怎么端正。郭沫若是出了名的爱考古,在甲骨文方面造诣也比较高。但是他为了寻找文物,联合多人开挖万历陵墓。然而当时条件非常不成熟,很多人都在阻止他,但他仍然是一意孤行。

结果就是万历陵墓几乎被毁坏殆尽,所挖掘出来的文物由于保护不当,一出土就被严重氧化,如今留下来的都是赝品。就连当时万历皇帝的两副棺材,都被当做废柴扔掉。而万历皇帝的骸骨,由于后来的动荡而被砸碎。


▲挖掘陵墓

除了万历陵墓之外,郭沫若还想挖掘乾陵,只是因为他听说《兰亭集序》的真迹在里面。幸好他这疯狂的想法,被周总理及时阻止,才没有酿出更大的灾难。

这两个人被洗白得相当成功,对历史了解不多的,都认为两人是位善人。但凡对历史知识有点了解的,都想把他俩拉出来骂一顿!

签订诸多卖国条约的李鸿章(抹黑)

现在只要提到李鸿章,围绕他的都是各种条约,很多人骂他是卖国贼。但是仔细想一想李鸿章难道不爱国吗?你看他为了中国办了多少实业企业?以及洋务运动,也是他老人家牵头提出改善中国。


▲南京条约


▲签订现场

其实签订条约这种事情,一开始是轮不到李鸿章。比如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就是作为钦差大臣的耆英,他姓的可是爱新觉罗。但是很不幸他在1858年就去世了,之后众多条约签订中,能拿得出手也就只有李鸿章。

但是李鸿章归根究底只是个外交大臣,他只是作为代签,真正幕后之人还是爱新觉罗家族。而且由于之前签订了诸多条约,反而使外国人最喜欢和他谈判。《马关条约》签订之前,日本人点名叫他过来。


▲马关条约

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又能怎么办?打又打不过,只能硬着头皮去签。但是他在签订条约之后,进行全球出访工作。与诸多外交大臣见面,其中就包括了俾斯麦、俄国的皇太子、美国的格兰特总统等人。


▲李鸿章与俾斯麦

后来他乘坐轮船到达日本横滨时,需要转乘轮船回中国。他死活不愿意下来,因为下面是日本人的土地。当时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在两艘轮船之间搭了一个木板。这位70岁的老爷子颤颤巍巍的从木板中间走过,就算是死都不愿意踏进日本国土。能说他不爱国?

兢兢业业一心为国的商纣王帝辛(抹黑)

一本《封神演义》,奠定了商纣王在国民心中的形象。酒池肉林、荒淫无度、残杀忠臣等一系列罪名,其实全部都是这本书给他加上。


▲配图

宠爱苏妲己!妲己确实有,她其实是苏部落的女子。商纣王在征讨其部落之后,由其部落之人贡献上来。小说中描述其极尽宠爱,把所有后宫之人逼迫致死,更是挖出了忠臣比干的心。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她仅仅是在进宫一年之后就病死了。

帝辛滥杀无辜!小说中把帝辛都描述为了暴君,但是自从帝辛当政之后,征讨四方蛮夷之地。不仅扩大了领土,而且更是把文化等内容推广到了这些地区,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而之所以会有这么差的评价,几乎全部都是这种小说造成。而且由于周朝问题,才有了这么差的名声。相反的是帝辛是个有气节的人,他在亡国后选择自焚,以死明了志向。


▲配图

其实很多内容都不能只看表象,要想了解一个人真正历史,不能仅仅看其光辉一面。还应该纵观其一生,才可以做出比较适合的评价


史之策


应该算是对洪承畴、尚可喜等人的洗白了吧!

当下信息越来越多元化,很多历史人物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重新解读。

但是,很多历史人物却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洗白或者抹黑,让人难以接受。

我们知道历史上有很多人是造就盖棺定论的,比如秦桧是杀害岳飞、里通金国的刽子手、狗汉奸。而岳飞是抗击金国、保卫江山社稷的民族英雄。但就是有很多人,以标新立异为目标,以哗众取宠为能事,对这样的事实进行无情的扭曲和恶意解读,最终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不过我们今天说的不是岳飞和秦桧,因为很多人已经解读过了。我们说说明末清初的那些事。

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曾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意思很明白,李自成入主北京,大家都是汉人,仅仅是换了个国号而已,官僚继续当官,老百姓继续种地纳税。而满清入主中原则完全改变了中原的风俗民情,对于中华文明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这比亡国还要严重,是真正的亡天下!

用今天的民族观看来,将满清排除在中华民族之外,是狭隘的。但是回到当时的社会环境,这就是亡天下的惨痛事实。

而面对这样的惨痛事实,明朝的精英们是怎么做的呢?洪承畴、吴三桂、钱谦益等人,都先后成了贰臣,成了为满清打工,屠杀自己同胞的功臣。

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得到世人的原谅。

以洪承畴为例,在洪承畴投降清朝后,母亲大骂洪承畴忘恩负义,清朝为洪承畴修建府衙,洪承畴母亲都不居住。洪承畴降清后,高官厚禄,威势显赫,但亲朋故旧却视之为奇耻大辱,纷纷避之不及,唯恐留下不好的名声。

不仅如此,就连自己最亲近的弟弟洪承畯都不屑与洪承畴为伍,带着母亲回到乡下。洪承畴的妻子莲心愧于丈夫的投降变节,愤然削去头发住进了尼姑庵。

为了活命,洪承畴成了千夫所指,众矢之的。

不过虽然洪承畴名声很臭,但是对清朝可谓是忠心耿耿,为清朝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后呢?然后被解职回家,职务为三品,比明朝时期的一品大员差了好几个范文程。

因为洪承畴太卖力了,以至于本来想表彰一下他的乾隆皇帝也感觉洪承畴有点太不要脸,所以编撰了一部《贰臣传》,因为洪承畴的巨大功劳,将洪承畴列入甲等序列。

洪承畴用亲身实践告诉我们,投降变节者,不仅同胞看不起你,敌人也同样看不起!

而洪承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身边,还有诸如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汉奸,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所以也获得了同一个头衔。

这是注定不能被人原谅的!

然而,这个被自己敌人都嫌弃的贰臣,在今天却被某些人吹捧为民族英雄,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2007年11月1日,洪承畴故居南安市英都镇在洪承畴纪念园集会,举行一系列活动,隆重纪念“开清重臣”洪承畴诞辰414周年。当地各界人士300多人参加系列庆祝活动。

在纪念园,不仅挂出了“隆重纪念开清重臣洪承畴诞辰414周年”的横幅,旁边还有对联,上为“论武略文韬名传汗简”,下是“数丰功伟绩无愧英雄”。

以官方的名义,大张旗鼓地为历史罪人翻案,这在历史上亘古未有,足以表现出一些人混淆是非,恶意洗白的无耻嘴脸。最令人不可理喻的是,这样的纪念园居然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知道这样的教育基地能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才?

同样获此殊荣的,还有尚可喜。

2004年,在辽宁海城,纪念“清朝平南亲王尚可喜诞辰4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上,大批所谓“清史专家”云集一堂,宣布要给尚可喜这个长期和吴三桂齐名为“三藩”之一的满清藩王正名。2006年,又举办了“纪念尚可喜逝世330周年”的祭祀大典。

至此,这个手上沾满同胞鲜血的汉奸刽子手,摇身一变也成了正面人物。

这些人的洗白,对于坚决抵抗清朝入侵而牺牲的仁人志士而言是最大的侮辱,比如孙传庭,卢象升、李定国等英雄人物,是对这些正面人物无耻的抹黑。

如果这样奇葩的事情还不加以遏制,那么接下来,汪精卫等人也会有自己的纪念园,未来也有可能成为新的民族英雄。

三观不正,社会不安!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千古最成功的洗白,和最成功的摸黑,非秦桧和岳飞莫属。

完完全全黑白颠倒。一帮无耻文人,为讨蒙古人欢心,不遗余力污蔑自己的国家,污蔑自己的英雄,污蔑自己国家的忠臣良将。

不但摸黑了南宋丞相秦桧,连枢密使张俊,御史中丞万俟卨,都统王贵,家庭主妇王氏,整个汉族王朝南宋,无一幸免。

把一个十年不到恢复北宋疆土,中国古代汉族统治下,最富裕,最民主,法制最健全,监督体制最完整的南宋,摸黑的一无是处。把南宋153年历史,摸黑的暗无天日。

岳飞的罪名是经过大理寺审核两个半月,有岳家军牛皋,王俊,姚政,王贵,傅选,李道,徐庆,庞荣,李兴,董先等十多名岳家军统制将领揭发作证,同案孙革,于鹏等六人招供画押,又有当年高宗亲笔诏书为证,刑部合议定罪,高宗皇帝亲诏赐死。可以说是铁证如山符合法律程序,经得起时间考验。

古往今来,无论是按照法律规定,还是遵循历史惯例,凡是给人定罪尤其是确定“杀人”罪名,必须经过审判机关根据案情、证据等依律审判,并按照审批权限,经批准方能成立。如宋廷给岳飞定罪,明廷给袁崇焕定罪,都经过审判机关严格的审理与判决,报皇帝御审圣裁。尽管其中审判与审批,难免有所偏差甚至有时会有谬误,但其法律程序,必须遵守。 秦桧被“定罪”则截然不同,既没有法律意义的审理、审判,更没履行审批手续。其“杀岳飞”、“奸臣”等一系列“罪名”、“恶名”,都是一帮文人根据谣言在《宋史》信笔写成。

秦桧执政19年,其中17年,高宗一改左右丞相制,让秦桧独政。事实也证明,秦桧执政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经济强盛,国家法制建全,依法治国安邦定国。

秦桧死后,高宗皇帝更是亲笔御书“决策元功,精忠全德”,封申王,赐谥号“忠献”。

岳飞身上的谎言比比皆是,年纪最轻生娃最多的岳飞,成了最不“好色”的,当官时间最短,就“积累”下万贯家财的岳飞,居然是“两袖清风”,军费高达1800万两的岳家军,居然需要岳飞“补贴”,全部赏赐“补贴”下属的岳飞,居然有3000亩良田,498间房地产,154间商铺,还有3280余贯现金。学习文化时间最短,农民出身的岳飞,居然是南宋文化最高,诗词水平力压中国古代历代文人的岳飞,书法造诣更是让研究书法一辈子的王羲之,足以羞愧。

带兵只六七年,“五百破十万”的战绩,足以让全世界的战神,羞愧到死。南宋和金打了上百年,影响两国关系最大的,居然是从来没有和金主力打过,早已经丢了兵权的岳飞。1140年南宋惨败,丢失河南全境,居然是打的金国人想“投降”全歼金国主力?1141年让金国歼灭六万精锐,连高宗皇帝的中央卫戎军三万精锐之师都全军覆灭,居然成了,金国“毫无还手之力”。金国六万灭辽国,灭北宋。都没有“举国欢庆”,处死了一个早丢了兵权,丢了所有官职的岳飞,居然“举国欢庆”。秦桧当丞相执政19年,当“奸细”的任务居然只是杀一个早丢了兵权的节度使?

一群农民起义军和收编土匪,组建的乌合之众岳家军,居然是南宋战斗力最强,军纪最好的。一支从来没有和金主力打过,的岳家军居然是金国最害怕的,居然害怕到讲“憾山易憾岳家军难”这样的大逆不道,株连九族的疯话。

以上参考史料《建炎原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纪》《中兴小纪》《高宗本纪》《南渡十将传》《宋史全文》《宋刑统》《刑部大理寺状》。喜欢历史真相的朋友,可以查阅一下,还真正的英雄清白,还自己的祖国一个清白。


晓风2016


答:先说几个比较恶心的洗白。

南宋大英雄文天祥绝笔书云:“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我们读史、读圣贤书,最首要的,就是要明大义,知事理。

这一点如果做不到,读书再多,也是枉然。

明清交际,既有英雄义士辈出,也有奸邪小人涌现。

象洪承畴、吴三桂之流,都是历史定性的奸邪小人。

但,近些年来,却得到了无耻洗白。

以洪承畴论。

此人在乾隆四十一年,在乾隆帝下令国史馆编纂《明季贰臣传》里,已被明确打入“贰臣”行列。

乾隆唾骂他“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辄复畏死刑生,腼颜降附”。

想想看,洪承畴原本为清廷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清廷主子对他的所作所为还是如此反感、如此不齿。可知,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看,此人都是一个大节有亏、背叛旧主的货,他的行为不应该得到表扬和赞颂。

但1991年,《求是》杂志副总编、历史学家苏双碧却挥笔赞颂洪承畴建了“开清第一功”。

1996年,在泉州举行的洪承畴学术研讨会上,到会专家学者及其他人士对洪承畴积极致力于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历史功绩高度评价,予以肯定。

2003年,清史专家、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李治亭主编《清史》,对洪承畴的历史功绩作出了肯定。

同年的洪承畴学术研讨会上,到会专家学者一致定位洪承畴是开清重臣、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为统一中国作出了贡献。

实际上,洪承畴本质上不过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他在投降的时候,他在翻蹄亮掌地为大清王朝奔走操劳的时候,主观上并没有要促进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想法,他能想到的就是自己的个人生死、家族的荣华。

如果按照这些史家的观点,即洪承畴在历史上是有贡献的,那么李永芳、范文程、孔有德、吴三桂、洪承畴等民族败类全都属于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英雄,而志在保疆卫国的袁崇焕、卢象升、史可法、郑成功等大英雄反倒成了反对国家统一的反动分子,荒哉,谬哉!

再说被抹黑得严重的。

明朝诸帝大多被抹黑得不成人样。

以朱元璋论。

世间流传的朱元璋画像人,丑得几乎成了外星人。

这些显而易见的丑化行为就不多说了。

就说一个,朱元璋不是做过一段时间的和尚吗?

许多别有用心的人就抓住这一点拼命抹黑和诋毁朱元璋。

甚至清朝大名鼎鼎的史学家赵翼还言之凿凿地说朱元璋因为当过和尚,所以就特别忌讳别人说“光”“僧”“秃”之类的字眼。

还举例说杭州教授徐一夔给朱元璋写贺表,里面写了“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这几句。朱元璋一看有“光”,马上把徐一夔一刀卡嚓一刀了。

但是,徐一夔的作品集《始丰稿》里,还收录有一篇徐一夔于建文元年(1399)为湖广房县知县齐庄卿写的墓志铭。

天,朱元璋死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而徐一夔在建文元年(1399尚还健在。

这抹黑,可谓是肆无忌惮的强入。

根本上,朱元璋从来就没有刻意隐瞒过自己做和尚的经历,也从来没做什么避讳。

朱元璋当和尚的地方是皇觉寺,他当皇帝之后,就一门心思要把皇觉寺恢复兴建,后来在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扩建,大大方方赐名“大龙兴寺”,意思是大明王朝的基业就是从这儿兴起的,他还亲自撰写了《龙兴寺碑》文。

在御制的凤阳皇陵碑碑文上,朱元璋开诚布公地讲述了自己穷苦的出身,以及出家时的落魄境况,目的是广布天下,流传后世。其中“空门礼佛,出入僧房”两句写的就是当年出家为僧时的情况。这大明皇陵碑现在还保存在凤阳明皇陵内。

至于说朱元璋怀疑湖南街有人嘲弄自己当过和尚,讥讽马皇后脚大,传下命令:湖南街杀。官员误听为“湖南皆杀”,从而挥刀杀光了湖南省人。

实际上,明朝设的是湖广省,并没有湖南之称,此类抹黑,全是假得不能再假的谎言。


覃仕勇说史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不管是洗白或是抹黑都是因为统治的需要,因为史书和文人的篡改,很多历史的真相已被隐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翻开历史的长卷,让华夏大地受尽屈辱的300年满清历史,永远是中华民族身上的一个巨大伤疤。

而这里要提这个人物就是,有四川杀人王之称的张献忠,

张献忠到底是不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将领,现在的我们,只能通过前人的传说去判断。我想说的是,在古代的原始战场上,人口才是最大的实力,特别是,面对着异族入侵的时候,比如两晋时期,五胡乱华,一道杀胡令与异族,争夺生存空间,再来看满清,公元1625年满清入关后做了些什么呢?扬州十屠,嘉定3日,广州屠杀等等,野蛮的屠杀,消弱了抵抗的力量,减少了抵抗势力的兵源。

1645年,清军终于杀死了张献忠,但是杀人魔王张献忠死后,他的部队仍旧抵抗了13年,也就是说,到了1659年左右张献忠的部队才被全部消灭,那么我想问一问这13年的时间哪来的兵员与满清作战。

在明朝关于张献忠的记录中说道:常有民众向期主动报告官兵的动向,甚至为起义军引路。所以看出张献忠的部队,还是在民众中有一定的人心,残酷的杀戮,绝对换来不了民众的主动帮助。

或者我们可以从,满清在1649年贴出的一份公告,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这份公告出在张献忠已死后,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大屠杀的并不是张献忠,而是满清。

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痕迹,推测出,当时,满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清洗自己大屠杀的罪名,在对四川地区进行大屠杀后,把所有的罪责加在了张献忠的身上,而且,当时屠戮得非常的严重,史记只剩8万户,让历史的真相遗传下去非常的困难,加之自古四川蜀道难信息不畅,亦无法向外传递真相,所以满清招集文人,篡改历史对张献忠大肆的抹黑,同时,把自身树立成一个解放者的形象。

最后说一句,小日本搞的南京大屠杀等,都应该是参照了满清的历史,所以现在日本对南京大屠杀的死不承认,也是参照满清无耻的抹黑和洗白。




既然是最,也就只能是唯一。故而最恶心的洗白和最恶心的抹黑,福垊也就为大家各聊一个,他们还都是大帅哥,一位皇帝一个太监。下面就是万岁和九千岁的那些事儿。本着皇帝不急太监急以及先白后黑的原则,先说太监。

权臣诸葛亮使蜀(汉)国先灭,罗贯中把他吹成神,是不是恶心的洗白?枪杀学生还大骂学生是暴徒,还说杀得好的段祺瑞,被不知是无知还是无耻的人说成事件发生后长跪不起,终身信佛,是不是恶心的洗白?等等诸如此类,但都不是最,最恶心的洗白当属个别明粉中的“阉党”中的忠贤粉。

最恶心的洗白——忠贤不死,大明不亡!



魏忠贤

个别明粉竟然说,魏忠贤不死,大明朝不会灭亡。魏忠贤,原名进忠,曾随继父姓李,有妻女,穷而好赌还老输,去势入宫,只因债台高筑。他巴结魏朝,魏朝引荐他入大太监王安门下。可他一朝得势,立夺魏朝对食客(qie)氏(奉圣夫人)。魏忠贤先杀恩人魏朝,再杀顾命太监——老上级王安。而且他胆大包天,若非其他太监以皇帝重夫妇感情,谋害皇后会灭族,他连皇后都敢灭。尽管如此,他还是陷害皇后,使皇后流产,并且杀死了嫔妃。



魏忠贤

福垊说一句,魏忠贤不死,明朝会亡得更快些。魏忠贤还陷害东林党、能臣、良将,熊廷弼就死于阉党之手,逼得袁崇焕都为魏忠贤建生祠。魏忠贤既不忠又不贤还不孝,后来被崇祯收拾了。只是崇祯刚愎自用、急躁多疑,致使大明灭亡。而今的阉党粉把过错都推给了东林党、袁崇焕,理论来说袁崇焕也算阉党。袁崇焕没有投降,但他杀毛文龙则导致了毛文龙余部叛乱和投敌,清朝三顺王(也叫三南王,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都出自毛文龙余部。福垊认为最恶心的洗白莫过于为魏忠贤洗白,那些洗白者。福垊要说一句,你们也是文化人却为阉党洗地,没有脊梁也就算了,连根也给精神阉割了。

武大郎高大英俊玉树临风为官清明;潘金莲书香门第端庄秀丽为妻贤淑;潘美出身名门忠良功高;庞籍良相能臣,庞籍乃范仲淹等至交,狄青、司马光恩师,这些人被黑得抬头不见大树。但福垊认为这还不算恶心,最恶心的抹黑的倒霉大叔——当属隋明帝。

最恶心的抹黑,一代明君是如何成为暴君的?






他,古代的周润发——帅。他长得人见人爱,但最爱的却是皇后,皇后是公主出身,皇后父皇的谥号也是明帝。帅哥帝和御姐后那种文艺而奢华又浪漫还逍遥的快乐生活,实在是让人羡慕嫉妒还不恨。



他,未来的曹子建——才。唐朝最好的诗歌不是李白的诗作而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但张若虚的作品也是学习和借鉴明帝的《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宋朝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元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也是参考他的诗作甚至直接抄袭的。原作《失题》“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他,中国的拿破仑——憾。他青年时曾灭一国,即位后,定年号大业。欲以建一番伟业:疆场上,东征西讨,四夷宾服,尊为“圣可汗”;水利上,疏浚大运河,开凿永济渠、通济渠、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文化上,开进士科,影响了中华一千多年的取才手段。他因为好大喜功,不恤民力,民众或为炮灰,或为工奴,最终他的大业连同他的皇朝乃至他的身家性命,在他的大业梦里灰飞烟灭。

他就是咱们历史上著名的暴君隋炀帝,其实他的谥号是隋明帝,他岳父的谥号是梁明帝,他的庙号是隋世祖——“祖有功而宗有德”。因为他的折腾,他失败了,从而被抹黑到最恶心的地步! 福垊以为他是失败的汉武帝(汉世宗),汉武帝是成功的隋炀帝(隋世祖)。福垊需要说明的是,昔日对他棒之过甚,今日有人对他捧之太高,而历史的杨广只是一个有梦想的人,虽然他的梦想给国民带来了悲剧,但为唐朝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算为他人做嫁衣吧。


福垊


说到这个抹黑呢,我不得不先说一说《三国演义》这本书了,作者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用艺术性的方式将诸葛亮推到“多智近于妖”的极致,不惜抹黑周瑜和王朗两位人物,害得这两位鼎鼎大名本来可以光辉正面的人物,最后贻笑青史,《三国演义》虽然贵为四大名著,但是在这一点上真的做的有点不地道了。

周瑜:天地雄才怎么可能被诸葛亮气死?

先看看周瑜,人家又生于豪门,又容貌壮伟,又精通音律,还有绝世佳人相伴,是“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从很年轻时便屡立战功,是孙吴的台柱子。建安十三年 (208年)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后世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记住是病逝,病逝之前还想软禁刘备,出征益州,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一代英才就这样没了。他的死和诸葛亮气没气他没有任何关系,结果被罗贯中一写,搞得别人成了心胸狭窄的小人。你想想都知道,周瑜这样雄烈,胆略兼人,足智多谋为国家栋梁的天地大材,怎么可能被诸葛亮给轻易气死?他的死在赤壁之后,只是一个巧合而已,没想到被人给黑了。

王朗:明明是伟人却被写成厚颜无耻之人,还被诸葛亮骂死了

王朗是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三公之一、历史上著名的经学家,他学识渊博,与其子王肃都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有文集三十四卷,在中国历史长河里是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人。他很谨慎勤俭,擅长治狱,对治下百姓非常体恤,深受百姓爱戴,和孙策打仗时也是硬汉子,根本不愿意投降,最后即使无奈投降了,连孙策都还是极其敬重他。到了曹魏更是一直受到尊敬和重用,一直在升职,最后成为三公之一。


他去世后,曹丕说“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曹植说“英辨博通,见传异庆。德实充塞于内,知谋纵横于外。解疑释滞,剖散盘诘者,王司徒也。”就连写了《三国志》的陈寿都说“王朗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也”,要知道《三国志》比《三国演义》在史实这一块可是靠谱多了。


王朗这样的人,胸中自然有大格局大气量,怎么会是诸葛亮口中的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断脊之犬,狺狺狂吠的厚颜无耻之人呢?


罗贯中这个玩笑开的有点大了,真是不知道罗贯中跟他有什么仇恨,非得拿他开刀,害得人家被后世嘲笑。真是无语了。不知道是不是诸葛亮转世为罗贯中了,不然没法解释,没法接受啊。

目光如电

求真知灼见

独立的价值不输于任何人

我是“李艺泓西平王后裔”

敬请关注


盛唐豪歌李艺泓


最恶心的洗白我不知道,最恶心的抹黑我倒很想说一说。 我觉得近年来挨抹黑最惨的是我们汉族的民族英雄岳飞。抹黑方面不在乎两个。


一、说岳飞配不上民族英雄的称号,只会打内战,是愚忠思想。

说这话的好像还是一位史学教授。别人说这话也就算了,一个教授说这话我就很怀疑这教授的治学水平了。马克思告诉我们看事情要全面,所以评价历史人物就要以看到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岳飞生在宋朝,他是汉人,那你就不可能要求他能像上帝一样知道两千年后中国有56个民族。在他心里他只知道只有大宋,他只有一个国。为国家而奋不顾身、马革裹尸就是他的追求。我们七十多年前年前结束了一场我们至今引以为傲的抗日战争。我们不知道以后中国和日本会怎么样,但我们知道这场战争必须打。那如果一百年后我们征服了日本,变成一个国家了,我们变成了57个民族。难道就要说我们的抗日先烈都是拒绝统一的内战分子吗?


岳飞是忠于自己国家的,而在家国一体的封建时代,忠君就是爱国,你没有理由讽刺岳飞愚忠。而且岳飞就不是个唯唯诺诺愚忠君主的人,真是如此他也不会冤死风波亭。在他心中,天下社稷才是最重要的。建炎初年,当宋高宗、黄潜善、汪伯彦一伙积极策划抛弃中原,南下逃跑时,身为从七品下等军校的岳飞,居然“越职言事”“亲自上书批评皇帝的逃跑政策。结果,岳飞被以“越职言事夺官”。倘若不是以国为重,岳飞怎么会冒如此之大险,竟敢于直言指斥权相误国,敢敦促一心要逃命的皇帝亲征。如果岳飞只是一心“忠君”,唯君命是从,爱君如父,只看君王的安危,那就希望皇帝尽可能逃得快一点,逃离金人远一点,哪里还会犯颜直谏,要皇帝亲冒矢石,拯国家、民族人民于水火呢?显然,这完全是出自岳飞以国家社稷为重的精神理念。所以这种抹黑,岳飞绝不能接受。


二、说岳飞情商低,是找死。 说岳飞情商低的人我看智商才是有问题,岳飞的情商非常高,与文臣武将关系也非常融洽。他和大帅吴玠、韩世忠的关系都非常好,甚至和二线将领,如刘光世手下的悍将郦琼关系也非常好。和他关系好的武将,绝非贪利圆滑之辈,所有这些和岳飞交好的武将,本身基本都是性格强硬脾气暴烈,从来不怕得罪人的主。搞好和他们的关系非常不容易。而且一个情商低的人能组建指挥一支战无不胜,连金人都哀叹“憾山易,憾岳家军难”的铁军吗。

很多人说岳飞天天高喊迎回二圣,犯了高宗忌讳被杀,这是岳飞情商低的表现。迎回二圣只是个口号而已,难不成还真把那俩窝囊废弄回来重新登基?岳飞没这个思想觉悟怎么会坐上枢密副使的位子。他之所以饮恨风波亭是因为他的家国理想不再符合苟且偏安的上意,他的赫赫战功已经成为阻碍奸臣昏君卖国求安的绊脚石。他功高震主已经成为朝廷的威胁。他又怎会不知道自己在朝廷的尴尬与危险。其实岳飞并不是不会阿谀奉承,卑躬屈膝。他也不是不是不懂迎合上意。而是他不屑这样做。那种奴颜婢膝的高情商我们的英雄不需要。他到死都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他心中没有自己荣辱得失。他的心中只有社稷天下,家国兴亡。所以他才是英雄。是我们国家的支柱,民族的脊梁。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岳飞


朱铁平


最恶心的抹黑莫过于污蔑大秦。所谓焚书坑儒,死的人才700左右。然而很多史书所记载的人数差别不超过几十人。而所谓后来的义军屠城多少次?不但不批评反而被视为英雄。

大秦为华夏文明所做贡献却被视而不见。大秦的主要贡献不提,就说说很少被提到,却影响深远的几点。

儒生要封建,秦始皇要郡县制。封建是什么样的恶果呢?上至汉朝,下至满清,削藩削了千年。千百年来,中国军阀混战,封建是根源。被封的诸侯有军权和财政权。儒生是为私利。大秦要的是中央集权,国家财力物力统一使用,利国利民。

大秦开创法制社会,也许秦法严酷,然而他却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胡亥败家子除外)。秦法最早处罚的就有秦惠王和秦孝公大哥赢虔。而儒生的提倡的是刑不上大夫。贵族就是杀人也是没事的。大秦就杀过奸杀民女的周王室。被儒家视为无道。

大秦提倡人人平等,只要有功劳,人人都可以加官进爵。废除奴隶,废除人殉(胡亥是败家子)。没有特权。就是王室贵族没有功劳都被人瞧不起。这些都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儒家嗤之以鼻。因为他们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可以不劳而获。然而现实里经常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大秦的统一对中国影响根深蒂固,文化,经济,甚至政治。从汉朝开始一直是对大秦的政治制度的改进。

大秦,当然是秦始皇最大的失误是没在有生之年让扶苏继位。如果历史能改变,扶苏做了二世皇帝,还会有后来的大秦被黑吗?绝对是政通人和,太平盛世